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19-08-10 浏览次数:3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总结的(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阿基米德 D . 托里拆利
  • 2. 屹立在山上的巨石给人以危险的感觉,原因是它具有较大的(   )
    A . 重力 B . 高度 C . 动能 D . 重力势能
  • 3. 下列机械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撬棍 B . 瓶起子 C . 天平 D . 镊子
  •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提着水桶水平行走 B . 用力搬起箱子 C .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D . 推石头没有推动
  • 5. 关于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 . 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C .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D .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是力维持的结果
  • 6. 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剩余的部分,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 质量、密度 B . 压力、压强 C . 密度、压强 D . 密度、压力
  • 7. 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 . 提高功率 B . 提高机械效率 C . 减小所需的牵引力 D . 减小所做的功
  • 8.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小球上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 . 若小球悬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 若小球下沉,说明小球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 若小球漂浮,说明小球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 9. 有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如图所示,若要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中的虚线框内悬挂钩码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10. 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车厢挡板从由图示位置转到A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 一直变大 B . 一直变小 C . 先增大后减小 D . 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
  • 11. 踢足球时会感觉到脚很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下图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 12. 请完成对浮力知识的归纳应用:
    1. (1) 用钢铁做成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轮船做成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2. (2) 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来实现的。
  • 13. 如图所示,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之间的转化是;滚摆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减小,这说明滚摆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4. 如图是一款指甲刀,其中(选填“ABC”、“OBD”或“OED”)是省力杠杆;指甲刀的刀刃做的很薄,主要是为了增大,便于将指甲剪下。

  • 15. 已知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2:1,且阻力为12N,则动力为N;若杠杆的阻力与动力之比为2:1,动力臂为20cm时,阻力臂为cm。
  • 16.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 , 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则小球的密度为kg/m3;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Pa(ρ=0.8×103kg/m3 , g=10N/kg)。

三、计算题
  • 17. 如图所示是一款地面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3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 , 求:

    1. (1) 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 (2) 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18. 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105W,速度20m/s,汽车行驶7200s,求:
    1. (1) 发动机所做的功是多少?
    2. (2) 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四、综合题
  • 19. 如图用力F1把门推开,弹性绳会被拉长,门处于静止状态。

    1. (1) 画出弹性绳对门的拉力F2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F1的力臂L1
    2. (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F2(选填“>”“=”“<”)。
  • 20. 如图所示,重为2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1. (1) 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2. (2) 若将木块浸没水中,则需要加在木块上竖直向下N的力。
五、实验题
  • 21.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两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木板上同一木块。

    1. (1) 甲、乙两图探究的是小车的动能与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2. (2) 若要探究动能与另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让同一辆小车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静止释放。
    3. (3) 在图甲装置基础上,去掉木块,添加毛巾、棉布可以完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为了便于推理,以下放在水平面上的材料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
      A . 木板、棉布、毛巾 B . 木板、毛巾、棉布 C . 毛巾、棉布、木板 D . 毛巾、木板、棉布
    4. (4) 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选用图乙实验中的水平长木板、木块(方便拉动)和砝码,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实验中利用原理知道摩擦力大小。
  • 22. 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 (1) 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卷尺和
    2. (2) 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①测出箱子的质量为M

      ②测出一楼到三楼楼梯的总长度L

      ③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④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t

      ⑤测出小军的质量为m

    3. (3) 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表达式P=
  • 23.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做了3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0.3

    1. (1) 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 (2) 如图是第3次实验测力计的示数,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至0.1%)
    3. (3) 通过以上3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当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4. (4) 在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时,甲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乙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 24. 小明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都完全相同。实验前,小明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 (1)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实验中就可以方便测量
    2. (2) 要使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个钩码。
    3. (3) 若在图甲A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则杠杆将(选填“继续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4. (4) 小明改变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重心C点不再是支点,并在A点仍挂两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A , 用校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确地测出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时的拉力FB , 则FB•LOBFA•LOA(选填“>”“=”或“<”)。
  • 25. 小华利用量筒、水,测量小瓷杯的密度,如图所示。

    1. (1) 下面是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为ρ

      ①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

      ②将小瓷杯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2

      ③将小瓷杯,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3

      ④则小瓷杯陶瓷密度的表达式:ρ=

    2. (2) 刻度V2和V3的大小关系是V2V3(选填“>”“=”或“<”)。
    3. (3) 在将小瓷杯放入量筒中时,不小心使量筒中水进入了瓷杯(瓷杯仍然漂浮在水面)。则所测出小瓷杯陶瓷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