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罗湖、福田、龙华四区2018-2019学年...

更新时间:2019-09-23 浏览次数:4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单选题</b>(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b ></b>
  • 1. 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 B . 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1m/s C . 考试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 D . 读完此题,心平气和,感觉此时体温大概是36.5℃
  • 2. 在测量过程中,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    )
    A . 为了减小误差 B . 避免产生误差 C . 避兔产生错误 D . 改进测量方法
  • 3. 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 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C . 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D . 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 4.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乙图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C . 丙图中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 丁图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 6. 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频率比乙的高 B . 甲的音调比乙的低 C . 甲的响度比乙的大 D . 甲、乙的振幅一样大
  • 8.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5min D . 第3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9. 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 .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 .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 .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 10. (2018八上·岐山期末) 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汽车、羚羊、运动员 D . 汽车、运动员、羚羊
  • 11. 如图为我国民族乐器唢呐,关于唢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B .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 . 唢呐前端的喇叭口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 12. 如图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 甲图,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 乙图,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 C . 丙图,种植蔬菜时,蔬菜表面覆盖透明塑料薄膜 D . 丁图,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
  • 1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露珠晶莹 C . 秋天薄雾散去 D . 冬天瑞雪纷飞
  • 14. 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隔音走廊 C . 防止噪声耳罩 D . 环境质量检测仪
  • 15. 物理老师喜欢环莲花山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 6000 步,路程约 4km.据此估计他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6km/h,67cm B . 2.7km/h,0.7m C . 6km/h,20cm D . 15km/h,0.6m
  • 16. 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步抽出其中的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我们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中的 C . 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 . 由实验可得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17. 在商场里,妈妈和小东乘自动扶梯下楼,如图所示。小东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这里的“站着不动”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 . 小东自己 B . 扶梯挡板 C . 小东妈妈 D . 商场地面
  • 18. 某物体在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0m B . 物体在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 19. 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 . 蒸笼旁的“白气” B . 树叶上的“霜” C . 小草上的“露珠” D . 蜡烛燃烧的“烛泪”
  • 20. (2017八上·重庆期中)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① ③ B . ② ③ C . ① ④ D . ② ④
  • 21. 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 . B . 小鸟 C . 同时听到 D . 无法确定
  • 22. (2018八上·大连期中) 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 37.0℃ B . 37.5℃ C . 38.0℃ D . 39℃
  • 23. 如图,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乙图可知固态酒精是晶体,熔点78℃ B . 在-117℃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或固态 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深圳市的气温 D . 酒精熔化过程进行到一半时,一旦停止加热温度就会降低
  • 24. (2018八上·开江期末)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 5:3 B . 4:3 C . 15:16 D . 5:4
  • 25. (2018八上·深圳期中) 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 8m/s,中途的速度为 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 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8m/s B . 9m/s C . 9.67m/s D . 12m/s
二、<b>实验题</b>(4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 26. 在测量铅笔长度时,如图所示:

    1. (1) 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式中正确的是图,铅笔的长度应为cm。
    2. (2)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3. (3) 若皮尺来测铅笔的长度,且用力拉这种皮尺时,皮尺形变很明显。那么在拉紧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7. 下面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实验的原理是
    3. (3) 实验中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填“较大”或“较小”)。
    4. (4) 如图,是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每格为1s,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1=m/s,s2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
    5. (5) 实验中,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
    6. (6) 实验中,在测量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时,小明同学等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根据这样测出的数据计算出的速度将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 28. 如图,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该实验若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 (2) 实验小组应选用(甲/乙)装置来进行实验,使用这套装置的优点是
    3. (3)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4. (4) 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min;加热至第4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5. (5) 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6. (6) 小明想利用乙装置,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他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理由是:

  • 29.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 (2)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 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判断该地区的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④水沸腾时,杯口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三、<b></b>计算题(要有过程、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答案不给分。2小题,共12分)
  • 30. 小刚一家利用国庆假期外出游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来到一个隧道前。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 (1) 如左图所示,在遵守交规的前提下,汽车以最快的速度匀速行驶,穿过隧道需行驶多少秒?
    2. (2) 若汽车以右图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31. 军事演习,战士大明用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攻击敌方碉堡。发射火箭弹后,经过0.8s炮弹击中碉堡,大明同时看到爆炸的闪光;经过2.8s时大明听到爆炸的巨响。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V=340m/s,忽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问:

    1. (1) 大明距离敌方碉堡多少米?
    2. (2) 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多少?
四、<b>综合能力题</b>(1小题,每空2分,共6分)<b ></b>
  • 32.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和使用说明书,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 用 说 明 书

    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⑵用小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⑶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声音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

    1. (1)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2. (2) 某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他把铜铃固定如图位置,略微加热S2区域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与加热前相比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3. (3) 如图所示,已知S1=0.2m,S2=0.89m,显示屏上显示:2.00,则此时声速为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