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

更新时间:2019-10-28 浏览次数:28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C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频率放低些
  • 2.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几乎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 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了 B . 锣面停止了振动 C . 锣的振动频率变低了 D . 锣的响度变小了
  • 3.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A . 真空带 B . 半导体网 C . 绝缘体网 D . 磁性物质网
  • 4. 如右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问小华:“为什么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上去了?”,这句话中说的是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
    A . 音调高 B . 音调低 C . 响度大 D . 响度小
  • 5. 张华听到楼下的李明大声喊他去踢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张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 . 张华根据喊声的音调判断出是李明
  • 6. (2017八上·常熟期中) 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 .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 .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 .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 .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 7. (2016八上·新宁期中) 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 . 传播速度 B . 传播能量 C . 振动幅度 D . 振动频率
  • 8.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
    A . 用超声波碎石 B . 用声呐探测海深 C . 利用B超做体检 D . 防盗报警装置报警
  • 9. (2018八上·荔湾期中)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 .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 10.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 . 物体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 11. 以下温度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 B .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C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D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
  • 12. 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 .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 D .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 13. (2018九上·济宁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 .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 .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D .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 14.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 15. 在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 . 同时沸腾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b></b>
  • 16.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7. 如右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下同)一定不同;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 18. 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填写单位),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 19. 向保温瓶注水时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所以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
  • 20. 如图甲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如图乙所示,公路两路两旁的隔声板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 21.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地震前通常有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

  • 22. 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依次测量体温分别是37℃、38℃两个人的体温,读数分别是

  • 23. 如图所示,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冷,是由于水,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降低,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

  • 24.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热,为了使盘底的产生更多的水滴,可采取的措施是

  • 25.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 26.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消毒,而且是为了防止口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使镜面模糊 ;医生为病人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 27.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 (1)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但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填写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或“放”)热,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
    2. (2) 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
    3. (3)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其实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选填“a”或“b”)处较浓.

  • 28.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该物质在冰箱室(选填“内”或“外”)汽化,在冰箱室(选填“内”或“外”)液化。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此过程中使制冷剂液化的方式是(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三、解答题
  • 29. 练习使用温度计:

    1. (1)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性质制成的。
    2. (2) 如甲图,是某同学用温度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

      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①

    3. (3)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30. 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纸屑跳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2. (2)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是为了探究的关系。
    3. (3)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说明。实际实验时,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31.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 至 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 (1) 分析表格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声速大小可能跟有关,依据是

    2. (2) 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 后收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m
    3. (3) 真空中声速是
  • 32.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 (2) 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前的气泡的变化情况;此时气泡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填物态变化)。
    3. (3) 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4. (4) 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 (5) 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6. (6) 端午节煮粽子时,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旺火加热,能先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要改用小火加热,两种方法能同时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
  • 33.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1) 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 (2) 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上图甲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