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2-12 浏览次数:2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伽西莫多对群众投去恫吓(hè)的眼光,他在绳绑中扭动,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把轮盘弄得轧轧(yà)响,这使嘲骂和叫喊声更加利害起来。 B . 城市领导人励精图治,在建设智慧城市大潮中审时度(duó)势、追本溯(shuò)源,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出科学与人文因素兼具的建设方案。 C . 鲑鱼被剖开的肉,鹰隼(sǔn)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豹子令人晕炫的圆斑……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lài),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D . 天空中一层浓重的黑雾遮天蔽日,雪花似的东西纷纷飘落,辛德勒走到轿车旁,从引擎(qíng)盖上拢起一把在手里捻(niǎn)了捻,发现是骨灰。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马克思对诽谤和诬蔑不以为然 , 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B . 老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C . 黑人在美国社会里仍备受压榨,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D . 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手中怎么办。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即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孩子、房子、老人、教育等都将享受税收抵扣。 B . 我坚持认为,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C . 公元1234年,元人的统治阶级灭了金人的统治阶级之后,大肆焚毁了比今天的北京小得多的中都。(在今城西南) D . 《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说“多可喜,亦多可悲”,我们要仔细体味作者因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对我们是很熟悉的;而他构筑的快意恩仇的武侠江湖,也成了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记忆。 B . 参观者对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的高雅布局惊叹不已,赞美古朴凝重的明清建筑和曲径深幽的小桥流水组合成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兼具的优美图景。 C . 4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D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宗旨就是测定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
二、语言表达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李清照认为柳永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徐度认为柳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黄升谓柳永“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就以《雨霖铃》来说,“执手相看泪眼”诚然是市井浅语,但下片设想别后情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足与名家雅词相比。可见,俗不伤雅,雅不避俗,才是柳词特色。

  • 6. 根据所给漫画,用一个单句解释“洗稿”一词。

    洗稿是

三、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康有为而言,人性论是大同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是孔子仁道的重要内容。他指出,世界要实现大同,除了满足“天下合群”的基本条件,还需要满足“人之智慧、淡泊、勇力、艺能、礼乐,皆人人完备”,人人为“天生之成人”这一条件。换言之,孔子“合群之仁道”的完满实现既需要在明人伦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伦常,合天下之人;还需要人性皆善,人人成为“全人”。后者是保障大同世界能“合天下之群”的人性论基础,也是孔子人心之道在太平大同世的展开。

        ②关于人性,康有为以孔子“性相近,习相选”作为根本依据,认为无论平世乱世,人性并不存在本质的不同;但是后天的习得却使人性在平世与乱世表现出巨大的差别。康有为指出,乱世之人由于世尚野蛮,教化未至,因此“人皆偏憾,不称天性,未成为全人”;当太平之世,“教化既备,治具毕张,人种汰,胎教修明”,则人人为“天生之成人”,因此,“乱世人之资格,与太平世人之资格迴远”。

        ③人在后天中不断根除乱世习性日完善的进化过程是在历史中不断展开的,但这个过程并非是自然的,孔子针对三世制定的后天教导才是人性在历史上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对于孔子的教导 , 康有为首先指出孔子教导的总体原则是“治其志而归之于仁”,教人以“求仁为事”以养人之善性。博爱之仁在人性上的充分实现被孔子视作人性进化的最终目标,人性发展的方向因此得以最先明确,此为孔子教化之根本前提。其次,孔子针对三世分别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原则。对于据乱世,孔子立“亲亲”原则教人建立父子夫妇纲常,使人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内部产生不忍人之仁心,使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此为教化之起点,也为人性发展之起点;对于升平世,孔子立“仁民”原则教人破除人伦界限而推思同类,最终实现人类世界即每个人之间普遍的友爱;对于太平大同世,孔子立“爱物“原则教人众生平等,爱生成杀,使博爱之仁德普照于世间万物,此为教化之终点,也是博爱之人性得到充分实现的终点。

