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19-09-05 浏览次数:4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近期刷屏的“故宫口红”出现了(dí)庶之争的网络小插曲,但六百岁的故宫耍帅卖萌,新意迭出,仍然收获了一大批的拥(dùn)。 B . 眼前的榕树有了年岁,(gōu)偻着身躯,粗砺硬挺,而另一旁羞涩的枫树却依然保持着少女般的窈窕纤秀,细枝嫩叶,无风也(piān)跹。 C . 草类有个好脾气:践踏不急,(qiāng)害不仇,草从不对脚下土地挑肥拣瘦,对自己的出身也不(zhī)声,更不对自己的处境怨天尤人。 D . 今天的改革到了“啃嚼硬骨头”的时刻。无论是向积存多年的顽瘴故疾开刀,还是冲破利益固化的(fān)篱,我们都需要筹谋(bō)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今天,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演员投身其间。[甲]这在为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颜值”“流量”成为“吸睛”要素时,文艺工作者的正能量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显然,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急功近利不可取,厚积薄发才是正途;艺术素质固然需要磨砺,艺术品德更需着力打磨。[乙]“欲从艺,先立德”,从影70年的牛犇塑造了无数经典影视形象,“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始终贯穿了他的表演之路,当下,一些电视节目也在提升文艺工作者的修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丙]如央视电影频道启动了《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借助演员的社会影响力助益国家扶贫事业 , 近300位演艺人士迅速响应,其中不乏大家热知的青年演员,诚然,不同的演员或许表演风格有着云泥之别 , 但不变的应是其对初心和匠心的坚守,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弘扬文艺工作者的正能量。

    1.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其间 B . 厚积薄发 C . 固然 D . 云泥之别
    2. (2) 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如何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基础上,尽量优化使用资源,是确保春运平稳有效的又一不可或缺因素。就现实而言,我们要引导国人在春运期间智慧出行。 B . 中国美术研究在不断对自身价值进行内省与观照后,美术研究者应站在中国的时代情境中,重新认识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美术,守护其独特价值。 C . 在面对基因编辑婴儿这样的科技突破时,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敬畏,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或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 D .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追索返还流失文物,促成了近400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二、语言表达
  •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可然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它不仅具有甲坑含量高、燃烧污染比传统能源小的特点,且储量十分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此①,然而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②尽管人类竭尽全力寻求合理科学开发与利用的办法,但选今仍未有良策,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全新的希望与机遇,③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携程亲子游学平台最新发布的《2019寒假游学冬令营报告》显示,今年寒假海外游学产品十分紧俏,部分产品已经接近售罄。截至12月,携程游学已经上线近500条海内外游学产品,覆盖20多个热门目的地国家,预计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出国游学人均花费21万元,澳新、美国、新加坡最为热门,从年龄结构来看,海外游学集中在10到15岁,占比60%。

        另外从寒假报名的情况来看,最受青睐的是海外全真插班语言培训、NASA太空营程、寄宿家庭、野生动物保育研究等有干货的行程,名校参观行程、国外名胜览胜、艺术博物馆参观等紧随其后。不过,也有为数不少参加过海外游学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游学不过是砸钱,学不到实质内容。为女儿报美国游学项目的张先生就表示,自己花费了4万元,然而仅仅就是去美国走一走,根本没有学到什么,14天的行程仅参观两天名校,而所谓的“哈佛课程体验”就是在校园里逛一圈,这让他们觉得背离了游学的初衷。

    1. (1)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 (2) 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材料一

        国际科幻小说大奖“雨果奖”颁奖典礼于8月下旬落下帷幕,NK杰米辛的作品《巨石苍穹》摘得桂冠,令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别再次引起全球读者关注,将视线转向中国,中国科幻文学近年来在国际上表现抢眼,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作品《三体1》(英文版)获得“雨果奖”;2017年,《三体Ⅲ:死神永生》(英文版)再次入围“雨果奖”,虽然最后与奖项擦肩而过,却仍旧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范围内愈发受到重视。

