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市命题六十六)2018-2019学年八...

更新时间:2019-09-23 浏览次数:48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请你估测一本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
    A . 200g B . 200kg C . 200mg D . 200t
  • 2. 小明同学在班级很是调皮,他总是模仿其他老师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明主要是模仿各位老师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声速
  • 3. 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 . 平面镜 B . 近视眼镜 C . 远视眼镜 D . 长方体玻璃砖
  • 4. 寒冬,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直接进入温室,镜片上会“起雾”,此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凝华 C . 汽化 D . 液化
  • 5.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原因的是(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直线传播 D . 光的色散
  • 6. 如图所示,木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木雕是木头经过雕刻、镂空、钻磨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体积 B . 密度 C . 质量 D . 形状
  • 7. 物理课上,同学们手持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高大建筑,观察到的清晰像为(   )
    A . 正立、缩小的像 B . 正立、放大的像 C . 倒立、缩小的像 D . 倒立、放大的像
  • 8. 有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密度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1,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
    A . 2:3 B . 3:1 C . 3:2 D . 2:1
  • 9. 暑假,小明去南湖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桥绿树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桥的倒影看起来比白桥亮一些 B . 看到游动的“鱼”和鱼的实际位置一致 C . 绿树的倒影比绿树小 D . 白云的倒影距离水面最远
  • 10. 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 . 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4倍 C . 每1m3的b物质的质量是103kg D .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它质量的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第11~15题,每空1分,第16~20题,每空2分,共30分)
  • 11. 课堂上,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海洋中的海豚能听到互相呼唤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介质分别是
  • 12. 纳米和光年都是单位。“神舟九号”从发射升空到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质量
  • 13. 买西瓜时,人们习惯用手拍拍西瓜,看看西瓜是否成熟了,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把西瓜切开后,在上面盖上保鲜膜,可以减少水分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 14. 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反射出来的光比粉笔字发生反射出来的光强。
  • 15. 小李爷爷买的某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注:一粒0.15g,共100粒。用量:成人每天一次,共300mg。正常服用的话小李爷爷每天吃 粒。这了更放大说明书上的字,小李爷爷通常把放大镜放在更加(选填“靠近”或“远离”)说明书的地方阅读。
  • 16. 如图所示,透过玻璃砖看到钢尺出现“错位”现象,这是因为光透过玻璃砖时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透过玻璃砖看到的是钢尺的(选填“实”或“虚”)像

  • 17. 小红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支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矫正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右侧镜片的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

  • 18. 如图所示的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大桥全长55km,设计时速为100km/h。如果一辆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需要h。以这辆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大桥是的。

  • 19. 小岗用天平称苹果的质量时,由于砝码生锈会使测量结果偏(选填“大”或“小”);小岗更换完好的砝码后,又不小心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调平天平后,左盘内砝码总质量为15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帮助小岗计算得出苹果的准确质量为g。

  • 20. 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水结冰时,要热。1.8m3的水完全结成冰后,体积是m3。(ρ=0.9×103kg/m3)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四、综合题(第24、26题各5分,第25题3分,第28题4分,第23题6分,第27题7分,共30分)
  • 23. 请按要求作图:
    1. (1) 分别画出两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 (2) 如图所示,水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 24.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前后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 (1) 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选填“甲”或“乙”)。读取温度时,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从水中拿出来读数。
    2. (2) 若图丙中E点对应水的沸点,则图丙中段图象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
  • 25.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纸板竖立在平面镜上。让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小明还发现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 26. 小明和小刚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a)、(b)所示为他们完成的实验记录单

    1. (1) 记录单上OO'记录的均是(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的位置,实验时需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他俩的实验记录单,可以发现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选填“小明”或“小刚”)。
    2. (2) 由合理完整的实验记录单可得出结论: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 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所示。

    1. (1)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填字母)点的位置。
    2. (2) 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3. (3) 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答: 。
  • 28.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操作过程中,请回答: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王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情景,你认为他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2. (2) 纠正错误后,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 (3) 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g。
    4. (4) 由图中天平读得的最小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