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9-03 浏览次数:2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________。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________,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________。所以汉末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王羲之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他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    ),其________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才导致魏晋书法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成为后世书家所尊崇和膜拜。除了出现之初,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1.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A . 相辅相成    江河日下    雕虫小技    放浪形骸 B . 相得益彰    日薄西山    雕虫小技    放荡不羁 C . 相辅相成    江河日下    旁门左道    放荡不羁 D . 相得益彰    日薄西山    旁门左道    放浪形骸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其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才导致魏晋书法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所尊崇和膜拜。 B .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成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 C . 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具备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成为后世书家所尊崇和膜拜。 D .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成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的对象。
    3. (3) 在下列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也都将其用灵魂深处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 B . 也都被他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 C . 他也都将其用自己的儒家思想逐渐消解和吸收 D . 也都被他自己的儒家思想逐渐消解和吸收
二、<b>现代文阅读</b>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

        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风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如果一个人的根本方向错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因此,真正的习书者不只要在纸上磨,还要“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此外,君子修行还应敬畏天地万物,整肃自律,慎独于己;与人交往之时应敬人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

        其次,要多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当今时代,人们并不缺少工具和知识,缺少的是对工具和知识的驾驭能力,即人文素养的承扬。中华传统经典是承载人文精神的巨大宝库。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心中汇聚了百家思想,通达了古今之理,我们的行为举止便会增加厚重感和历史感,做到不迷于古,不惑于今。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人们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从而不浮不躁,安于当下,收获一份静气。

        最后,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人生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创作实践,只有在人事修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驾驭住书艺之魂。

    (摘编自王树平《涵养字外功夫》,《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6日12版)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书法不仅外形美,还有教化作用,正民化俗、教化一方,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B . 书者的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是辩证统一的,字内功夫是根本,因此需要勤学苦练。 C . 真正的习书者不仅要勤学苦练,更应重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字外功夫”折服众人。 D . 临摹名帖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当下的心境,同时也能削弱性情中急躁、杂乱的习气。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文笔生动,说理深刻。 B . 文章第④至⑥段采用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地阐释了书家增进字外功夫的路径。 C . 文章结尾以宣纸为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人事修为对人生和书艺的重要性。 D . 文章多处引用名言,借以阐述观点,同时又有效地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史上的习书者既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也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 B . 习书者可以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笔正”而后“心正”。 C . 阅读经典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收获一份静气。 D . 艺术学习很重要,学习一门艺术就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兴趣和修养境界。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们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部署、持续推进。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二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三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四要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8年10月13日刊文)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虽然仪器不会检测出病症,但人体却会有各种不适感,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普遍拥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现代社会亚健康群体增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问题日趋泛滥。

        随着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隐患日益严重,一种富有全局性的健康理念——“大健康”应运而生。它倡导人们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过渡到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接收科学的健康指导,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大健康”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上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当今医学界,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传统模式逐渐向多因多病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大健康模式转变。大健康模式研究的不是病因,而是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其核心是通过个人健康管理,科学地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摘编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材料三:2013—2018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四:

        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导致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从鸿茅药酒到权健事件,暴露出的是整个保健品行业普遍性的问题——不少保健品生产企业打着“高科技”“祖传秘方”等旗号,制假售假,甚至把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诱导消费者上当。一些保健品在销售过程中,与消费者大套近乎、嘘寒问暖,“专家免费会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套路重重……种种乱象,坑害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加速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的专项条例及配套实施细则,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强保健品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要建立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明晰相关部门审批、监督和处罚职责,建立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出现问题,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取缔违规企业;同时进行警示教育,要让公众客观认识保健品的“疗效”,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正确的消费引导。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1月10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人民身体健康当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B . 快节奏的生活,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亚健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问题频发。 C . 材料三显示,近五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说明人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 D . 目前我国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主要包括制假售假、虚假宣传、欺骗性营销等,严重扰乱了行业市场的正常秩序。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应达到的水平。 B . “大健康”关注身体、精神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该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C . 鸿茅药酒和权健事件暴露了整个保健品行业都存在的违规生产和虚假销售的问题,尤其是用“疗效”欺骗消费者。 D .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原因是企业为了追求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而违规生产经营,与相关部门权责不清,监管不力也有关。
    3. (3)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茬花生地

    宫佳

        路边的青草还顶着露珠的时候,老李头已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进了地头。

        抬头向山坳里瞅,好多土地撂了荒,年轻人都进了城抓钱去了,地里也就种得马马虎虎,看着人家地里长了蒿草,他的心就生生地疼。

        这是块好地呀,肥着呢!不长庄稼,长草,这不是羞煞先人吗?