        ④传统上,宋儒借《孟子》“亲亲仁民爱物”之言提倡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并通过细致辨别“亲”“仁”“爱”之间的差别强调万物一体下的差等之爱。与宋儒明显不同,康有为将人性问题纳入三世进化的框架中,认为“亲亲”“仁民”“爱物”是孔子针对三世的教导,它们也因此代表着孔子所设想的人性由低到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康有为这里,“亲”“仁”“爱”大体是同义的,他更强调的是仁爱施与的对象范围,从其以博爱论仁就不难看出,仁爱施与的范围才是衡量人性展开程度的关键所在,而并非是对差等之爱的体认与实践程度。在康有为看来,正是得益于孔子的教化,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人都将在太平大同之世成为全人。纵观《论语》学史,康有为的《论语注》第一次明确以大同学说为中心阐释孔子思想。借助对《论语》的解释,康有为使大同学说深入中国思想主流。

    (原载《读书》2018年11月,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康有为观点的一项是()
      A . 性相近,习相远 B . 乱世人之资格,与太平世人之资格迴远 C .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D . 大同学说深入中国思想主流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个社会如能实现“天下合群”,且人性皆善,人人成为“全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大同社会。 B . “苟不教,性乃迁”,孔子谈人性一般不刻意区分善恶,他更强调后天的熏陶渐染对人的影响。 C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应孔子的“亲亲”原则,体现推己及人的情怀。 D . 仁爱之人须努力提升自己,并博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这与孔子的“仁民”原则相契合。
    3. (3) 请分条列举康有为对文中“孔子的教导”的阐释。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事通先生

    [英国]    毛姆

        我在见到凯兰达之前就有点不喜欢他。在同仓名单里见到他的名字时,我就讨厌,要是他叫史密斯或者布朗什么的也好一点。

        上船后,我来到客舱,发现凯兰达已经来过。一只又大又难看的衣箱和一个贴满标签的手提箱放在他的床下,脸盆架上摆着他的香水,洗发精和润发油,檀木做的牙刷上键金印着他的名字缩写。

        我不喜欢凯兰达。

        后来,他跟我讲起纽约、圣弗兰西斯科,谈到戏剧、绘画和政治。他很健谈,好长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着。

        我有点厌烦了。

        凯兰达擅长交际,在船上的第三天,就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人。他什么事都干:主持拍卖,筹集体育资金,组织高尔夫球赛。我想大家一定有点讨厌他。我们都叫他“万事通”先生,甚至在他面前也是这样。他对此并不在乎,把这当作我们对他的恭维。

        凯兰达非常健谈,并且喜好同别人争论,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简直难以忍受,但又无法让他停下来。他好像比谁都懂得多,错误似乎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在他讲话时,若有人反对他,他就会同他争个没完。在说服你之前,他绝不会放弃一个话题,不管它是多么的不重要。?一天晚上,我们坐在医生的桌旁,凯兰达仍像以往一样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座的还有在神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的拉姆齐和他的夫人。

        拉姆齐是一个很结实的家伙,皮肤绷得紧紧的,略显肥胖的肚子使衣服凸起。这次他是带着妻子重返神户的。他的妻子已独自一人在纽约呆了一年。拉姆齐夫人的样子十分可爱。虽然她丈夫的工资不怎么高,她穿得也很简朴,但她知道怎样穿她的衣服,使她具有超过一般女人的迷人之处。这是一种端庄淑静的美。

        看得出拉姆齐很讨厌凯兰达。他们时时争论一番,这种争论是长时间的,激烈的。

        这时,话题谈到精明的日本人正在进行的人工养殖珍珠。“我可以告诉你,在这方面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这次到日本就是去洽谈珍珠生意的。没有哪一个懂这一行的人不会认为我刚才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我知道所有珍珠的行情,没有哪一种珍珠我不能马上辨认出。“他指着拉姆齐夫人戴的项链,“夫人,你的这串珍珠项链就非常值钱,并且它的价格还在上涨。”

        拉姆齐夫人的脸红了,她把那项链轻轻塞进她的衣服。

        “你说这是天然珍珠吗?”拉姆齐好像已经抓住了凯兰达的什么把柄。

        “是的,这种珍珠非常精致。”凯兰达答道。

        “好。虽然这不是我买的,但我想知道,你认为它值多少钱?”

