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1-18 浏览次数: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众筹与共享________的时代浪潮中,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________。知识的田野没有边界,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________。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培育知识的植株,做一个________、恪尽职守的劳作者。

    A . 并驾齐驱    南辕北辙    区别    独具匠心 B . 并行不悖    背道而驰    区别    独具匠心 C . 并驾齐驱    背道而驰    甄别    独具慧眼 D . 并行不悖    南辕北辙    甄别    独具慧眼
  • 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尽管喜欢二胡的如歌如泣,它仍是我不敢碰触的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

    ①因为琴筒两侧蒙着显眼的蟒皮

    ②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

    ③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

    ④想象上的触摸已经带来指尖的异样

    ⑤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

    ⑥上面像蛇的视力那样明明暗暗的斑块对我意味禁忌

    A . ①④⑥③⑤② B . ①⑥④⑤③② C . ⑥④①②⑤③ D . ⑥①④②③⑤
  • 3. 下列诗词描写的景色,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是(    )
    A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B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C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D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 4.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B .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 国子先生,唐代对国子博士的尊称。唐代主管教育的机构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负责教学。 D . “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序”是一种文体,主要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伶官传序》都是赠序。
  • 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茶馆》中,松二爷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吴祥子听见,说他跟谭嗣同一党要把他抓起来。常四爷打抱不平,结果吴祥子把他们两人都抓走了。 B . 《老人与海》中老人看到星鲨时,像“一个人感到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里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喊叫声”,极富象征意味,表达了对现实的悲观情绪。 C . 《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味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剑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 D . 《家》中,琴、觉新、觉民三人谈得很投机,觉新、觉民还鼓励琴明年暑假投考他们的学校——外国语专门学校,琴决定报考,这是很勇敢的决定。 E .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恰好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命戏子排演《贡扎古之死》,自己加编新台词,改成了《捕鼠机》。
二、<b>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①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鸣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②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话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③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不救,弃城而逆道?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 蔽遮江准,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④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选自《张中丞传后叙》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完全了解 B . 宁能知人之不救                  卒:士卒、士兵 C . 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擅:独揽,拥有 D . 强留之,食与乐,延霁云坐        具:准备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作者抓住最关键的几件事,突出了许远忠于国家,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又紧扣了他与张巡关系。 B . 睢阳之战的指挥权本在许远手中,但许远虚心接纳张巡,自甘位居张巡之下,张巡被杀,许远被俘。 C . 韩愈认为批评许远守城不力和责难许、张二公死守睢阳都是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他人好事的表现。 D . 第④段,作者把南霁云放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展示了其忠义、慷慨、临危不惧的英勇品质。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②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4) 选文前三段主要是辩“诬”,请简要概括作者所驳斥的三个“诬”点。
  • 7.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可以”云者,隋所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节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

    1. (1) 用斜线“/”给上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
    2. (2)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兴”“群”“怨”分别是什么意思?
    3. (3) 王夫之与合称“清初三大儒”。
三、<b>诗歌鉴赏</b>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 (1)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的表达效果。
    2. (2) 该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四、<b>句子默写</b>
  • 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夙兴夜寐,。(《诗经·氓》)
    2. (2) 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 (3)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4) 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5. (5)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6)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7. (7) ,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写怀》)
    8. (8)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渔关怀古》)
五、<b>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年关

    侯发山

        风从门缝里溜进来,“飕飕飕”,直往人的脸上扑、怀里钻,一家老小虽然都缩着膀子把自己藏在被窝里,还是给冻得瑟瑟发抖,仔细听,还能听到牙齿在打架。寒冬腊月,屋子里没有生火;如果把被子挂起来,稀薄得能看出人影,能不冷?隐约传来远处炸响的鞭炮,过年的味浓了,更衬托出家里的冷清。

        儿子福来不时瞄一眼冰冷的灶台,似乎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着灶膛燃起来,期待灶台上有温热的饭菜,也只是温热,喷香都是奢望。

        不只是福来,康群山,还有他的老婆,小女儿麦香,虽说都躺在炕上,一个个都睁大着眼睛,没有一点睡意,大白天不是睡觉的时间,这是其一,除了冷,还有饿,哪能睡得着?今年春上,天旱,麦子连种子都没收回;到了秋天,有雨了,却大得吓人,像是老天爷的水缸漏了,把庄稼给毁得一塌糊涂,种一葫芦连两瓢也没收够,颗粒无收。

        福来吸溜了一下鼻子,似乎闻到了尔居家传来的饭菜的香味,忍不住说道;“爹,我饿。”

        康群山刚想骂句“饿死鬼托生”的,听到麦香说“我也饿”,他就把话咽了回去。

        老婆说:“要不,你去康百万家借点?”

