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9-08-15 浏览次数:4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 下列几种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60kg B . 物理课本重约2N C . 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D .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6m
  • 2. 在下列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柳絮飘舞 B . 荷花飘香 C . 落叶纷飞 D . 雪花飞扬
  • 3.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B .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C . 肥皂泡可以吹得很大而不破 D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纸屑
  • 4. 有 A、B、C 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 A 带正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B . 若 A 带负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C . 若 B 带正电,则 A 一定带正电,C 一定带负电 D . A,B 一定带同种电荷,C 则可能不带电
  • 5. 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 乙、丙、甲 B . 甲、丙、乙 C . 乙、甲、丙 D . 丙、乙、甲
  • 6. 使用弹簧测力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C .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 7. 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 B . 量筒质量为40g C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 . 该液体密度为1.00g/cm3
  • 8. 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则此图与以下选项不符的是(   )

    A .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C .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 .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 9. 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 . 1.0×103kg/m3   B . 1.16×103kg/m3 C . 1.2×103kg/m3 D . 1.75×103kg/m3
  • 10. 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

    A . 甲最小 B . 乙最小 C . 丙最小 D . 相同
  • 11. (2018·无锡模拟)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停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 . 停表的重力 B . 停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 . 停表对弹簧的拉力 D . 弹簧对停表的拉力
  • 12. 下列实例与所描述的物质物理属性相符的是(   )
    A .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B .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是因为金刚石的延展性好 C . 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 D .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 13. 在下列数据后填入适当的单位。
    1. (1) 成年人的质量约为 70
    2. (2) 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 60
    3. (3)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 500
    4. (4) 植物油的密度约为 0.9
  • 14. 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 15.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示的A、B两种模型中,(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原子的中心是,周围有绕其运动。

  • 16. 45g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则水质量的是g,体积(选填“增大”或“减小”)cm3 .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17. 某品牌牛奶包装盒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cm3 , 现测得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则这盒牛奶的质量为g;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9kg/m3 , 若用去了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

  • 18. 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⑵

  • 19. 质量为6g的铅笔所受到的重力是N;竖直向上抛出铅笔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其重力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重力的方向;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g取10N/kg)
  • 20.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土豆块的质量m=g;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土豆块的体积V=cm3;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ρ=g/cm3 . 将土豆块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其密度分别为ρ、ρ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ρρ

三、解答题(本题共50分)
  • 21. 按要求作图:画出图中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22. (2017八下·兴化期末)

    如图a,小华用20N的力拉着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请在b图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 23. 如图所示,压缩的弹簧弹开物块,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经过B点后静止,画出木块在B点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 24. 如图所示,使一个薄钢条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中(a)(b)(c)(d)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 ,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和图。(选填a、b、c和d字母)

  • 25.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 (1) 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移动了
    2. (2) 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塑料的密度为kg/m3 , 液体的密度为kg/m3

      ③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g。

  • 26. 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至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端调,使横梁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雨花石的质量为31.4g,已有砝码请在图乙中画出游码的位置;
    3. (3)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ρAρB
  • 27. 小明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弹簧下端分别挂不同个数的钩码(质量相等),使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同时在刻度尺上读出每次弹簧下端指针的位置,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所受拉力F/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x/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弹簧的伸长x1/cm

    0

    0.5

    1

    1.5

    2

    3

    3.3

    3.3

    1. (1) 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完整
    2. (2)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3. (3) 用题目中的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N。
  • 28. 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 (1) 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状态。他分别测出1个、2个、3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2. (2) 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

      A . 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B .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3. (3) 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A . 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 . 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 . 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 . 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 29.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1) 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

      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2.0

      0.4

      2

      木块与木板

      2.5

      0.5

      3

      木块与砂纸

      2.0

      0.6

    2. (2) 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3) 分析2、3两次实验数据(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的结论;
    4. (4) 在第1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 30. 为了知道体积为20m3石碑的质量,现取120g该石碑的样品,用量筒和水测得其体积为50cm3 . 求这块石碑的:(g取10N/kg)
    1. (1) 密度;
    2. (2) 质量;
    3. (3) 重力。
  • 31. 小华同学测定某液体密度时的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求:

    实验次数

    1

    2

    3

    液体的体积V/cm3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8

    13.0

    m′

    1. (1) 液体的密度;
    2. (2) 容器的质量;
    3. (3) 表格中的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