        获得“雨果奖”后,包括《三体》系列小说在内的中国科幻文学作品迅速引起国际文学市场关注,这其中也包括德国。2017年2月,郝慕天翻译的德文版《三体1》登上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位列平装虚构类作品第四名,2017年6月,德文版《三体1》获德国重要科幻文学奖项、库尔德•拉西茨奖最佳外国小说奖。2018年3月12日,由白嘉琳译成德文的《三体Ⅱ林》在德国出版,这译成德文后长达80余页的中国小说,很快也登上《明镜》周刊。

        (摘编自顾牧《中国科幻小说在德国》2018年9月9日人民网)

        材料二: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来源于20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換成女的,老的換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晨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材料四: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系列作品两度入围世界科幻小说最高荣誉雨果奖,一次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然而,他却认为自己的风格已经过时,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现另一种面貌。与刘慈欣所代表的传统科幻路数不同,近年来热卖的美国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系列采取了“弱奇幻”的创作手法,另外,8月11日获得雨果奖的《方尖碑门》也是如此。虽然作品设定在某个神秘的星球,但很多内容实际上是在描写地球上的阶级压迫,从这些年雨果奖入围作品来看,现在美国很多科幻、奇幻类小说更关心现实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社会伦理的影响等等,并国绕这些主题,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叙事结构和写作风格。

    (摘编自《传统科幻小说难觅出路》2018年8月15日新华网)

    1. (1) 下列对材料中“科幻小说”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小说凭借科幻大奖“雨果奖”的评选迅速引起国际关注,成为最热文学样式。 B . 科幻小说的题材、思路与内容,是决定其最终能否达到较高创作境界的重要因素。 C . 科幻小说是基于科学构思,借助于人文这一题材来展现科学精神的一种文学体裁。 D .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优秀科幻小说采用的是“弱奇幻”的手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在国际文学市场上的抢眼表现,也可以看出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 B . 我国科幻小说大多属于传统科幻小说,不仅作者的创作水平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且创作数量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C . 科学与人文是科幻小说的两翼。“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要想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根本要旨在于展现人文精神。 D . 纵观国内与国外、传统与潮流科幻小说,从表面看是叙事结构和写作风格的差异,实际上则是创作理念与主题的区别。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未来发展我国科幻文学的对策。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所有的故事,深究下去,几乎都与渡口有关。

        感觉,那些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由他们一手主导或参与其中、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故事,被时间之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人带马,统统拂向了渐行渐远深不可测的过往。

        只留下渡口的石阶,倾颓的雕梁,还有深入青石肌理的辙痕,作为那些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曾经的见证与代言。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是在时间之手不偏不倚的抚慰下,西河本该呈给我们的样子啊。

        一缕春光,脉动河畔新生的气息,正以黄金分割的美妙角度,先是温暖我遮罩在额上的手,再一气呵成跃聚在我的头。这气息来自杏花,桃花,油菜花,紫云英以及在这早春争先恐后开始蓬勃的事物,抑或就是从大地的脏腑里呼吸出来,更抑或就是骑乘太阳的光梭直接从宇宙的深处潜逸而来……

        那些西河曾经的过往﹣﹣以秒、分、时、日、月、年的速度,从西河的表面向着时空的纵深,义无反顾绝尘而去的过往﹣﹣被春光以新生的名义,从大地的脏腑,从时空的纵深,押解而来,融化于脉动的春韵,以量子态的方式,友好地呈现在我们视线无法兼达的背面。

