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19-09-30 浏览次数:2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夸大的最高境界便是将被夸者置于神(kān)之上——当大数据(yǎn)然成为新的“上帝”,其作为人之工具的特性便被极剧弱化。 B . 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但无远见卓识,再加以河南失地乃自己披(jīng)斩棘收复而得,却被戴渊坐享其成,心中自是怏怏(yāng)不乐。 C . 斐声中外的瓷器发(rèn)于郑州,被誉为“一双巧手乾坤,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大多不善言辞,有时甚至显得近乎木(nà)。 D . 孔子教育学生时常用因循诱导、跟人商(què)的口气,这很好地体现了儒家崇尚庄严、理性和温柔(dūn)厚的审美理想。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版权意识要以规则意识为支撑。首先是法律规则,比如有些平台,图片并未经作者授权就上传了,乃至有的侵犯肖像权,这其实是打着版权旗号侵犯版权。其次是商业规则。交易市场明码标价、公平公正是底线要求,如果是根据使用者公司大小、身份高低量身定价,事后抬价,显然有“钓鱼”之嫌。

        (甲)对此,国家版权局也专门强调图片公司要“规范版权述管,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乙)尊重著作权,并不意味着要纵容不合规的经营方式;追问经营方式的问题,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损害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行业龙头平台既要在提升付费意识上下功夫 , 更要在树立规则意识上带好头,推动行业风气好转。同样的,社会也在呼唤相关部门更好厘定规则、解法纠纷。

        (丙)这也是为什么当国家权局表示将“进一步规范图片市场权秩序”时获得了一片叫好声?

    1.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至 B . 明码标价 C . 下功夫 D . 厘定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消费者从不懂得何为权益到勇于维权,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到形成有序的消费环境,监管、营销、消费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 . 很多人认为山寨是祸水,是阻碍行业发展、影响创新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然而乐动卓越CEO邢山虎则认为应用良好的心态看待山寨,被山寨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C . 职场真人秀节目必须要对它所意图勾勒的职场现状和发现的相关问题做出准确折射,对即将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的集体焦虑有充足的关怀,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的职场生涯提供经验素材。 D . 随着持续不断的教育,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特别是一系列电信诈骗内容的曝光,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
二、语言表达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弊端就是阅读的浅层次,不完整和断断续续,针对这一问题,当下不少读书软件推出“打卡阅读”,并很快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一股风湖。“打卡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每天有规律、有固定数量的阅读来积累完成的阅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保持许多人难以为继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数量,但仍然因人而异。如果人们无法在内心深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就算用打卡的方式阅读经典或名著,也很难坚持下来,毋论阅读的质量与成效。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帮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远离手机,比如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比如将图书馆服务做得更加深入。

  • 5. 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特指播放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网络视频。它更加符合移动互联同时代的碎片化消费习惯。短视频在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相较于纸媒而言,它采用动态画面+声音的模式,其信息量和生动性远远超过纸媒的信息;相较于电视媒介而言,它的短小精悍和传播形态上的自由性也远远超越电视。而且,借助自媒体平台和各种App,用户还可以自由灵活地对短视频进行编辑、评论或者录制类似内容的短视频进行再传播。这样一来,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也大大增强。

        在传统的使用文字、图片、语音进行社交的模式中,用户之间的社交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用于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多,短视频平台让普通人的表达权利得到充分的体现,用户在社交中也逐渐从配角演变成主角,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也会针对用户的需求推送客产喜好的内容,并且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便于用户精准选择,提供个性化的社交需求。

        (摘编马剑峰《从短视频的流行看媒介社交功能升级与蜕变》

        材料二: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走向庸俗,沦为粗俗,甘于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有的用户在“吸睛就是吸金”的逻辑支配下,用充斥着“黄赌毒”的内容获得点击量;一些短视频平台奉行功利化的思维,往往放弃守“土”之责,只讲流量周顾正能量,片面追求用户活跃量而忽略内容质量,甚至为了“红利”使出黑招。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果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则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治理短视频乱象,监管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此前,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为短视频行业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短视频传播的海量化、碎片化、便捷化和不可控化,为监管带来了难度,正因如此,消除短视频乱象,除了监管部门发力,更需要平台尽职,共同形成合力。

        短视频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只有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以有品位的内容赢得消费者信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王石川《短视频,要流量更要正能量》)

        材料四:

        短视频发展初期,平台上的内容创作多为UGC(用户生产)模式,表现为门槛低,内容良莠不齐,少数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为了保证持续性的内容产出,这些创作者往往走向专业化、团队化运作模式,如早期的papi酱。随着市场进入爆发阶段,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只有少数制作精良、具有深度的短视频才能获得关注。短视频已经走过最初的“草莽期”,开始越来越注重内容的质量。

