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09-15 浏览次数:3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八上·深圳月考) 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 .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 茶杯的高度是10 C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 2.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m B .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m C .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D . 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17.5dm
  • 3. 张丹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她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A . 长为20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 B . 长为2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 C . 长为1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 D . 长为3m,分度值为1cm的钢卷尺
  • 4. 下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中停表的读数正确的是(   )

    A . 3.5min 8.3s B . 3.5min 38.3s C . 3min 8.3s D . 3min 38.3s
  • 6.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 地球 B . “火卫一”探测器 C . 太阳 D . 火星
  • 7. (2018·枣阳模拟) 2017 年 4 月 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 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 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 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月亮 C . 地球 D . 天舟一号
  • 8.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 .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 .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 .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 .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 9. (2016八上·蚌埠期中)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 . 9米/秒     B . 12米/秒 C . 4.5米/秒 D . 无法确定
  • 10. (2016八·仙游月考)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 11. 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 . 17.81cm B . 17.82cm C . 17.83cm D . 17.58cm
  • 12. 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A . 14.29秒 B . 14.00秒 C . 13.71秒 D . 无法确定
  • 1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 ,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 2∶3 B . 4∶9 C . 1∶1 D . 9∶4
  • 14. 下列所给四种物体,其中正常运行速度最接近60km/h的是(   )
    A . 自行车 B . 汽车 C . 飞机 D . 人造地球卫星
  • 15. (2018八上·海口月考)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 .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 16. 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 343.5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
    A . 4 min B . 6 min C . 8 min D . 10 min
二、多选题
  • 17.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 .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 .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 18.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 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 B .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 .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 19. 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 . 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 .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三、填空题
  • 20. 单位换算1.2m/s=km/h7.2 km/h=270μm=mm=dm9900nm=cm=m。
  • 2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前句是以为参照物的,后句是以为参照物的。
  • 22.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1,它们通过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
  • 23.                     

    1. (1)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2. (2)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24. 如图所示是武汉欢乐谷的双木质过山车,小明坐在高速运行的过山车上,感到“天旋地转”,这时他是以作为参照物的。过山车的小列车首先是依靠电动机将其推上长为50m、高30m的斜面顶端,沿着轨道穿梭行驶,如果电动机将乘客和小列车推上斜面顶端需要25s,则小列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 25. 今年1月中国首届中小学生户外冰壶比赛在哈尔滨举行,冰壶运动也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cm。冰壶投掷出去后仍能继续往前运动是由于其具有,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26. 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的.

  • 27.

    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每隔10s记录的气泡位置如图所示,则气泡上升时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小明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s=80cm,则气泡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cm/s。

  • 28.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乙是

  • 29.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是m;甲车的速度是km/h。

四、综合题
  • 30. 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碑示数

    20km

    30km

    40km

    50km

    60km

    记录时间

    8h20min05s

    8h35min00s

    8h50min50s

    9h05min20s

    9h20min05s

    1. (1) 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 (2) 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km/h。
五、实验题
  • 31.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 (1) 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5

    2. (2) 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v3

      方法2:v3=( + )÷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

    3. (3) 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 (4) 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 32.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是:F. 

    2. (2)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六、简答题
  • 33.

    江西湖底隧道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 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七、计算题
  • 34.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1. (1) 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 (2) 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