        那时,西河的名气,好大好大,大得不要说听,就是现在想一想也是不可想象。

        ①青弋江以传世的清纯,恰似一匹锦缎,在皖南青葱的大地,漫游成一派卵石铺底、蝶花簇拥、流云翔鱼、蒹葭苍苍的诗经意象

        西河,正是这匹锦缎被风绾扣的一个标点。

        青弋江流过西河,一位美人已然完成从少女到成熟的蝶变。③上游的排筏,推拥着茶叶、石斛、笋衣、皮毛,一声欸乃,从黄山脚下,遥迢而来,汇集西河;下游的火轮,满载着洋布、洋火、洋油、食盐,几声突突,从长江口岸,破浪而上,泊聚西河。西河,以一副经世的俗套、老到与襟怀,上下兼顾,左右逢源。山里江外,易货换物;火轮排筏,各得其所。而最得便宜的,就是这占尽地利的西河。凭借一道渡口以及拾阶而上的码头,聚拢天下商贾,任他们在这里攫名取利,由他们在这里尽享温柔,最后使他们直把西河当故乡……

        这就是西河之渡!

        六百多年的时光,即使对于一条河流,也不能说是无所谓的长度。对于一道渡口,则完全算得沧海桑田的历程了。只是,足以沧海桑田的时光,却并没有让西河显得沧桑,它只是心存恻隐例行公事般与西河打了个照面,而让六百多年前西河之渡的气韵,从时光的那头,一直流淌到时光的今天。想当年,精明而勤苦的徽州商人,穿峡谷,过险滩,行至西河,初见渡口,是多么地兴奋难抑啊!这样笑迎八方的渡口,这样扼守青弋江要冲的码头,关键是,这样一方拢聚天下财富的水土,在一路劳顿的徽商眼里,简直就是上苍对他们的垂爱与奖赏!他们跳下排筏,走出火轮,跃上渡头,踏向码头,一边拾阶而上,一边频频回首。当他们踩着最后的一阶青石,站在高高的河堤,在初春的煦风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江流涌浪,河阔水深,排筏接龙,火轮争先,商贾竞市,游贩穿梭,画舫隐现……他们初见渡口的兴奋,此刻已化作万丈豪情在胸中涌动。他们决定留下来,把根扎下来,而且他们不愿跨过河堤﹣﹣河堤的那边,看不见舟楫的梦想,赢不了渡口的先机。他们用目光勘测河堤,他们用脚步丈量河堤。他们用包袱里所有的金银,换取了远在河堤那边当地土著的首肯与崇拜。他们用竹竿与卵石标示出土地的界线,他们开始在这渡口之畔的河堤上,开挖出第一道地槽,安稳了第一块石基,他们要在这河堤之上,把敢为天下先的徽商种子再次种下!

        便有了这被六百年日月星光洗濯的西河老街。

        老街的房舍、门槛都在街道之下。有的,大约要跨下三五步;还有好些,雕砖门楣也深深跌入街面以下。这都是六百年来,徽商与大自然对峙共生的杰作啊!②从黄山绝壑一路奔泻而下的青弋江,每到五六月的汛期,总是雷雨倾盆,山洪暴发。这是温顺的青弋江内心深处激情的演绎与释放,这是一条发源于高山之河与生俱来的雄伟气质。河床,因之而年复一年地淤升;河堤,因之而年复一年地抬高。河堤上的门槛,也就因之而一年一年一寸一寸地被低下去。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徽商,这个被冠之野骆驼品性的一群,他们的心性,又岂是随便就会屈让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对峙,人与时间的较量,徽商逐梦西河古渡的艰辛与荣耀,跨越六百年漫漫时空,以实景的形式,在这初春脉动的光影里,舒缓节奏,娓娓道来,渐次回放……

        一纸风鸢,盘亘在老屋的上空,翅膀在春风中拍出哗哗的水声。河对岸灿黄的油菜花丛,红衣少妇,正带着稚子,把手中的线卷,小心地收放。一只驳船,从河的对岸,向着此岸,突突突突。不用问,又一班人,要来这西河码头,看这西河老街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西河的兴盛在文中画横线③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2. (2) 文中画线①②部分两次描写青弋江,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 (3)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徽商这一群体形象。
    4. (4) 探究文章结尾段的意蕴。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个题。