        现在各大平台粗制滥造、俗不可耐的内容逐渐变少,获得用户高度关注的都是制作精良的短视频,而这些其实大部分都是PGC(专业生产)内容。短视频行业的“二八定律”渐趋明显——虽然短视频平台80是UC内容,但排名靠前的80%都是RGC内容,MCN(帮助内容创作者提供商业化变现的组织)模式迅速成为新的风口。

        MCN机构的涌入导致短视频领域水涨船高,一方面让短视频从策划、拍摄、剪辑、宣发、推广等环节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促使更多优质内容产出,帮助短视频逐渐摆脱“低级”“庸俗”的标签。另一方面也导致短视频已经没有那么“亲民”,平台的算法推荐,流量倾斜都更青睐头部玩家,短视频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人人平等的发声筒。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社交属性的削弱。

        未来的短视频领域将是门槛很高的行业,那个靠“喊麦”就可以火爆全网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陆地  杨雪  张新阳《中国短视频发展的长镜头》)

    1. (1) 下列关于“短视频”及其发展现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实现用户的个性化社交需求,短视频平台会针对用户的需求推送客户喜好的内容,并且将内容进行分类便于用户精准选择。 B . 目前短视频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较低,有较大的用户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超6亿人次,市场规模将达357.4亿元 C . 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短视频常常走向庸俗、沦为粗俗、甘于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 D . 随着市场进入爆发阶段,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只有少数制作精良、具有深度的短视频才能在MCN的助力下获得关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社交模式中,用户之间的社交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用于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多,只有通过短视频平台,普通人的表达权利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B . MCN机构的涌入促使更多优质内容产出,帮助短视频逐渐摆脱“低级”“庸俗”的标签,另一方面也导致短视频不再那么“亲民”。 C . 若是奉行功利化的思维,容易出现只讲流量罔顾正能量,片面追求用户活跃量而忽略内容质量,甚至为了“红利”使出黑招的现象。 D . 未来的短视频行业里,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将越来越多,而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则会被逐渐削弱。
    3. (3)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短视频传播快速兴起的原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张犁

    王祥夫

        这种病,怎么说呢,在民间一般都叫疯子,“神经病”是文明一点的说法。五张犁这老头儿,瘦干瘦干的,目光灼灼,两眼有异光,在地里焦灼地走来走去。

        人们先是看到五张犁往园林地里送了三次粪,是谁让他往地里送的粪,连承包那块地的园林工也不知道。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园林处要在地里施肥,但别的地里又没有。过了几天,就有人看见五张犁把那些土粪一锹一锹地往地里撒,真是好把式,撒得真匀。撒完土粪,五张犁坐在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出神。那张脸很瘦,皮肉很紧,而且,黑,而且,是见棱见角,肩头亦是尖尖的见棱见角,那双手,也是,粗糙而见棱见角。五指总是微张着,有些攥不拢的意思,这是干粗活儿的手。认识的人过来问他在做什么。五张犁没说话,张张嘴,笑笑的,两眼目光灼灼,还是看着远处。问话的人骑着车子走远了。

        这是早春,暖和和的。接下来,下了两场雨,地里就大张旗鼓地绿开了。园林处种下的花卉也抽了叶,这时候,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戴着烂草帽,穿着很旧的一件军装,袖子那里有两块补丁,领子那里又是一块,下边是条蓝布裤子,屁股那里是两块补丁,五张犁扛着一把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出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出一放,再往回一拉,在一大片地里锄出了长方形的一块,还是那块别人承包的地,那规规整整被锄过的黑润润的地真好看,显出了把式的水平。锄完了,他坐在那里,两只眼目光灼灼,看着远处。认识的人过来笑着问:你怎么在这里锄地?地早就不是咱们张沟的了。五张犁目光灼灼地看了那人一眼,张张嘴,笑笑的,还是不说话。神经病!这人说了一句,蹬着车子远去了。五张犁像是没听到,依然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放在滕盖上的手微张着,合不拢,僵僵的,手上的茧自然是硬,又给锄柄磨得僵亮僵亮的。接下来,人们发现五张犁的脑子多少是有些问题了,他站起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又开始锄第二遍,紧接着又锄第三遍,天快黑了,手下的锄是一点点都不乱。

        这个夏天,五张犁在那片地里抓虫,焦灼地忙活这忙活那。那片地的花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是开在绿叶的底子上,齐刷刷的好看。人们还是奇怪,这个五张犁是谁请来的?有人走过来问他,他也只是笑,目光灼灼不知看着什么地方,让人有些害怕。他的笑容里边是茫然,那双眼实际上很清亮,倒不像是老年人的眼晴,有几分像孩子,似有所思,五张犁最疯的那一阵子晚上都要睡在地里。

