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15 浏览次数:47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大规模开发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
    A . 铁、铜、铝   B . 铁、铝、铜   C . 铝、铜、铁   D . 铜、铁、铝
  • 2. 下列微粒的表示方法能确定氟离子的是(   )
    A . X-   B .    C .    D .
  • 3. 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该擦(   )
    A . 医用酒精   B . 氯化钠溶液   C . 葡萄糖溶液   D . 碘酒
  • 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利于减排CO2   B . 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 . 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 . 提高了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 5. 常温下,将铝条放入下列溶液中,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   B . 浓硫酸   C . 稀硫酸   D . 硫酸铜溶液
  • 6. 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
    A . C8H18   B . C9H18   C . C10H18   D . C11H18
  • 7. 12C和14C互为(   )
    A . 同分异构体   B . 同位素   C . 同系物   D . 同素异形体
  • 8.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   )
    A . 纸层析   B . 结晶   C . 分液   D . 过滤
  • 9. 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 . B—F键的键角为120°   B . B—F键是非极性键 C . 3个B—F键的键能相等   D . 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 10. 准确量取22.00mL Na2SO3溶液,最合适的仪器是( )
    A . 25mL量筒 B . 25mL滴定管 C . 50mL量筒 D . 有刻度的25mL烧杯
  • 11. 给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 Na2SO3晶体   B . C2H5OH   C . C6H6   D . Fe
  • 12. 2SO2(g)+O2(g) 2SO3(g)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 . 反应热=E+Q C . Q为化学键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D . 加入催化剂,E减小
  • 13. 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
    A . 氯气通入石灰水中   B . 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 C . 乙烯通入溴水中   D . 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
  • 14. 石蜡热分解是重要化工工艺。某同学为探究石蜡热分解反应,加热石蜡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石蜡中既有烷烃也有烯烃   B . 石蜡分解产物中既有烷烃也有烯烃 C . 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工业上利用石蜡热分解获取石油气
  • 15. 某溶液主要含有Na+、HCO3-、SO32-、NO3-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的是(   )
    A . NO3-   B . HCO3-   C . Na+   D . SO32-
  • 16. 某同学根据工业制碱原理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的Na2CO3 , 依次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 , 分离NaHCO3 , 分解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氨气 B . 制取NaHCO3 C .     分离NaHCO3 D . 分解 NaHCO3
  • 17. 某同学分别向FeCl3溶液加入以下试剂验证Fe3+的性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KSCN溶液   B . AgNO3溶液   C . NaOH溶液   D . 铁钉
  • 18. 用0.100mol· 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确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①代表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 B . A,C两点都表示相应的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C . A,C两点溶液的pH都为7 D . 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05mol•L-1
  • 19. 固体硝酸铵加热易分解且产物复杂。某学习小组以NH4NO3为研究对象,对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成立的是(   )
    A . NH3、H2O   B . H2、N2O、N2   C . NH3、N2、H2O   D . HNO3、N2、H2O
  • 20. 某同学为探究NaHCO3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常温下测得0.10mol· NaHCO3溶液的pH为8.4;取NaHCO3溶液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Ca2+→CaCO3↓+H+ B . 加入CaCl2促进了HCO3-的电离,没有影响HCO3-的水解 C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Ca2+→CaCO3↓+H2CO3 D . 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c(HCO3-)+c(Cl-)
二、综合题
  • 21. 锡(Sn)是很早便被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见图。完成下列填空:

    1. (1) 锡为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有一种锡的单质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则该单质内存在的化学键是

      SnCl4

      SnBr4

      SnI4

      熔点/℃

      -33

      31

      144.5

      沸点/℃

      114.1

      202

      364

    2. (2) 解释下表中卤化锡的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3. (3) SnO2能与NaOH反应生成钠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锡溶于盐酸得到溶液A,向A中通入氯气,氯气被还原。写出在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马口铁是在铁表面镀一层锡。一个马口铁罐装的桔子罐头发生了“涨罐”和马口铁罐穿孔的现象。经检测罐头内食物没有腐败,则罐头内导致“涨罐”的气体可能是,说明理由
  • 22. 有科研工作者研究利用H2S废气制取H2 , 反应原理2H2S(g)  2H2(g)+S2(g)。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H2S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控制不同温度进行此反应。实验过程中测得H2S的转化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H2S的转化率,完成下列填空:

    1. (1)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可以根据容器内气体密度是否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吗?说明理由
    2. (2) 下列关于正反应方向反应热效应的推断合理的是(选填字母)。

       a. 根据曲线a可知为吸热反应            

      b. 根据曲线a可知为放热反应

      c. 根据曲线b可知为吸热反应            

      d. 根据曲线b可知为放热反应

    3. (3) 985℃时,反应经过5s达到平衡状态,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5s内反应速率v(H2)= mol·L-1·s-1
    4. (4) 随着温度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逐渐靠近,原因是
    5. (5) H2S尾气可用硫酸铜溶液吸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分析该反应用弱酸(氢硫酸)制得强酸(硫酸)的原因
三、推断题
  • 23. 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应该具有亲水性。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是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 (1) 写出结构简式:E;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 (2) 反应①的有机反应类型
    3. (3) 反应②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4. (4)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 (5)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也可制作隐形眼镜(结构简式见图),用HEMA制作的隐形眼镜比PMMA制作的亲水性好,原因是

    6. (6) 佩戴隐形眼镜最好常滴“人工眼泪”以滋润眼球。有一种“人工眼泪”成分是聚乙烯醇 。已知乙烯醇(CH2=CHOH)不稳定,写出以乙炔为原料(其他无机原料任选)制取聚乙烯醇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四、实验题
  • 24. 食盐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也时常见到食盐的身影。某小组同学用食盐水进行了以下两个化学实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 (1) 试管内液面出现的白色固体是
    2. (2) 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3. (3) 证明生成的卤代烃中含氯元素的方法:取试管中的油状液滴,用水充分洗涤,加碱促进水解,用HNO3和AgNO3溶液检验。用水洗涤的目的是
  • 25. 某同学采用如下装置对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的条件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条件控制

    测定结果

    电极材料

    溶液浓度

    温度/℃

    *电解电压/V

    气体VV

    阴极

    阳极

    I

    C

    C

    1mol/L

    25

    8

    >1:1

    II

    饱和

    25

    5

    ≈1:1

    III

    饱和

    50

    4

    ≈1:1

    IV

    Fe

    C

    饱和

    50

    3.5

    ≈1:1

    电解电压:开始发生电解反应时的电压

    1. (1) 对比实验I和II的阴、阳极气体体积比,推测实验I阳极可能有其他气体生成,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
    2. (2) 解释实验IV更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原因
    3. (3) 以上实验探究了影响电解食盐水反应的哪些因素?
    4. (4) 根据以上探究,提出一条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反应条件控制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