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5-18 浏览次数:11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为500mL B .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50g C . 一本初二物理书重大约20N D . 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3g/cm3
  • 2. (2017八下·鼓楼期中) 六种物质已将它们分类在下面的表格中,其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它们的何种属性(  )

    第一类

    第二类

    钢钉、铜丝、石蜡

    玻璃、水、水晶

    A . 硬度 B . 透明度 C . 密度 D . 导电性
  • 3.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4.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程和分度值,现在要一次性较准确地量出12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   )
    A . 500mL 10mL B . 100mL 10mL C . 250mL 5mL D . 50mL 2mL
  • 5. 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 . 前锋队员 B . 地球 C . 守门员 D . 足球
  • 6. (2018八下·耒阳月考) 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 7. (2016九下·蓟县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ρ B . ρ C . 若V=V , 则m<m D . 若m=m , 则V<V
  • 8. (2015八下·深圳期中)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 .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 .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 9. 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 .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 .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 D .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 10. 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A . 立即停止运动 B . 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 . 向右沿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向右上方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11. 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大小并不始终相等 B . 甲若获胜是因为甲拉乙的力大于乙拉甲的力 C . 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在僵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2. 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b >填空题</b>
  • 13. 运动员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道理,如:
    1. (1) 撑杆由于发生,因此会产生弹力;
    2. (2) 运动员起跳前手上抹一些粉类物质是为了
    3. (3) 运动员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的作用.
  • 14. 某瓶氧气的密度是6Kg/m3 , 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ρ煤油=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kg,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g/cm3
  • 15. 我国实施的登月计划,使寂寞的嫦娥得到家乡人民亲切的问候,月球周围没有空气,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仅是地球上的
    1. (1) 在月球上与地球上相比,物体的质量,重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在月球上可最易做到的是       (选填字母)
      A . 用电风扇吹风 B . 开露天音乐会 C . 用秒表测时间.
  • 16. 甲、乙两物体质量的比值为4:5,如果甲物体的质量为16kg,那么,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N,甲、乙两物体重力之比是.(g=10N/kg)
  • 17.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飞行过程中,所有力都同时消失,足球将,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8. 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 (1) 此测力计的量程是O~N.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3N(大于/等于/小于).
    2. (2)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此物体的重力G=N.

    3. (3) 老师强调:“只有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时才能读数.”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 19.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只空啤酒瓶,一只竖直放在桌面上,另一只放倒后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对着它们吹气,会发现:能吹动右侧的啤酒瓶,但不能吹动左侧的啤酒瓶.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 20. 如图,静止在硬纸板上的生鸡蛋受到重力和硬纸板的力;迅速击打硬纸板,板上的鸡蛋不随纸板一起飞出的原因是鸡蛋具有

  • 21. 清明小长假期间,小明和家人在宝应体育公园游玩:
    1. (1) 他在网球场打网球时,发现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使物体发生,又可以改变物体的
    2. (2) 用30N的力握住重为15N网球拍悬空静止不动,则手对球拍之间的摩擦力为,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N,则手与球拍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在公园中发现有许多斜坡,他用刚学的知识做了一个坡度自动测量仪,如图(a)所示,图中的指针和重锤A会绕O点转动,若放在斜坡上,则如图(b)所示,图(b)所示的斜坡坡度为,此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如果用此装置测量竖直墙壁,则指针应指在位置.

三、<b >解答题</b>
  • 22. 根据要求作图:
    1. (1) 如图1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 (2) 有一个10N的小球放在墙角,如图2所示,请作出小球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3. (3) 小球摆动到图3中所示位置,画出此时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 23. 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一系列V与m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 (1) 容器的质量;
    2. (2) 液体的密度;
    3. (3) 65cm3液体的质量.
  • 24. 一辆质量为1.5×103kg的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4倍,求:(g取10N/kg)
    1. (1) 汽车受到的重力;
    2. (2) 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 25.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g.

    3. (3) 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g/cm3

    4. (4) 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 (5)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 26. 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根据

      的原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 (2) 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 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 , 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l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 27.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独自进行实验.
    1. (1) 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O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O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 (2) 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 (3) 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4. (4) 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独自实验的过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独自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理由是:
  • 28.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把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 (1)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挂的钩码为100g,右边挂的钩码为150g时,木块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一定相等.他的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
    2. (2) 小华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 (3)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的两个力能否平衡;把纸片从中间剪开,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力必须在(填“相同”或“不同”) 物体上.
  • 29. 小华周末在宝应北河公园游玩,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此小华同学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华依次将汽车以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如表中.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汽车速度v/(m•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1

    0.5

    1.1

    1.9

    1. (1) 小华骑车过程时突然遇到一障碍物紧急刹车,小华车篓里的水杯会运动(填“向前”或“向后”)
    2. (2) 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3)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4. (4) 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下落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请你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m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0.06N,则此雨滴的质量为g,此雨滴下落过程中:第一阶段做加速直线运动,第二阶段做直线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5. (5) 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