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9-09-24 浏览次数:2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阳仍在肆(nüè)着,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非常疼痛。可是,那种即将结束的白(chì)已经变了,大地日落前的眩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B . 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 (kàn)前方的吐鲁番, (shèn)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州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气概。 C . 作者渊博的知识,高人一畴的识见,功力不凡的文言功底,古今中外的广征博引,都令人叹服。尤其是借鉴古典知识的信手(zhān)来,从文言宝库中(xié)取仍然鲜活的语言,使得文字优美耐读,精彩处不输于古人。 D . 这正是《国粹》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不抽象却恰恰用的是联想的写法,在整体(hún)然一体的(kuàng)架下,它把一个个的传统化为一篇篇美文,我们通过感情的力量和形象的烘托, 在情感共鸣中沉浸于传统之中。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大众的深厚同情,对苦难的严重感受,构成了传统文人的创作特色。他们总是那样关注于现实,不求个体解脱,而是把个体的心理沉浸融埋在苦难的人际关怀的情感交流中。……(甲)王璨的《七哀诗》和无名氏的《卖子诗》,题材基本相同,一弃儿,一卖儿。前诗异常著名,后诗则异常不著名,(乙)前诗年代早,后诗相当晚。(明朝)但二者贯串着同一精神,感人肺腑。写的都是父母别子,(丙)但为人子者,读此不都会培育起深厚的亲子情么?这不正是孔子讲的“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的情感自省么?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子女,都会因从诗里感染到那真挚的感情而悲哀、触动。这不是概念的认识,而是情感的陶冶。这种陶冶在于把以亲子之爱为基础的人际情感塑造、扩充为“民吾同胞”的人性本体,再沉积到无意识中,成为华夏文艺所不断展现的原形主题。

    1. (1) 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材 B . 感人肺腑 C . 而是 D . 原形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如何创新价格机制,降低采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暖的成本。同时,为解决风电等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建立清洁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 B . 旨在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主要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依赖人物来表现主题,一种是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 C . 美国自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宣布重启对伊朗制裁以来,伊朗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石油行业便元气大伤。 D . 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数据正在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大数据让信息从知识的载体进化为智慧的源泉。
二、语言表达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①。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像。想像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像有再现的,有创造的。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 “金殿”“玉颜”“寒鸦”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像。但是只有再现的想像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像。创造的想像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像做成的。个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③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纽约,有人喜欢问我们:“你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告诉他:“我是从中文来的。”中文是护照,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血统证明书,四声反切是乡音,方块是胎记,中国文学史是家谱。“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大家海内知己,一见如故。我们都是中文的传人。中文是故乡,中国文学是家谱祠堂。中文是宗教,中文写作是念经祷告。中文,中文,千丝万缕,千秋万世,千劫万难。中文,你是我戒不掉的瘾,看不够的风景,还不清的债,做不完的梦。

    仿照划线的句子,以“中文”为对象,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 年 9 月 19 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任务。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稀有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嫦娥四号的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

        (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 年1月3日)

    材料三:

        1 月 3 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 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 21 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只有中国。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宇宙。”英国《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于着陆地——艾特肯盆地被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 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 2019 年 1 月 7 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 2019 年 1 月 9 日)

    1. (1) 下列对太空探索工程相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嫦娥四号”探月成功,引起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在战略上的关注,并明确指出:“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B . 探月行动成本高昂,需要专业知识,这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 到“嫦娥五号”,都得到了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等国家的协助。 C . 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时的空前盛况,国外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有关评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是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的体现,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D . 材料四图表显示,2012 年至 2017 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 3022 亿美元增长至 3835 亿美元, 市场收入持续上涨,全球太空经济及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已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的嫦娥一号,作为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 B .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能源和一些稀有元素。嫦娥五号主要的工作是需要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参与探月工作的国家都将受益。 C .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使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D .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3. (3) 此次“嫦娥四号”登陆成功,意义重大,请结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弄乱了玫瑰花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今天是星期天,雨停了,我想选几朵红色的和白色的玫瑰花带到我的墓地去,这些玫瑰花是她为祭坛做花环而种的。今年冬天沉闷得令人害怕,雨后的早晨充满了凄凉的情景,我不禁想起镇上埋死尸的那座山头。那是片光秃秃的坡地,看不见树木,一阵风过后,偶尔会飘来几朵树绒。雨停后,晌午的太阳肯定会把山坡上泥泞的土地晒干,不仅如此,它还会一直钻进我的墓穴里,使我幼小的躯体腐烂,与昆虫壳和草根混杂在一起。

