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

更新时间:2019-10-31 浏览次数:2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13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4-15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47分)
  • 1. 小蒋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 . 实心球成绩为40 m B . 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 C . 跳绳1 s跳100次 D . 1 000 m跑步用时4 min
  • 2.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 . 3.15 cm B . 3.150 cm C . 2.15 cm D . 2.150 cm
  • 3.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B .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小 C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多 D .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小,速度越小。
  • 4. (2018八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 .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 .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 . 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 5.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 6. (2018·成都)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 . “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 . 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 .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7. (2018·天津)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 8. (2018八上·凤山期中)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 .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 9.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 手吸收了声波 C .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 10. 有关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请大声回答问题”中的“大”指的是音调要高 B . “正在上课,请勿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D . 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 11. (2018八上·无锡期中) 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面关于电子牙刷,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它发出的超声波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可以把牙齿刷干净
  • 12. (2016八上·岳池期中)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 .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 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 13. (2017·中山模拟)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14. 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击打纸筒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 .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 D . 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
  • 15. (2016八上·齐河期中)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 16.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显示的时刻为15 hmins。

  • 17.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


  • 18. 在南京长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限高4.5
    2. (2) 限速80
    3. (3) 隧道禁止5以上货车通行。
  • 19. 如图为某商场内的自动扶梯,若小明同学站在以1 m/s速度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通过10 m的路程,需s;若以扶手为参照物,他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20. 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肢体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飞机(选填“顺”或“逆”)风时更容易起飞。

  • 21. 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判断依据:(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 22. 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所示。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还能说明可在水中传播;我们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飞得更高》,这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的。

  • 23. 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数字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所以有可能诱发雪崩。   
  • 24.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 25. 小强在研究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选择橡皮筋作为研究材料,研究音调和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粗细、长度的关系,在实验时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经过研究后小强发现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
    1. (1) 橡皮筋绷得越紧,音调越
    2. (2) 橡皮筋越粗,音调越
    3. (3) 橡皮筋越长,音调越
  • 26. (2016八·东台月考) 进入校园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声音是由声带的 而产生,声音传播时,由近及远,声音的发生变化(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耳朵贴着教室墙壁感觉声音更加清晰、明显,说明体(选填“固”、“液”或“气”)也可以传声,且效果更好.

  • 27. 蝙蝠通过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来进行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装置,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利用这种声波可以将清洗精密仪器,这说明声音具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 28. (2017八上·永定期中)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 (3)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4. (4)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29.

    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研究:

    1. (1) 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响铃,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  

    2. (2) 之后,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 

    3. (3) 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 ;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几乎听不到铃声,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四、计算题(共5分)
  • 30. (2018八上·库伦旗期末)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 (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 (2)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