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23 浏览次数:98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清明假期,小明随爸妈回老家祭祖,途中他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以下他的描述不妥当的是(  )
    A .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B . 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 . 有段时间汽车速度仪表一直显示80km/h,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车轮受到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力
  • 2. 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  )

    A .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 . 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 C . 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     D . 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
  • 3.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C .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 D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 4.

    如图所示,小宇对箱子施加水平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此时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 . 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 D . 箱子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的重力不做功
  • 5.

    如图所示,从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刹车装置相当于费力杠杆 B . 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 刹车时自行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 . 电动自行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6. 把一只生鸡蛋握在手心使劲捏,蛋很难被捏破;而把鸡蛋往碗边轻轻一磕,蛋就碰裂了,这是因为鸡蛋(  )

    A . 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力小,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力大 B . 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力大,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力小 C . 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强大,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强小 D . 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强小,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强大
  • 7.

    小明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杯盐水中,盐水密度分别为ρ、ρ , 鸡蛋所受浮力分别为F、F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ρ甲>ρ乙 F甲>F乙 B . ρ甲<ρ乙 F甲<F乙 C . ρ甲>ρ乙 F甲=F乙 D . ρ甲<ρ乙 F甲=F乙
  • 8.

    将甲、乙两砝码以细线相连并跨过定滑轮,使两砝码距离地面相同高度,如图1所示.当由静止自由释放后,甲砝码下降,乙砝码上升,如图2,假设细线及定滑轮的重量不计,且细线与定滑轮间无摩擦力,在砝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推论何者最适当(  )

    A . 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B . 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C . 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D . 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 9. 用下列简单机械(如图),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A . B . C . D .
  • 10.

    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 . 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 . 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 . 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 11.

    为了消除人体上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在加油站里加油时,一般都要先用手触摸释放静电按钮、将静电释放掉后再加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才能产生静电 B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产生了电子的得失 C . 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部位是绝缘体 D . 静电释放时电子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 12. (2016九下·盐都开学考) 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生活用电电压为220V B . 日常生产中有时还用到380V的电压 C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2V D . 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 14. (2016九下·深圳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 .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 15. (2017八上·萧山月考)

    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 1.7V   6.8V B . 6.8V   1.7V C . 1.7V   8.5V D . 8.5V   1.7V
  • 16.

    如图是环境温度监控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环境温度升高,R的阻值变大 B .   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变大 C . 若环境温度降低,通过R电流变大 D . 若环境温度降低,通过R0电流变大
二、非选择题
  • 17.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实验

    1. (1)

      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g.

      ②.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cm3

      ③.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kg/m3

      ④.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2. (2)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①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ⅰ.

      ⅱ.

      ②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也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③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下:

      电压/V

      2.0

      2.5

      2.8

      电流/A

      0.20

      0.24

      0.26

      ⅲ.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额定功率是 

      ⅳ.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填写“不变”或“变化”)的,其原因是:

  • 18.

    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a)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U=4V( 恒定不变 ). 是电压表.量程为 0~3V,R0是定值电阻,R0=300Ω,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 (1) 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2. (2) 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 (3) 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多少?

  • 19.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完成海底沉船整体打捞工作的国家,图甲是起重工程船将“南海1号”沉船打捞出水的情况。为分析打捞工作,我们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水中的金属物。已知正方体实心金属物的体积V=2.0×10-2m3 , 密度ρ=7.9×103kg/m3 , ρ=1×103kg/m3 , g=10N/kg,绳子重力不计。请问:

    1. (1) 金属物浸没在水中受到多大的浮力?

    2. (2)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当金属物始终浸没在水中时,需要多大的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于绳子自由端才能将金属物匀速提升?

    3. (3) 将金属物完全提出水面后继续向上匀速提升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问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是多大?(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2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1)

      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目前已经有一批“大鼻子”校车投入使用,如图是结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大鼻子”校车所画出的简图。

      校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校车的颜色使用黄色,这是因为人眼对黄光比较敏感,请你另外再举出两条,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解释。

      序号

      实例

      原因解释

      示例

      校车的颜色使用黄色

      因为人眼对黄光比较敏感

      1

      2

    2. (2) ①汽车在爬坡的时候司机往往要降低速度,其原理          

      ②鞋底常常刻有花纹,其原理是                     

      ③吸盘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壁上,这是由于            

      ④小明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是因为汽车的质量较大,所以惯性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