        康群山叹口气,说;“今年已经借了康家八两银子、六斗麦子,一文一两都没还,咋再去张口呢?”

        老婆又说;“每遭连年馑,康家都要施合粥棚,要不,我带孩子们去看看?”

        康群山说:“今年是大年三十,人家不过年?这时候去,怕是不妥啊。”

        这时候,忽然听到拍打柴门的声音,“扑嗒,扑嗒”,随着这声音,还有人在叫:“山哥,在家吗?日头都晒住屁股了还不起来。”

        康群山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掩了掩衣襟,走过去打开了柴门一一原来是偃师掏烟囱的驼子。因为他常年游街穿村掏烟囱,把背都弄驼了,大伙儿就叫他驼子,倒不记得他姓啥叫啥了。

        康群山咂吧了几下嘴,说:“驼子,今年俺家不构囱。”腊月二十三那天,他自己掏过了,通畅着呢。

        驼子痞着脸说:“屁话,你家烟囱都不冒烟了,这不是堵了是啥?”

        “……”康群山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若搁往年,这一天正是灶火忙碌的时候,除了洗洗涮,蒸包子,炸果子,炖猪肉,烧豆腐,从早忙到晚,吃罢年夜饭才消停。今年他家烟囱不冒烟,不是堵了,是根本就没生火,哪来的烟?若是生火,一是浪费柴禾,二是面缸都见底了,没米下锅啊。

        驼子没去看康群山的脸色,只顾瞅着烟囱说:“山哥,若是掏出东西,你该付费付费;若是烟囱里没有东西,我拍拍屁股走人还不中?”

        话说到这份上,康群山没有拒绝的理由。

        驼子放下了鼓囊囊的背包,开始忙活。他让康群山回屋暖和,自己爬到了康家的屋顶,去检查烟囱的出口。康群山没有回屋,缩着膀子,站在院子里瞅着驼子折腾。驼子是给自己干活的,人家都不怕冷,自己怕冷?

        也只是一袋烟的工夫,只听驼子叫道:“山哥,烟囱里还真有东西,怪不得不冒烟呢。”说着话,驼子从烟道里掏出一个小包裹。

        连老鼠都不来他家光顾了,怎么会有东西呢?不像是老鼠所为啊。康群山心里咯噔了一下,紧接着,又咯噔了一下,咋给人家驼子报酬呢?一时间,康群山愁上加愁,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驼子猴子一样从房顶上出溜下来,也不征求康群山的意见,自作主张把那个小包裹打开了。

    包裹打开的一瞬间,驼子,康群山,两个人都惊呆了,原来小包裹里包的不是破衣烂衫,而是一兜碎银子!

        驼子查了查,不多不少,整整十两!

        “山哥,这下你可过个肥年了……我拿走两文,算是报酬。”不管康群山是否同意,驼子拣起两枚铜钱,背起工具包,乐颠颠地走了。

        等到驼子走后,康群山才回过神来,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

        康群山带上银子出门采购年货的时候,得知整个康店村,凡是跟他家一样情况的,驼子都去掏烟囱了,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的烟囱里也都藏有十两银子!