        庄稼人不好好侍弄地,还叫个庄稼人吗?可他只能在心里嘀咕,不能管别人,只能管好自己。

        可是能管好自己,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

        今年,他看到有那么多地荒着,就和老伴捡着种,刚下过一场雨,得赶着春播呢,人老,心气却不老,起早贪黑地干。

        城里的儿子放小长假要出去旅游,他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这都什么节骨眼了,还有那闲心思出去玩?赶紧回家帮我种花生。儿子那头笑了,爹,你今年怎么还种地?不是找罪受吗,村里不是正要搬迁吗,补偿款快下来了,好好享受生活,我正想给你定去三亚的机票……儿子没说完,老李头就把电话撂了。钱!钱!钱!现在的年轻人张嘴闭嘴就是钱,村里的年轻人进城抓钱抓红了眼,家门一关,蜘蛛网锁门,农民要都不种地,吃啥?

        手扶拖拉机真不含糊,不一会就把跟在后面施肥的老伴甩在了后面。犁出来的黑土湿湿的,泛着清新的泥土香味。老李头犁过一趟,又到对面地头再犁一趟,才歇了手。老伴正弓着身子往犁沟里撒化肥,他回头瞅了一眼犁沟,化肥撒得均匀适度,白色的颗粒衬在黑土里,很是养眼,不禁向老伴投去暖暖的一瞥。肥料使足了,花生才能长呀!人不亏地,地就不亏花生,秋天拔出花生蔓,白花花的花生个个实成,那才叫一个舒心呢!

        老李头从老伴手里接过竹篮子,脚下生风,五个手指头不断地活动着,化肥就从指缝间源源不断地流入土地。

        日上三竿,地已犁了一半,老李头招呼老伴歇息。自己点了烟,歪在手扶拖拉机上。

        很多年前,在这块地里,老伴在前面扛着木犁,他在后面按着犁把,哼哧哼哧地犁地,那时候,地里的庄稼是全家的指望,一家人的吃喝指望它,孩子念书指望它……

        指望它的地方多了去了,在地里刨食,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后来,花了1800块买了手扶拖拉机,干活轻便多了……他摸索着手扶拖拉机叹了口气。

        “你真是个老倔头!老伴数落道,邻居们都搬迁走了,你非得种上最后一茬花生,才肯拿补偿款,真是受累的命呀!”

        “以后想受累也受不着喽!我问了,这手扶拖拉机才卖500块钱,哪都没坏,要不是拆迁,给多少钱也不卖呀!”

        “可你不卖,总不能把这铁家伙开进楼房里吧?”

        “种地是庄稼人的本分,不种地,还能干啥?这手扶拖拉机离了土地,就是废铁喽!”

        “你就是老古董!城里多好呀?有家家悦超市,要啥有啥,就是不买,看看,逛逛也舒心。听说,我这大岁数的老太太傍晚都在挑广场舞,热闹着哪!”

        老李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我就怕你几天的新鲜劲一过,还是想这黑土地,到时,想回也回不来喽!”

        老伴抬头瞅着修好的柏油马路,这边已起了高楼,已有了城里的新气象,那边还是一排排平房,他们的房子就在这些平房之中,过了今年,这些平房都会推倒了……

        老李头把烟袋锅子朝鞋底磕了磕,走喽!他拍拍手扶拖拉机,“老铁伙计,接着干!”

        老李头把地犁了一遍,就开始用镢头捣坑,老伴在后面一个坑一个坑地种花生,一个坑里种三四个花生种。

        老两口正干着,听见有人说:“老李头,我们正找你呢,就猜到你在这块地里。”

        老李头眯了眼,打趣说:“怎么啦?住楼房住腻啦,想到地头抻抻老骨头啦?”

        “嘿嘿!你还别说,种惯了庄稼,一到了节气,浑身不得劲,就回老房子看看。”几个老人手里拿着镢头,加入了种花生的行列。老李头回头看这几个人,恍惚回到了生产队的光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大家加把劲干,干完这块地,把下面的荒地也种了,秋收打花生油,人人有份!”

        “自家打的花生油就是比超市买的香!哈哈!”

