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达州市2018-2019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19-07-21 浏览次数:4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20.5分)
  • 1.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再根据要求填空。

    duàn liàn

    yǎn yì

    kuàng yě

    fā fèn tú qiáng

    píng zhàng

    chōng jǐng

    wǔ rǔ

    sù rán qǐ jìng

  • 2. 我能用横线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走头无路      再接再励      费寝忘食

    漫不惊心      专心至志      喜出往外

  • 3. 给“端”字去掉“立字旁”,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括号里。

        李阿姨 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急的大河失去往日的威风。李阿姨着粗气闯进屋内,把钱给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开大门,冲进风雪中,向医院跑去。

  • 4. 下列各组划线的字读音、词语字形和释义全对的一组是(    )
    A . (jiè)       晦暗    莫名奇妙     有趣味(富足、多) B . (lài)       辨斗    千均一发     用之不(尽,用尽) C . 战(qiān)    梗概     迫不急待    万象新(改变、改换) D . 郸学步(hán)   振奋    嫦娥奔月     人不倦(教导、劝说)
  • 5.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用含有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填空。

        六年来,老师陪着我们走过(拟人)的春天,走过(比喻)的秋天;教我们学习加减乘除,吟诵诗词歌赋,练习琴棋书画。在您的教育下,我们这群毛孩子发生了(夸张)的变化。亲爱的老师啊,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敬礼!

二、知识与能力(29.5分)
  • 6. 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 (1) “鼎”字共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正当、正在;B、古代烹、煮用得器皿,一般是三足两耳;C、大;D、锅。在“鼎盛”一词中的“鼎”应取第种解释。
    2. (2) “凸”字共画,可用查字法来查,它的笔顺是
  • 7. 选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不仅…而且    哪怕……也    不但……还    虽然……但是

    1. (1) 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 (2) 没有好身体,长大后什么也干不好。
    3. (3) 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
    4. (4) 周恩来同志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 8. 下列句子的引号,表示讽刺的一项是(    )
    A .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 .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C . 大兴安岭的“岭”跟秦岭的“岭”不打一样。 D . 只要看到教室里的那些可爱的“花儿”,老师就一点都不觉得累了。
  • 9. 下列叙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长江三峡是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B . 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 C . “五谷丰登”中“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玉米。 D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诗三百”。 B .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薛宝钗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C . 《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鲁迅原名周树人。 D .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 11. 下面最适合做“凌云劲竹真君子”的下联的一句是(    )
    A . 梅梢月斜人影孤 B . 空谷幽兰绝美人 C . 野泉声入砚池中 D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12. 句子练习。
    1. (1)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深受教育。(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 (2) 李静冷冷地对欧阳琳说:“你还不具备批评我的资格。”(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 (3) 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叹服认输。(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4. (4)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5. (5) 海鸥们纷纷地落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改为比喻句)
  • 13.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 (1) 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指
    2. (2) ①麻雀虽小,

      ,勿以恶小而为之。

    3. (3) 填写下列词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①卧薪尝胆;    ②破釜沉舟

      ③纸上谈兵;    ④望梅止渴

    4. (4)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
    5. (5) 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 14. 我能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槐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不久就枝条发青,很快展出嫩叶,抽出嫩枝。

    (    )每当槐花开放时,一串串的槐花骨朵好似累累葡萄串,先是黄白色,一夜功夫就变成银白了。

    (    )你还没有走进它,就会闻到槐花散发的浓郁扑鼻的香味。

    (    )清明节过后,天气渐暖,春雨丝丝。

    (    )槐叶是椭圆形的,又薄又软,放在嘴边,还能吹出各种悦耳的小曲。

    (    )远远看去,一棵课的槐树,简直是一座花山。

三、口语交际
  • 15. 语言表达

    学校将举行以“经典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

    1. (1) 活动前,你以学校文学社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校长,你会对校长说:“
    2. (2) 你去的时候,校长不在办公室,听说他明天上午有时间,请你给他写个留言条(署名为文学社小记者王明)
四、阅读天地(17分)
  • 16. 文言文阅读。

        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

    1. (1) 翻译下列画线词语。

                   薄暮

                不入

    2. (2) 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 (3) 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 17. 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 (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2. (2) 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4. (4) 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五、习 作(30分)
  • 18. 一转眼,你就要小学毕业了,你十分向往重庆巴蜀中学。请你给重庆巴蜀中学写一封信,推荐自己。并将写好的信寄给重庆巴蜀中学招生办公室王鸿老师,邮编400013。你的地址为:达州市开江县实验小学,邮编:636250
    1. (1) 按要求填写好信封。

    2. (2) 我的推荐信。(温馨提示:①别忘记写题目哟;②别忘记书信的格式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