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

更新时间:2017-03-03 浏览次数:5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8七下·泰兴期中)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 . 王莽 B . 杨坚 C . 李渊 D . 李世民
  • 2. 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开通大运河,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促进经济交流 B .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 . 沟通五大河流 D . 便利南北交通
  • 3. 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称为“诗仙”的(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柳宗元 D . 韩愈
  • 4. 郭沫若写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李商隐 C . 白居易 D . 杜甫
  • 5.

    书法是一门有着超时代意义的精深高妙的特殊艺术。如图所示书法作品筋力丰满,气派雍容,成为后世取法的典范之一,其作者是(  )

    A . 颜真卿 B . 柳公权 C . 赵孟頫 D . 黄庭坚
  • 6.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 . 汉武帝时 B . 隋文帝时 C . 隋炀帝时 D . 唐太宗时
  • 7.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汉藏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

    A . 吐蕃 B . 回纥 C . 彝族 D . 白族
  • 8. (2016七下·腾冲期中)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9. (2016七下·苏州期中)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你会见到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称她的统治是(  )

    A . 贞观之治 B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10. (2016七下·庆阳期中)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一景象产生于谁统治时期(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唐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是(  )

    A . 歧视政策 B . 压迫政策 C . 开明政策 D . 掠夺政策
  • 12. 科举制度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在选拔人才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下列哪一科目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

    A . 进士科 B . 四书五经 C . 八股文 D . 明经科
  • 13. 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明太祖
  • 14. 在古代,要取得“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  )

    A . 皇帝御赐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科举考试制 D . 察举制
  • 15.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 .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C . 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D . 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科举制的原则(  )

    A . 自由报考 B . 平等竞争 C . 择优录取 D . 高门权贵的推荐
  • 17.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归来,根据沿途见闻写成了一本书。成为了我们了解7世纪时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我们要参阅的是(  )

    A . 《金刚经》 B . 《大唐西域记》 C . 《西游记》 D . 《史记》
  • 18. 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这位高僧是(  )

    A . 吴道子 B . 玄奘 C . 颜真卿 D . 鉴真
  • 19. 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  )

    A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 . 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 . 求取佛经 D . 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经济、科技文化风俗习惯等
  • 20. 唐朝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是(  )

    A . 东汉 B . 天竺 C . 新罗 D . 波斯
  • 21. 唐朝时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 . 对外交通非常便利 B .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 . 采取鼓励交往的政策 D . 胸怀博大,疆域广阔
  • 22.

    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它是唐朝末期的(  )

    A . 《佛经》 B . 《千金要方》 C . 《金刚经》 D . 《步辇图》
  • 23. 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张择端          ④吴道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24.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熟悉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唐太宗 C . 元昊 D . 赵匡胤
  • 25. (2016七下·深圳期中)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 B . 政权并立 C . 三国鼎立 D . 和平共处
  • 26. 宋辽“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南宋和金和战中共同内容有(  )

    A . 辽夏金向宋称臣 B . 北宋割地求和 C . 宋送给辽夏金“岁币” D .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 27. (2016七下·庆阳期中)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28. 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

    A . 黄河至海为界 B .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 . 划长江为界 D . 以长城为界
  • 29. 唐朝时,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当时东方经济文化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  )

    A . 长安 B . 洛阳 C . 开封 D . 杭州
  • 30.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31. 历史上英明的君主都选贤任能,唐太宗重用的贤才中,先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的谏臣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姚崇
  • 32.

    赵州桥被誉为“天下之雄胜”,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设计和主持修建赵州桥是隋朝的工匠(  )

    A . 鲁班 B . 张衡 C . 李春 D . 毕昇
  • 33. 1127年,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北宋宗室皇族建立了南宋。南宋的建立者是(  )

