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

更新时间:2017-05-15 浏览次数:79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灭病毒,其消毒原理与二氧化硫漂白丝织物原理相同 B . 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C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 . 石油分馏、海水晒盐、燃煤烟气的脱硫、从菜籽中提取菜籽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如右图),分子式为C15H20O5 B .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C . 对三联苯 分子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D . 油脂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将1 mol 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B . 62 g白磷晶体中,含2NA个P-P键 C . 向含有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NA D . 1 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 4.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元素的相关信息

    M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W

    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X

    在短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Y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低价氧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Y的单质和H2O

    Z

    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A . M、Y、Z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 . W与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 C . 化合物X2Y2、Y2Z2的晶体类型相同,化学键类型也相同 D . M、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 5. 常温下,电解质溶液中的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 已知A+H2B(过量) HA+HB , 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B . 在0.1 mol·L1的氨水中滴加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 , 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1 C . 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D . 将0.2 mol·L1盐酸与0.1 mol·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c(Cl)>c(K+)>c(Al3+)>c(H+)>c(OH)
  • 6.

    某同学拟用含少量Fe2O3杂质的废铜粉制备无水硫酸铜,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 . 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 . 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 . 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 7.

    为了探究FeSO4和Cu(NO3)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n=0.02 B . V=2240 C . m=3.2 D . 元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约为89%
二、必考题
  • 8. 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已知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遇水易水解。

    1. (1)

      实验室制备原料气NO和Cl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制NO时,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制Cl2时,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其作用是

    2. (2)

      将上述收集到的Cl2充入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l的电子式为

      ②装置D中的现象为

      ③装置E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

      ④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吸收NO,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3. (3)

      NO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9.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改变。

    1. (1)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填字母序号)。

      a.Fe       b.FeO      c.Fe3O4      d.Fe2O3

    2. (2)

      硫酸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MgO约5%。用该废渣制取药用辅料——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步骤i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有

      ②在步骤iii操作中,要除去的离子之一为Al3+。若常温时Ksp[Al(OH)3]=1.0×10−32 , 此时理论上将Al3+沉淀完全,则溶液的pH为

      ③步骤iv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氯化铁溶液称为化学试剂中的“多面手”。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粉末会产生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4. (4)

      ①古老而神奇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如下:

      复分解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如今基于普鲁士蓝合成原理可检测食品中是否含CN , 方案如下:

      若试纸变蓝则证明食品中含有CN , 请解释检测时试纸中FeSO4的作用

  • 10. CO是合成尿素、甲酸的原料。

    1. (1) 在100 kPa和T K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在T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符号ΔHm0表示。已知石墨和CO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和283.0 kJ·mol−1 , 则CO(g)的ΔHm0=

    2. (2)

      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 + CO(g) == CO(NH2)2(g) + H2(g)  ΔH =−81.0 kJ·mol−1

      T ℃时,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将2 molNH3和1 mol CO混合发生反应,5 min时,NH3的转化率为80%。则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

      ②已知:

      温度/K

      398

      498

      平衡常数(K)

      126.5

      K1

      则:K1126.5(填“>”或“<”);其判断理由是

      ③若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将物质的量之和为3 mol的NH3和CO以不同的氨碳比进行反应,结果如图所示:

      若图中c表示平衡体系中尿素的体积分数,则a表示的转化率。

      =时,尿素含量最大;此时,对于该反应既能增大正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写一种)。

    3. (3) 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可将CO转化成HCOOH。

      ①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H和HCOONa混合溶液pH =3.7,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的值为(已知lg2=0.3)。

      ②用电化学可消除HCOOH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其原理是电解CoSO4、稀硫酸和HCOOH混合溶液,用电解产生的Co3+将HCOOH氧化成CO2

                 Co3+氧化HC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忽略体积变化,电解前后Co2+的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选考题
  • 1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写出D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2. (2) 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①[D(H2O)6](NO3)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NO3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②在[D(H2O)6]3+中D3+与H2O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1 mol [D(H2O)6] 3+中含有的σ键有mol。

    3. (3) 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物质的电子式为

    4. (4)

      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C个,这些C围成的图形是;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离子半径为cm(用含NAρ的式子表达)。

  • 1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以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有机物F和I的合成路线如下:

    1. (1) A的分子式为,C中官能团名称为

    2. (2) D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

    3. (3) 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G的结构简式为

    4. (4) 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 (6)

      已知RCOOH RCOCl,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苯和丙酸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