        “在一般的市场要1.5万美元,但在美国最繁华的第五街,1.3万美元也能买得到。”

        拉姆齐冷笑起来。

        “这是我夫人离开纽约前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买的,只花了18美元。”

        凯兰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胡说,这珍珠不但是真的,而且是我所知道的几种中最好的一种。”

        “你敢打赌吗?我要用100美元和你打赌这是仿制品。”拉姆齐怂恿道。

        “可以”。

        “把它拿给我看一看,我就知道它的真假。”凯兰达说道。

        “亲爱的,把它拿给这位先生看看。”

        拉姆齐夫人犹豫着,她的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还在考虑着什么。

        拉姆齐等得不耐烦了,他走过来亲手把项链解了下来,递给了凯兰达。

        我预感到一件不幸的事要发生了。

        凯兰达拿出一个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不一会,一丝胜利的微笑闪现在他的脸上。当他把项链递给拉姆齐正准备开口说话时,忽然看见拉姆齐夫人的脸是那样的白,好像她马上就会晕过去。她的眼睛看着凯兰达,那是一种绝望的哀求。我很奇怪,拉姆齐没有看到这些。

        凯兰达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我看得出他在努力改变着什么。

        “我错了,“最后他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制品,18美元正合适。”

        他从钱包里拿出100美元递给拉姆齐,没有再说一句话。

        “也许这能教会你以后不要太自以为是了。”拉姆齐得意洋洋。

        我注意到凯兰达的手在发抖。

        这件事很快在全船传开了,凯兰达不得不忍受着别人的戏弄和嘲笑。对“万事通“先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笑话。但是,拉姆齐夫人再也没有出来过,据说她有点头痛。

        第二天早上,我起来正在刮脸,凯兰达躺在床上抽雪茄。忽然一阵嘟嘟嘟嘟的声音,一封信从门下塞了进来。我打开门,外面没有任何人。我捡起信封,上面用印刷字体写着“给凯兰达”。?我把信递给了他:

        “哪里来的?”

        他打开信封。“哦?”拿出的不是信,而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他看了我一眼,拿出钱包,把100美元放了进去,然后把信封撕成碎片从舱口扔了出去。

        这时,我觉得我不是那么不喜欢凯兰达了。

    (有删改)

    1. (1) 品味文中加点的短语,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凯兰达怎样的心理。

      ①涨得通红:

      ②半张着嘴:

      ③手在发抖:

    2. (2)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
    3. (3) 简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4. (4) 试比较毛姆对凯兰达的刻画与欧·亨利对贝尔曼的刻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乙

        齐宣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 B . 然后从而刑之,是民也                罔:没有 C . 故民之从之也                        轻:容易 D . 俯不足以妻子                        畜:养活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B .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龟玉毁椟中 C . 有仁人在位                        激于义而死者也 D . 制民之产                        其下圣人亦远矣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孟子先阐述“王道之始”的做法,然后指出“王道”的根本措施,最后批评统治者的错误做法,从而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 B . 乙文中孟子认为国君如果不能制恒产以养民,等百姓犯了罪再去处罚,这是“罔民”;并顺势劝导齐宣王要制民之产,安定民生。 C . 孟子论辩时善于把握对方心理,连用数量词将宏伟蓝图生活化、具体化,极具诱惑力;同时用语短促有力,善用排比,气势恢宏。 D . 孟子善用比喻论证,如选文中所用“非我也,兵也”以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等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而深刻。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盐:切碎的腌菜。“送老盐“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 (1)     词以“孤影小窗灯”作结,运用了的手法、并有的特点,使得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
    2. (2) 简析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 (1)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
    2. (2)     桑之落矣,,三岁食贫。(《诗经·氓》)
    3. (3) ,夫当关,万夫莫开。,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4.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 (5) 恨相见得迟,。柳丝长玉骢难系,。(王实甫《长亭送别》)
七、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兴起,乡村山野面貌变化很大。有人批判这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袭,感叹村庄“失血”,乡村正在消逝;有人赞美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认为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美好。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