        我曾想飞上祭坛摘下几朵最鲜艳的玫瑰花,但是我失败了。她跪在神像前,从我第一次遭遇到失败后,她就一直全神贯注地跪在那里。也许今天我能成功。但是灯光一闪一闪的,她从沉思中惊醒,抬起头来看了看墙角,椅子就在那儿。她肯定在想:“又刮风了。”因为这时祭坛上发出“吱吱”的响声,房子也晃动了一下。这时我明白了,摘玫瑰花得另选时机,因为她依然警觉地看着椅子,我的手从她脸边经过时,她会察觉到的。我应该再等一会,她会离开这里,到隔壁房间去睡午觉。每到星期天,这午觉她是必睡无疑的。只有那时,我才有可能带着玫瑰花出去,并且在她回到房间里看着椅子之前回来。

        上星期天的情况特别糟糕,我几乎等了两个小时,她才定下心来。她似乎有点急躁不安,疑虑重重,为自己在家里的寂寞即将被打破的念头,搞得心烦意乱。过了一会,她出去找灯。借着走廊上的亮光,我看见她穿着深色外衣和粉红色的袜子,我觉得她还是四十年前那个在这间屋里扑倒在我床上的小姑娘。当时她对我说:“已经在你的眼中放了小棍,看,你的眼睛真大,真圆。”一切都没有变,从那个遥远的八月的一天下午起,时间仿佛凝固了。那天下午,那些女人把她带进房间,让她看了看尸体,对她说:“哭吧!他就是你的哥哥!”她扑在墙上,顺从地哭成一个泪人儿。约有三四个星期天了,我都想拿些玫瑰花,但是,她很警觉地站在祭坛前专心致志地守护着,她在家住的二十年中,我从未见她那么专心过。上星期天,趁她出去找灯时,我用最好看的玫瑰花做了一个花束,于是感到比以往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但是,当我准备回到椅子那里时,忽然听到走廊上传来了脚步声,我赶紧又把花插回祭坛上。

        我的鞋已在不曾生火的炉子边烤了二十年,但是,那天下午粘上的泥块却还没有脱落。那天我去找鞋,大门已经关闭,挂在门框上的面包和芦苇条也已取下,家具都已搬走了,全都搬走了,只留下墙角的那把让我终日坐在上面消磨时光的椅子。

        过了许多年,她回来了。房间里只剩我一人,坐在那里等待着。我能听到木头腐烂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在房门紧闭的卧室里变得日益陈旧的空气的振动声。她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她推开门进来时,我身上布满尘埃和蜘蛛网,尽管来人的年龄已经增长,我还是认出了她,那个在八月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陪我去马厩掏鸟窝的小姑娘。她站在门口,手里提着箱子,头顶绿色小帽。这副模样仿佛她马上就会叫出声来,要把那天下午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那天下午,当他们赶来时,我手里抓着折断的梯子,已经仰面躺在马厩里的草地上了。她把门完全推开,门上的合页吱纽响了一声。像有人在屋顶敲了一下似的,天花板上的尘埃扑通扑通往下掉。她在门口犹豫了一下,随即探进半个身子看了看房间,像是要叫醒睡梦中的人那样叫了两声:“孩子,孩子!”我仍旧安然地坐在椅子里,两条腿伸得笔直。我原以为她是回来看房子的,但是,她在家里住下了。她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了祭坛。只要她回来,哪怕只是一个人,也足以修复这被无情的时间打破的世界。从此后,她除了在隔壁房间吃饭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这里,默默地和圣神交谈。下午她靠着门坐在椅子上, 边做针线边卖花。她缝衣服时总是在椅子上摇呀摇地,当有人来买玫瑰花时,她总是把钱放进腰带上的小布包里,她总是用同样的话说道:“从右边拿吧,左边的花是给圣神准备的。”

        她就这样在摇椅里坐了二十年,摇摇晃晃,缝缝补补,间或瞧一瞧墙角的椅子,好像她现在照看的不是和她一起度过童年的兄长,而是一个身体残废了的始终坐在墙角椅子上的小孙子。

