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考...

更新时间:2017-07-13 浏览次数:7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      完全不变。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      运用语言文字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      的好习惯。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       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A . 意味  领略  必需  精炼 B . 意义  领会  必需  精确 C . 意味  领悟  必须  精密 D . 意思  领悟  必须  精炼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 人家是小本生意,自然要锱铢必较 , 何况又没有多收你的钱,有什么不对呢? B . 衡阳医闹事件中,所谓的斯巴达三百老兵当之无愧地成了事件的主角。 C . 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 , 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D .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现在微型企业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一次性三万元的注册资金补贴,还可以减免十万元税收和十万元贴息贷款的政策扶持。 B . 文字即使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 C . 我们的文明中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之前改进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D . 来自中国各领域的优秀企业以自建馆的形式集体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是永远不可能被克隆的。

    ①对麦当劳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非常生动的例证。

    ②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③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④它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

    ⑤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不论对反对者还是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②④③⑤① D . ⑤①④③②
  • 5.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②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因跪请.秦王    乃辞谢固请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A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 .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 6. 下列“焉”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7.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 是寡人之过也 D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二、<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贞观政要·任贤》)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隐

      ⑤但其尽心所事    ⑥从容对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 . ①②③⑤⑦ B . ②④⑤⑥⑧ C . ①③⑤⑥⑦ D . ③④⑤⑥⑧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 . “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 . 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D . 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三、<b >诗歌鉴赏</b>
  •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泊舟盱眙①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②

    夜久潮浸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③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注释】①诗人时任盱眙县尉,仕途失意。②次:停留。③候馆:旅馆。

    1. (1) 请赏析本诗颈联的写景特点以及所抒发的情感。

    2. (2) 前人评价这首诗“心思之巧,最易启人聪颖。”请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做到构思精巧的。

四、<b >默写</b>
  •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 (1) 臣心一片磁针石,。(文天祥《渡扬子江》)

    2. (2)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无衣》)

    3. (3) ,戛戛乎其难哉!(韩愈《答李翊书》)

    4. (4) 又送王孙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引《传》)

    6. (6) 句有可削,。(刘勰《文心雕龙》)

五、<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①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扁篓子,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

        ②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

        ③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就冷落下来了。

        ④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板。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

        ⑤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板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⑥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⑦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节选自《汪曾祺自选集》,有删节)

    1. (1) 文章对中国人“敬惜字纸”习俗的叙述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2) 文章主要就是介绍跟主人公职业有关的几件事,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几件事中表现出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3. (3) 请简要分析划线句子的艺术特点。

    4. (4) 汪曾祺小说意境平淡,叙述舒缓,这样写对表现小说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 1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美美与共(节选)

    费孝通

        ①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②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③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这场变革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1. (1) 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

    2. (2) 《拿来主义》中关于“鸦片”的比喻,可以插入本文第②段作为比喻论证,请具体陈述你的理解。

    3. (3) 有人认为,“只要各美其美,就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达到天下大同”,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由。

六、<b >材料作文</b>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关键是找到属于它的钥匙。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⑥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