    《诗归》序

    (明)钟惺

        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所选者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昭明选古诗,人遂以其所选者为古诗,因而名古诗曰“选体”,唐人之古诗为“唐选”,鸣呼!非惟古诗亡,几并古诗之名而亡之矣。何者?人归之也,选者之权力,能使人归,又能使古诗之名与实俱徇之,吾岂敢易言选哉。

        尝试论之,诗文气运,不能不代趋而下,而作诗者之意兴,虑无不代求其高。高者,取异于途径耳。夫途径者,不能不异者也;然其变有穷也,精神者,不能不同者也,然其变无穷也操其有穷者以求而欲以其是与气争吾以为能为是而终不能为高其宪途径穷而开者与之俱究不办愈劳西愈逶乎此不夹支人真诗之过也。

        今非无学古者,大要取古人之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者,以为古人在是。使捷者矫之,必于古人外,自为一人之诗以为异,要其异,又皆同乎古人之险且僻者,不则其俚者也;则何以服学古者之心。无以服其心,而又坚其说以告人曰,千变万化,不出古人,问其所为古人,则又向之极肤极狭极热者也世真不知有古人矣。

        惺与同邑谭子元春忧之。内省诸心,不敢先有所谓学古不学古者,而第求古人真诗所在,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如访者之几于一逢,求者之幸于一获,入者之欣于一至,不敢谓吾之说,非即向者千变万化不出古人之说,而特不敢以肤者狭者热者塞之也。

        书成,自古逸至隋,凡十五卷,曰《古诗归》;初唐五卷,盛唐十九卷,中唐十一卷,晚唐四卷,凡三十九卷,曰《唐诗归》。取而覆之,见古人诗久传者,反若今人新作诗,见己所评古人语,如看他人话。仓卒中,古今人我,心目为之一易而茫无所止者,其何故也?正吾与不得不有所止者。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庶几见吾所选者             庶几:或许可以 B . 又能使古诗之名与实俱之   徇:通“殉”,消亡 C . 使者之                   矫:矫正、纠正 D . 取而之                   覆:回复、答复。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使其心目有所止              激于义而死者也 B . 而又坚其说告人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予人 C . 真诗者,精神为也            若属皆且为 D . 见古人诗久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作者看来,诗歌的形式变化有限,而诗的精神变化无穷,后世诗家若想超越前代,追求更高发展,应更多地去师法前代诗歌的精神。 B . 文章指出了“学古者”与“捷者”两类诗家的弊端:学古者侧重于对古诗形式技巧的模仿,而“捷者”又刻意求异,诗歌大都流于俚俗。 C . 作者认为,真正的诗是精神创作出来的,补救时弊的方法是寻求古诗真正的精神所在,达到性灵相通,古今为一,精神有所寄寓的境界。 D . 此序文气贯通,首尾相映一气呵成,援引实例,有破有立,在逐层剖析中,深入浅出地阐发求“真诗”的论题,丰实了诗歌创作的理论。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操其有穷者以求变而欲以其异与气运争吾以为能为异而终不能为高其究途径穷而异者与之俱穷不亦愈劳而愈远乎此不求古人真诗之过也。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其所为古人,则又向之极肤极狭极熟者也。

      ②仓卒中,古今人我,心目为之一易,而茫无所止者,其何故也?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个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论语•公冶长第五》

    1. (1) 第一则材料中的便佞含义是什么?
    2. (2)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个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释】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1. (1)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
    2. (2)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诗文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如何怀友。
六、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
    2. (2) 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 (3)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4.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司马迁《报任安书》)
    5. (5)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七、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曾经这样说过,对于人的成长,要是寻找坐标的话,应该去寻找以下三个坐标:一是时代的坐标;二是与别人比较,你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三是自己内心的坐标。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你对成长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