        我低下头想到,这次也许能碰到玫瑰花。如果我能拿到花,就将它拿到山坡上去,插到自己的坟头上,然后再回到我的椅子里,直到有一天她不再来这里,隔壁房间也不再有声音。

        当这一天来到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会变的。我必须再次跑出去,告诉人们,那个卖玫瑰花的女人,那个住在破屋里的女人,需要几条汉子将她抬到山坡上,到那时我将永远地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她将知道,每个星期天到她的祭坛上弄乱玫瑰花的,不仅仅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风。

    (有删改)

    1. (1) 第 3 段说“她似乎有点急躁不安”,最末段说“她会感到满意的”,请分别分析她“急躁不安”和“满意”的原因。
    2. (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 (3) 本文叙述特色鲜明,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4. (4) 马尔克斯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联系全文,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角度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复鲁絜非书(节选)

    清 姚鼐

        桐城姚鼐顿首,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通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鼐自幼迄衰,获侍贤人长者为师友,剽取见闻,加臆度为说,非真知文、能为文也,奚辱命之哉?盖虚怀乐取者,君子之心。而诵所得以正于君子,亦鄙陋之志也。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且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

        郎君令甥皆美才未易量,听所好,恣为之,勿拘其途可也。于所寄之,辄妄评说,勿罪!勿罪!秋暑惟体中安否?千万自爱。七月朔日。

    (节选自《续古文观止》)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可以刚柔分矣   间:夹杂 B . 大川             决:使 …决 堤 C . 观其文,其音       讽:背 诵 D . 而气有多寡进       绌: 退
    2. (2) 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统二气之会弗偏     蟹六跪二螯 B . 其如叹           知不可骤 得 C . 岂异是乎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D . 其得于阳与刚美者    道所存,师之所存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文章是天地的精华,由阴阳刚柔生发而成,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二气调和。但是,自从诸子降临人间,他们的文章没有不各有所偏的。 B . 文章可以表现阴柔之美,也可以表现阳刚之美。得到阳刚之美的人,如登高望远,如帝王接见臣民;得到阴柔之美的人,高远得像是有所思考,火热得像是高兴异常。 C . 文中形容阳刚、阴柔文章风格的一段描述,声韵铿锵,色彩鲜明。论及欧阳修、曾巩与鲁絜非之文字,则意丰言简、韵味深长,充分体现桐城派为文善用传神之笔的高招。 D . 姚鼐在这封信中论述了他的文学观,特别强调了风格论和文章之美的重要性。同时,本篇文字也很美,特别是那一系列的形象比喻,把抽象的美学概念具体化了,说明说理性的散文也可以写得生动。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 文 之 多 变 亦 若 是 也 糅 而 偏 胜 可 也 偏 胜 之 极 一 有 一 绝 无 与 夫刚 不 足 为 刚 柔 不 足 为 柔 者 皆 不 可 以 言 文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虚怀乐取者,君子之心。而诵所得以正于君子,亦鄙陋之志也。

      ②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①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②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

        “子绝四:毋意③,毋必,毋固④,毋我。”

    ——(《论语•子罕》)

    【注释】①子莫,人名。  ②贼,损害。  ③意,主观臆想。④固,固执,执守。

    1. (1) 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孟子为什么对扬子、墨子、子莫三个人的做法都持否定态度。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阆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①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释】①胜事:胜景。

    1. (1) 首联以“”二色因依,写出嘉陵江不同一般的水色,引起观景兴致。
    2. (2) 明代王嗣奭《杜臆》一书中说:“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请赏析作者如何描绘阆中胜事的。
六、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论语•高山仰止》)
    2.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3. (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4)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5. (5)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七、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央视《星光大道》等节目上大放异彩的“大衣哥”朱之文,并未因走红而喜悦,他最近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烦恼。大批直播大衣哥生活的人蜂拥而至,其中不乏朱之文的邻居,他们放下锄头, 离开田地,拿起手机,聚集到朱家的院子里,将镜头对准“网红”,据说拍他一个月能挣到过去一年种田的钱。

    有人认为利用网络直播向外界传递本色的乡村生活为有意义的创意之举,有人认为随时随地把镜头对准他人是一种侵权,还有人质疑这种消费别人让自己获利的盈利模式……对此,你有怎样体验和思考?

    (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