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北部湾经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19-09-23 浏览次数:5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 1.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 . 手吸收了声音 B . 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 . 手挡住了声音 D . 手太用力了
  • 2. 某校举行合唱节活动,下列有关合唱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 听到的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 . 调大音响的音量主要是为了改善声音的音色 D . 悦耳的合唱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 3.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是错误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 . 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温度有关 B . 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种类有关 C . 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062m D . 真空中声速是0m/s
  • 4. 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
    A . “引吭高歌”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 “请勿高声喧哗” D . “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 5. 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因为听诊器能( )
    A . 增大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大 B .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 C . 增大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D . 改变发声体的音色,使医生听得更清楚
  • 6. 2017年央视春晚开场舞蹈音乐“金鸡报晓贺新春”,音乐中伴有钟声,能分辨出钟声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节奏
  • 7.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相同 B . 甲、乙的响度相同 C . 甲、丙的响度相同 D . 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 8. (2018·鹤岗)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烛焰晃动 B . 钢尺振动 C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 . 倒车雷达
  • 9.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机 B . 给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 . 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D . 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 10. 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A . 某人身高182dm B .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mm C . 教室的长度85m D . 物理课本宽18.2cm
  • 11. 用刻度尺测量一物的长度,测量了3次,读数分别为19.10cm、19.12cm、19.13cm.则测量值的结果应是( )
    A . 19.10cm B . 19.11cm C . 19.12cm D . 19.13cm
  • 12. 如图所示都是用同一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D .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有可能损坏测量工具
  • 14. 如图所示是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顾客站在正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上行的顾客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顾客本身 B . 大楼地面 C . 上行的扶梯 D . 下行的乘客
  • 1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河水流动 B . 五四运动 C . 行驶的单车 D . 灰尘滚滚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编钟时,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音调不一样 B . 医院里B超机是利用次声波具有穿透力强这一特点工作的 C . 悠扬动听的舞曲不可能是噪声 D . 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以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7. 单位换算:250cm=m;1800s=h。
  • 18. 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课桌的高度约为75
    2. (2) 从南宁乘大巴车到北海的时间约为3
  • 19. 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 20. 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

  • 21.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纽扣的直径是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秒。

  • 22. 美丽的学校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 能传声;池中的鱼儿被旁边洪亮的声音吓到了,说明 能传声,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23.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第一下响声是通过(选填“钢管”或“空气”)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通过 (选填“钢管”或“空气”)传过来的。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 有关。
  • 24. 一条东西走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车上的乘客感觉甲车比乙车快,甲车比丙车慢,乙车上的乘客的这种感觉以(选填“甲”、“乙”或“丙”)车为参照物;选取甲车为参照物时,则乙车向(选填“东”或“西”)行驶,丙车向(选填“东”或“西”)行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 25. 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26. 如图甲所示,小红将一把尺子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以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1. (1) 小红逐渐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的振动变(选填“快”或“慢”),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与有关。
    2. (2) 物理课上,老师用不变的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了,这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选填“长短”、“粗细”或“松紧”)来改变的。

  • 27.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宁同学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规格

    声音的音调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0.5

    最高

    B

    尼龙

    55

    1

    较高

    C

    尼龙

    80

    1

    最低

    D

    镍合金

    ①   

    0.5

    1. (1)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 (2)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编号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根据表中的数据,小宁分析得到结论: 。
    3. (3) 在验证猜想一时,小宁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cm。
    4. (4) 小宁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28. 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做了以下实验:

    1. (1) 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在作用是,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又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同时也说明声音传递 。爱动脑筋的同学们猜想: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则左边的乒乓球会不会弹起呢?答:
    3. (3) 同学们用这个图甲的装置进一步探究“响度与什么有关”,发现: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又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 的增大而增大。
四、计算应用题(共28分,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第31题10分)
  • 29. 小明走路从家去学校用了1800s,已知家到学校的距离3600m,求小明走路的平均速度。
  • 30. 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10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 31. 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6s听到回声,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 (1)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2. (2) 汽车从按了喇叭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
    3. (3) 司机听到回声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