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19-05-25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b><b>基础积累与运用(46分)</b>
  • 1. 结合语境,拼一拼,写一写。

    ①如果你遇到了cuò  zhé,不要在痛苦与失落中pái  huái,让我们站起来——从头再来!

    ②由于污水排放导致树木kū  wěi,哈药总厂就此事向公众道歉。

    ③2011年6月,国内最大无人直升机试飞,10分钟完成腾转nuó  yí

    ④演员在宣传现场lèi  shān  shān,自曝在其他国家受到不公正待遇。

  • 2. 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
    A . 一幢    酷热    崇山俊岭    宏伟奇观 B . 傣家    竹篾    整齐划一    和睦相处 C . 崇尚    糯米    勤简持家    蜂拥而至 D . 楷书    修筑    随心所欲    烘堂大笑
  •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呆        古        不耻

    裁        茂        标

    集思        上       

            发愤       

  • 4. 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hē     hè     jiē    jié    zhuó    zháo    zhe

               

        沉        走

  • 5. 用“然”字组4个词写在横线上,再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我正在做作业, 听到有人叫门,我赶紧去开门。

    ②现在我上课时认真听讲,学习成绩  提高了。

    ③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 很宁静。

    ④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也不能骄傲。

  • 6. 判断下列每组成语中相同字的意思是否相同。

    ①永垂不朽——垂头丧气

    ②惊惶失措——筹措款项

    ③良师益友——日益丰富

    ④全神贯注——鱼贯而入

    ⑤赞不绝口——络绎不绝

    ⑥珍禽异兽——奇花异草

    ⑦无微不至——关怀备至

    ⑧兴国安邦——兴风作浪

  • 7.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关联词语是否正确。
    1. (1) 虽然爷爷已经满头白发,所以行动仍很利落。
    2. (2) 因为凡卡不愿忍受老板的折磨,所以他想回乡下去。
    3. (3) 廉颇不仅不理解蔺相如的做法,还侮辱蔺相如。
    4. (4) 即使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试验没成功。
    5. (5) 桑娜觉得与其挨丈夫的骂,还不如抱回西蒙的孩子。
  • 8. 读句子,选择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A说话断断续续;B列举的省略;C话未说完;D语意未尽。

    ①肉店里有山鹬啊,鹧鸪啊,野兔啊……

    ②桑娜回答丈夫说:“我?……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④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 9. 下面句子中,与众不同的一句是______


    A . 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B . 巴扎闹市里的“艾莱德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 C . 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中 D . 歌舞已经成为了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10. 课文《凡卡》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______
    A . 凡卡寄出信后非常高兴。 B . 凡卡十分想念他的爷爷。 C .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
  • 11. 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 . 《穷人》通过描写善良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并决心抚养他们,表现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B .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运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拟人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不同的民居。 C . 《一夜的工作》通过写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了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D .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节的热闹。
  • 12. 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择正确的答案(    )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 ,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

    ①过新年了小女孩就能获得幸福。

    ②小女孩临死前,处在幻觉中,这是幸福的。

    ③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彻底摆脱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④小女孩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3.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小女孩“微笑”是说明______
    A . 小女孩是冻死的。 B . 阳光照在小女孩身上。 C . 小女孩终于离开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D . 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痛苦。
  • 14. 《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
    A . 世界是复杂的,有许多现象人们是无法解释的 B . 孔子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 C .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二、<b ></b><b>阅读积累与运用(24分)</b>
  • 15. 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____,问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____________。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

    1. (1) 根据原文填空。
    2. (2) 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 (3) 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 (4) “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 (5) 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

  • 16.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型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度地集中在脸上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上一副墨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一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色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我没有赶得上看,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它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发在我的头上。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 (1) “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2. (2) 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

      等方面来刻画的。

    3. (3) 用横线画出描写先生外貌的句子。
    4. (4) 眼镜成了先生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________
      A . 先生知识渊博 B . 形象滑稽,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C . 突出先生的“凶” D . 既点明先生的特征,又说明其知识的渊博
    5. (5) 先生说的“一眼望到底”的意思是,加引号的作用是
三、<b ></b><b>写作部分(30分)</b>
  • 17. 课堂——难忘的地方

    六年前,你还是一个无知的孩子,一堂堂生动有趣,滋养生命的课使你渐渐变得有知识、有思想。六年来,你上过的课中哪一节课还在你脑中萦绕,老师和同学的声音还在你耳边回荡,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与大家分享。要求详略得当,语句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