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

更新时间:2017-07-28 浏览次数:10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二、<b >综合题</b>
  • 2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 (1) 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 (2) 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 (3) 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比较切合历史史实?为什么?

  • 27.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 28.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1. (1) 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2. (2) 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 (3) 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