    A . 赵构 B . 赵高 C . 赵括 D . 赵云
  • 34. 关于“澶渊之盟”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北宋和辽朝议和 B . 当时宰相寇准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C . 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 D . 宋给辽岁币后赢得了100多年的和平
  • 35. 下列关于“靖康之变”的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 北宋灭亡 B .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 C . 金军攻进开封 D . 岳家军浴血奋战
  • 36. 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A . 杨业 B . 岳飞 C . 寇准 D . 朱温
  • 37. (2016七下·剑阁期中) 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唐高宗
  • 38. (2016七下·民勤期中) 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 . 贵族居住区 B . 娱乐区 C . 居民住宅区 D . 商业区
  • 39. 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最类似的是(  )

    A . 秦朝 B . 东汉 C . 西晋 D . 东晋
  • 40.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人数的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隋炀帝 D . 隋文帝
  • 41.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42. 民谚”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苏湖指的是(  )

    A . 江苏、湖北 B . 江苏、湖南 C . 苏州、湖州 D . 苏州、湖北
  • 43.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我国北宋四川地区的(  )

    A . 交子 B . 人民币 C . 会子 D . 文钱
  • 44.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它的制瓷中心在(  )

    A . 开封 B . 临安 C . 景德镇 D . 泉州
  • 45. 宋代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是(  )

    A . 开封 B . 临安 C . 景德镇 D . 泉州
  • 46. 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商务部 C . 贸易部 D . 海关
  • 47. 宋代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丝织业中心是(  )

    A . 成都、杭州 B . 开封、临安 C . 杭州、广州 D . 开封、杭州
  • 48.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

    A . 开封 B . 临安 C . 广州 D . 泉州
  • 49. (2016七下·剑阁期中)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 . 赵高 B . 杨国忠 C . 秦桧 D . 李林甫
  • 50.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最终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

    A . 北宋时期 B . 南宋时期 C . 唐朝时期 D . 隋朝时期
二、<b >填空题</b>
  • 51. 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进行搭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白     药圣

    《静夜思》              杜甫     诗圣

    《维摩诘像》            吴道子   画圣

    《千金药方》            孙思邈   诗仙

  • 52. 把下列民族和它的祖先的名称搭配起来

    藏族          南诏

    维吾尔族      回纥

    彝族和白族    吐蕃

  • 53. 把下列国家和建立者搭配起来

    辽国(契丹)    耶律阿保机

    北宋(汉族)    赵构

    金国(女真)    赵匡胤

    西夏(党项)    完颜阿骨打

    南宋(汉族)    元昊

三、<b >综合题</b>
  • 54.

    读图

     

    1. (1) 上述图描述的是朝的(水利工程名称)

    2. (2) 运河两端城市的现在名称:

      A:(北达)涿郡指今,B:(南至)余杭指今

    3. (3) 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哪过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 (4) 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5. (5) “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的(     )。

      A . 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 . 有千里之长 C . 起到防洪作用 D . 发挥灌溉作用
    6. (6)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了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经济交流 B . 促成了开皇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结束了分裂局面。
  • 55.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 (1) 唐朝时先后嫁给吐蕃赞普的两位公主是

    2. (2) 上图中女性人物入嫁西藏的事件叫“”,嫁给了吐蕃首领:

    3. (3) 她给那个民族带去了什么?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四、<b >材料分析题</b>
  • 5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外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也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所用的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材料二:

    1. (1) 我国的科举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

    2. (2) 唐朝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为发展完善科举制做出贡献的皇帝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请你简短评价科举制度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

  • 57.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办一期题为“古代中外交往风雨历程”的展览,搜集到一下材料:

    1. (1) 上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 (2) 中日友谊源远流长,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隋唐时期中日关系往来密切。

    3. (3) 图二中人物的名字叫什么?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回国后他写成了一部什么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

    4. (4) 通过图一、二图片人物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58.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两宋时期,人们普遍称赞江南的富庶,到了北宋后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南宋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农业发展、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E“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F南方统治者重视开发

    2. (2) 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什么地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从“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到“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历史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那一朝代最终完成?

    4. (4)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代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5. (5)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出现在我国(朝代)的地区。并在该地区广泛流通使用。

    6. (6) 图一、图二、图四、图五分别反映宋代的(填字母),

      A、农业繁荣        B商业繁荣

      C、手工业繁荣      D、海外贸易兴盛

    7. (7) 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