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7-06-23 浏览次数:11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图发生的时间是(    )

    A . 1949年5月1日 B . 1949年7月1日 C . 1949年8月1日 D . 1949年10月1日
  • 2. 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第一届全国人大 C . 中共七大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3. (2016八下·简阳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  )

    A . 新疆 B . 台湾 C . 西藏 D . 海南
  • 4.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5. 列不属于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的有(    )

    A .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 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 . 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6. 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C . 抗美援朝运动 D . 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 7.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改革开放
  • 9. 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 10.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大量先进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王崇伦
  • 1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 .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 12. 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主题是“文革往事”。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该时期的教师作为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

    A . 王老师,1954年 B . 张老师,1978年 C . 李老师,1980年 D . 赵老师,1988年
  • 13. (2016八下·江津期中)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林彪集团被粉碎 B . “四五运动”的爆发 C . “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 .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14. 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

    A . 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实行农业合作化 C .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D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5.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他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

    A . 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 . 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的贡献 C . 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 . 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16.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 . 毛泽东、邓小平 B . 毛泽东、周恩来 C . 毛泽东、江泽民 D . 邓小平、江泽民
  • 17.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党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

    A . 彭德怀 B . 刘少奇 C . 贺龙 D . 陈毅
  • 18.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二、<b >综合题</b>
  •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请回答:

    1. (1) 毛泽东的上述感慨说明了我国工业怎样的状况?

    2. (2) 为改变上述状况,我国实施一五计划,请写出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3. (3) 请写出3个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

    4. (4) 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成果是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此文献在什么会议上颁布?

  • 2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 (1) 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 (2) 图②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 (3) 图③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 (4) 图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什么制度?

  • 21. 阅读下列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 (1) 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 (2) “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 (3) 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 (4)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22.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1) 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 (2) 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 (3)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