        当天晌午,站在邙山岭的康百万,看到整个康店村家家户户的烟自都溢出了烟,他的脸上漾出了笑意,对身边的驼子说:“好,你也回家过年吧……明年的年关你还来。”

        驼子接过康百万给他的赏金,笑呵呵地走了。

    (有删改)

    1. (1)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2. (2) 请结合康百万年关行善方式,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行善。
    3. (3) 小说直至结尾才安排主人公康百万正面出场,请结合全文,探究其妙处。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自省精神,反击网络霸凌

        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沟通,让表达和动员变得更为高效,却可能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南京江宁一男子因为自己两岁的孩子被泰迪犬咬伤,一气之下将狗摔死,没想到爱狗人士对他的全家进行疯狂的“人肉搜索”、骚扰、短信威胁咒骂。他的妻子无法忍受,选择割腕“为狗偿命”。甘肃庆阳一名年轻女子企图跳楼自杀,在生命挣扎的最后4个小时里,楼下围观者不断怂恿女孩自杀,有的大喊“怎么还不跳”“把驴都熊栽倒了”。一些人还录制了小视频在网上传播,有的索性开启直播……最终女孩跳楼轻生,留下的是消防队员救人未成的悲愤,以及朋友圈里那些死亡视频下面的廉价点赞。

        两个极端事件,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暴戾指标爆表。作为社会底线的尊重生命、扶助弱势,却变得异常模糊。“狗权不能大于人权”的基本共识,被互联网“信息茧房”里的网民直接无视,他们将冲天的怒火指向一个孩子被狗伤害的家庭。“娱乐至死”的精神,让一个少女的生命转化成了朋友圈里的点赞和短视频直播中的粉丝飙升。

        网络不能够成为人性的阴沟,任那里充满着怨毒、嫉妒、无耻、冷漠和凶残,将他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贬损为增加粉丝、刷出流量的道具。网络社交形成的快速动员能力,打造的便捷情绪宣泄窗口,很容易使人性挣脱文明的束缚,直接返祖到“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关系”的蛮荒时代。

        其实,两起极端事件并不偶然,之前女大学生脚踹所谓“熊孩子”,赢得了一片掌声;小护士妥菲菲自杀被救,换来的是网友们铺天盖地“你怎么还不死”的咒骂和骚扰,导致这个女孩二次自杀;在王凤雅事件中,只需要把故事编派入“重男轻女”的叙事套路,就能换来无数人对这个农村贫穷家庭的全方面攻击……网络霸凌的幽灵正在悄然伤害着社会,绑架沉默的大多数。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这两起极端事件,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甘肃庆阳警方表示,在少女跳楼事件中,一些起哄者及发布视频者已被拘留,警方目前还在继续摸排;南京警方也介入了“为狗偿命”事件。这是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

        网络时代,不能成为人性的至暗时刻。否则,互联网的大洪水就会吞没整个世界。从目前频发的网络极端霸凌事件来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需要每一个人具有反省精神、自律的决心,遵守法律,敬畏生命,严守道德,保持宽容。

    (选自澎湃新闻社论,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方便了沟通,高效了表达和动员,却将人性中的阴暗和暴戾无限放大,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B . 网友们的咒骂和骚扰,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个体,对社会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C . 快速动员能力,使得情绪宣泄更加便捷,很容易使人性挣脱文明的束缚,从而破坏现代文明,使社会经济倒退发展。 D . 文中的两起极端事件,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人性,是互联网时代挽救人性的唯一手段。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用江宁、庆阳等网络霸凌的事件,论证了互联网时代的暴戾指标爆表这一观点。 B . 文章结尾将互联网比作大洪水,突出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C . 文章通过江宁和庆阳两起事件的对比论证,证明网络能够成为人性的阴沟。 D .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论述思路,论证了互联网放大负面新闻可能会对现实社会造成伤害的论点。
    3. (3) 面对网络霸凌,政府和群众对此应该如何反击?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谈996,马云表示,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认真思考过自己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会纠结,懊悔……找到喜欢的事,“爱觉不累”,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找工作如同找对象,真正的爱情你不会觉得时间长,但不合适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马云还称,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刺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人并不傻,可选择的机会也不少。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他们享受自己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上,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为加班工资而996的人是很难持久的。

    材料二:

        美国人如何看待加班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过职,曾经,我问过他这么一个问题:“在美国,是不是也经常加班?”他这么回答我:“如果工作需要加班,boss会主动询问我原因,如果是因为我自己工作效率的问题,那boss会认为我工作能力不足,会要求我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是因为我工作任务太重,boss会适当给我增派人手。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加班是一种问题,一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避免加班?当我们身处的一家公司,长期处于一种常态化的加班时,那这个公司工作方式一定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说明这个公司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而常态性的加班,会使人变得念发懒情。遇到这种公司,离职,大概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不应该拒绝所有的加班,如果说公司为了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或者目标,而要求加班的话,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因为这样的加班是阶段性的,不仅没有害处,相反你还能因为这样的加班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