        “老李头,如果明年这时候来种地,别忘叫上我们呀……”

        最后一茬花生地载满了欢笑声……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主要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中间插入年轻人进城抓钱和通电话的情节,交代了老李头种最后一茬花生的背景。 B . 小说对老李头和老伴儿种花生的描写十分细腻,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是为了表现老李头和老伴儿勤劳的形象特点。 C . “这手扶拖拉机离了土地,就是废铁喽”一句表面上是写手扶拖拉机以后无用武之地,其实蕴含了老李头无地可种的遗憾和无奈。 D . 小说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尤其是老李头这个人物,文中对其动作、语言、心理等作了十分到位的描写。
    2. (2) 小说中设置“地里的庄稼是全家的希望”这一内容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请简要赏析小说的结尾。
三、<b>文言文阅读</b>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天和,字养和,麻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刘瑾黜御史十八人,改他曹二十四人补之,天和与焉。出按陕西。镇守中官廖堂奉诏办食御物于兰州,天和谓非所部,辞不往。堂奏天和拒命,诏逮之。部民哭送者万人。屡迁湖州知府,多惠政。嘉靖初,以右佥都御史督甘肃屯政。请以肃州丁壮于近边耕牧且推行于诸边寻奏当兴革者十事田利大兴又请撤镇守中官及罢为民患者三十余事帝皆从之。洮、岷番四十二族蠢动,天和诛不顺命者。又讨平湖店大盗及汉中妖贼,进右副都御史。母忧,服阕以故官总理河道。黄河南徙,历济、徐皆旁溢。天和疏汴河,疏山东七十二泉,自凫、尼诸山达南旺河,浚其下流。役夫二万,不三月讫工。加工部右侍郎。故事,河南八府岁役民治河,不赴役者人出银三两。天和因岁饥,请尽蠲旁河受役者课,远河未役者半之。诏可。十五年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兵车皆双轮,用二十人,遇险即困,又行迟不适于用。天和请仿前总督秦纮独轮车,上置炮枪斧戟,厢前树狻猊牌,左右虎盾,连二车可蔽三四十人。一人挽之,推且翼者各二人。战则护骑士其中,敌远则施火器,稍近发弓弩,又近乃出短兵,敌走则骑兵追。复制随车小帐,令士不露宿。又毒弩矢,修边墙濠堑。皆从之。迁南京户部尚书 , 言官论天和衰老,遂乞休归。家居三年卒。赠少保,庄襄。天和初举进士,刘瑾欲与叙宗姓,谢不往。晚年内召,陶仲文以刺迎,称戚属。天和返其刺曰:“误矣,吾中外姻连无是人。”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请以肃州丁壮于近边耕/牧且推行于诸边/寻奏当兴革者十事/田利大兴/又请撤镇守中官/及罢为民患者三十余事/帝皆从之/ B . 请以肃州丁壮于近边耕牧/且推行于诸边/寻奏当兴革者十事/田利大兴/又请撤镇守中官及罢为民患者三十/余事帝/皆从之/ C . 请以肃州丁壮于近边耕/牧且推行于诸边/寻奏当兴革者十事/田利大兴/又请撤镇守中官及罢为民患者三十/余事帝/皆从之/ D . 请以肃州丁壮于近边耕牧/且推行于诸边/寻奏当兴革者十事/田利大兴/又请撤镇守中官及罢为民患者三十余事/帝皆从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官,即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B . 服阙,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守孝期满叫服阙。 C . 户部尚书,户部最高级的长官,掌管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 D . 谥,即谥号,是古代大臣死后,由朝廷根据其事迹品行追封的封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天和正直不阿,不愿拉帮结派。他拒绝了廖堂的非分请求,甚至因此而被捕;刘瑾想和他叙宗姓,拉关系,他拒绝没去。 B . 刘天和善于治水,成绩卓有成效。黄河改道后,大水泛滥,他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全面主持治理,不到三个月就胜利竣工。 C . 刘天和关注民生, 甘心为民奉献。在做溯州知府时,他推行德政;治河时,面对灾情,他为民请命,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D . 刘天和勇于创新,积极改进军备,针对双轮兵车的缺点,他研发了独轮车,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又制造随车小帐、毒弓箭。
    4. (4)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瑾黜御史十八人,改他曹二十四人补之,天和与焉。

      ②天和因岁饥,请尽蠲旁河受役者课,远河未役者半之。诏可。

四、<b>诗歌鉴赏</b>
  •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 . “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 . “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世俗隔绝。 D . 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诗人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
    2. (2) 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
五、<b>情景默写</b>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登高》中“”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
    2. (2) 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的句子是“”。
    3. (3) 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后,提出的择师标准是:“。”
六、<b>语言表达</b>
  • 8. 下面是某公司成立时,公司领导在开业典礼上的致辞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含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语病并修改。

    在各级领导亲切照顾支持下,在公司全体雇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公司今天终于正式挂牌开张了!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光,公司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向前来祝贺的各领导,各位伙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 9. 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国家药监局针对已查明的长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行为,做出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的处罚。

七、<b>材料作文</b>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回溯历史,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中华儿女助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那一股子敢闯敢干的气势干劲,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便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奋斗始终是人生的主题;无论个人、集体还是国家,都离不了砥砺奋进。置身新时代,奋斗更被“赋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