    秋天是在一阵大热后悄然来临的、五张犁又出现了,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焦灼地走进地里,他的手里,亮闪闪的一牙儿,是镰刀,他是来收割了,那些花还在开,还可以再看一阵子,园林处专门种了一些花期长的花,可以一直开到十一月底。五张犁用他那僵僵的大手,在花上先撸一下,再一攥,另一只手便扬起来,那小镰刀一闪、一小捆花草便躺在那里了,真是好庄稼人,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园林处的管理人员喊着从桥那边冲过来了,走到离五张犁还有几步的时候又停住了,他看到五张犁手里的那张镰,又看看地里,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起来,这地割得真是漂亮,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五张犁对着园林处的人,只是笑,目光灼灼地,不知看着什么地方,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一些羞涩、羞涩之中还有些紧张。你割吧,割吧!园林处的人扬扬手,身子已经慢慢退着走出了那片地。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这片地早先是五张犁家的。张沟的许多土地都已经扎扎实实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现在都已经变了形。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记得分毫不差,而且还能按着原来的地形去劳作它,去抚慰它,去亲近它。园林处的人走到地头就不再走,他转回身来,看着地里的五张犁,后来他蹲下来,觉着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难过。

        到了大地即将上冻的时候了,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出现在那片曾经是他的地里,他的前边是一条驴,那条小黑驴拉着一张犁。五张犁在那里犁地了,一道道的犁沟像是用线拉过,齐刷刷的,手艺是那么好。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膨松就有多膨松!

    (有删改)

    1. (1) 试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2. (2) 小说在描写五张犁时反复描写他“目光灼灼”的样子,结合文本分析灼灼目光中隐含着的人物情感。
    3. (3) 园林处管理人员在小说中对主人公的塑造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到了明年春天,土地会变得要多膨松就有多膨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 , 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於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宁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越闻之,古善战者,莎随贲服。却舍延尸,车甲尽于战,府库尽于葬,此之谓内攻之。”孔青曰:“敌齐不尸则如何?”宁越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宁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叔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难,成教垂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鲍叔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竖刀、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知大礼。知大礼,虽不知国可也。

    (《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

    【注释】①跲(jiá):绊倒。②蛩(qióng)蛩距虚:传说中的兽名。③廪丘:地名,④京:胜者为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⑤莎随贲服:该守时守,该退时退。⑥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⑦合:聚合,指盟会。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人事则不广    广:荒废 B . 故令鲍叔公子小白    傅:辅佐 C . 补周室之    阙:空缺,欠缺 D . 举事且利    义:道义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智者之举事必时/之以饥馑 B . 蛩蛩距虚必负走/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 . 此三者怨上/洎牧谗诛 D . 听皆如咎犯者邪/吾还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蹶替蛩蛩距虚采甘草是为了能在遇到危机时为其所救,以补蹶不善跑跳的天资。 B . 晋文公能称霸诸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携手戎族人和狄族人将流亡于郑国的周天子安置成周。 C . 管仲、孔青、咎犯三人皆体现了“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在没有出现良机时,依然能够想方设法创造机会。 D . 管仲最终得以成为齐国的优秀人物,其恩泽施及子孙后代,是因为他得大礼。事实上,懂得大礼,即使不懂国事也是可以的。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赵 使 孔 青 将 死 士 而 救 之 与 齐 人 战 大 败 之 齐 将 死 得 车 二 千 得 尸 三 万 以 为 二 京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

      ②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孔于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万章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注释】①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指行色匆忙。

    1. (1) 阅读前两则材料,用一个短语概括孔子的处世态度。
    2. (2)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中的孔子言行及弟子评价,对孔子的处世之道作简要评析。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五代)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释】①潇湘:传说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女英未同行,她们深感不安,随后赶去。于洞庭湖畔,闻舜已死,亲人两别,悲痛不已,溺于湘水而死。

    1. (1) 上阕“江边一望楚天长”与柳永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本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下阕作赏析。
六、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不愤不启,,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 (2) 青山隔送行,,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
    3. (3)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 (4)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5. (5) 谁知林栖者,,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七、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书单”对于阅读者而言并不陌生,从胡适先生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到近期复旦大学严锋教授开出的“不必读书单”,从纽约时报常年运营的畅销书榜单到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利用大数据筛选而得的“必读书单”,丰富而庞杂的信息量或多或少影响着阅读选择,引导了阅读方向。

        然而,作家伍尔芙在《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中却建议:“关于读书方面,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提出的唯一劝告就是——不必听什么劝告。只要遵循你自己的天性,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作出你自己的结论,就行了。”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