    材料三:

        企业本性是趋利的,为逐利而迫使员工加班本属情理之中,而员工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明知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影响身体,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表现为“自愿”承担,确实令人玩味。当劳资双方的利益趋向达成“共识”时,问题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既然超时加班是违法行为,那么执法者应该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义的立场上制止超时加班现象对员工的损害,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主体即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也有必要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既然超时加班是短视行为,企业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些企业屡屡超时加班和克扣职工的加班费,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重点是要重视加大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保障劳动者能以最快速度、最少成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使其不敢随意侵害劳动者权益。工会等组织要充分粉演好职工权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加强维权意识,要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1. (1) 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马云认为:找到喜欢的事情,就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喜欢的话,干多少都不嫌累,所谓“爱觉不累”。 B . 如果说公司为了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或者目标,而要求加班的话,我们不应拒绝,应该理性看待。 C . 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 D . 加班潜规则表面使得劳资双方获益,从而使双方在利益上达到共识,但实际上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云觉得:坚持996的人可能是找到了热情之处、快乐之处,而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 B . 公司的员工长期处于常态化的加班时,说明这个公司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并且会使人变得愈发懒惰。 C .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加班是违法和不道德的,如果需要加班,公司的Boss也会及时快捷高效的解决问题。 D . 政府要彻底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只要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即可。
    3. (3) 如何正确看待加班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 1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写作的自由

    冯骥才

        ①我的经历有点奇特。我是在文化大革命降临中国的时候开始写作的;我写了至少一百万字,非但没有一个字发表过,反而要把我写的人物换上外国人的名字,上边还故意署上外国作家的名字,以便一旦被人发现就解释为外国文学的手抄本一一当然这想法既幼稚又悲哀;可是回忆那种写作,我却真正的享受着写作的自由。尽管我身在绝对的思想专制的时代,但一旦拿起笔来,我的精神立即神奇般进入了绝对自由的境界。我百分之百地发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我还感到了一种庄严的历史的使命与责任,写作的心态无比虔诚和圣洁,以致常常忘了外部环境的残酷。

        ②我由此感受到,写作是一种灵魂的自由,是人类一种伟大的精神行为。自由注定是写作的本质。自由对于写作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选择了写作,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自由——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表达。然而自由不是空泛又美丽的奢谈。只有面对着束缚与禁锢,自由才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才显示出它高贵的价值与神圣的必要。所以自由的光芒总是散发在它被争取的过程中。再进一步说,写作的自由有两层含义,一是外部的环境的自由,二是内心的自由;作为写作本质的自由首先应该在写作者的心里。那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为自由而写作,放弃这种意义的写作,写作就是制造文字的垃圾。

        ③然而,自由的对手不一定像强敌一样总站在对面。对于当前的中国文学来说,外来的强迫性的文化专制已不复存在。但市场的霸权同样可以混灭精神的自由。它无时无刻不在招徕你,改变你,改造你,使你逐渐变成可供消费的商业形象。人类正在走向一种困境:它所创造的一切方式,都带着难以拒绝的负面。于是,自由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

    (选自2016年《当代》,有删改)

    1. (1) 作者在第一段叙述自己写作的经历有何作用?
    2. (2) 结合原文,阐述文中画线句的内涵。
    3. (3)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写作自由”?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
六、<b>材料作文</b>
  • 14. 请结合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泰戈尔)

    ②老布警告安迪:“希望是最危险的东西。”(《肖中克的教赎》)

    ③比恐惧强大的只有希望。给一点点希望是有效的,给很多希望是危险的。(苏珊  柯林斯《饥饿游戏》)

七、<b>名著阅读</b>
  • 15. 名著导读
    1. (1) 《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诗中的“慕雅女”指的是谁?请简述其学诗过程。
    2. (2) 《三国演义》中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臣,请列举其为曹操谋划的两件大事,并简析其形象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