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3 浏览次数:805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 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 .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 . 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 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 . =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C .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D . 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g 46%的乙醇溶液所含氢原子数为1.2NA B . 0.5 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1.5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A D . S2和S8的混合物共38.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为1.4NA
  • 4. (2016高二上·宜昌期末) 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常见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
    A . Na、Ba、Mg、Al B . Na、K,Zn、Fe C . Zn、Fe、Cu、Ag D . Mg、Al、Zn、Fe
  • 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 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 Cl的结构示意图: D . 乙酸的最简式:CH2O
  • 6. 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 .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H2O+ O2△H<0
  • 7. 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氢化物热稳定性:H2S>HCl B . 酸性:H2SO4>H3PO4 C . 碱性:NaOH>Mg(OH)2 D . 离子半径:O2>Na+
  • 8.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lO做还原剂 B . 制备1molK2FeO4时转移3mol 电子 C . 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 D . Fe(OH)3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HCl的电子式: B . 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 .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D . 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 10.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聚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 . 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 . 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 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醇
  •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稀的Na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在某溶液中加KSCN

    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有Fe3+ , 无Fe2+

    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CO2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图1证明酸性:CH3COOH>H2CO3>苯酚 B . 图2用排水法收集NO C . 图3萃取碘水中I2 , 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 . 图4验证乙烯的生成
  • 13. 如图1是某同学做完Zn﹣Cu原电池实验后所做的读书卡片记录,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A为强酸 B . 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 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 . pH=7时,c(Na+)=c(A)+c(HA)
二、<b >非选择题</b>
  • 15. 已知:

    药品名称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丁醇

    ﹣89.5

    117.7

    0.8098

    微溶于水、溶于浓硫酸

    1﹣溴丁烷

    ﹣112.4

    101.6

    1.2760

    不溶于水和浓硫酸

    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一)制备1﹣溴丁烷粗产品:在下图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NaBr,10mL正丁醇,2粒沸石,分批加入1:1的硫酸溶液,摇匀,加热30min.化学方程式:NaBr+H2SO4+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Br+NaHSO4+H2O

    1. (1) 图1反应装置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配制体积比为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 (2) 冷凝管的进水方向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3. (3) 图2装置中,能代替上图中最后收集装置的是(填序号).
    4. (4) 若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有机层中会呈现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选填编号).

      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5. (5) (二)制备精品:将得到的粗1﹣溴丁烷依次用浓硫酸、水、10% 碳酸钠、水洗涤后加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然后再将1﹣溴丁烷按图3装置蒸馏.

        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

    6. (6) 实验制得的1﹣溴丁烷的质量为10.895g,则正丁醇的产率为
  • 16.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4.9、9.7和12.4.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2. (2) 实验室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3. (3) “浸渣”中的物质是(化学式);
    4. (4) “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
    5. (5) “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填名称);
    6. (6) 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备单质硼,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 17. 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RCHO+CH3COOR′ RCH=CHCOOR′请回答:

    1. (1) 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C→D的反应类型为
    2. (2) B+D→F的化学方程式
    3. (3) E的结构简式
    4. (4) 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发生水解反应 B . 能发生银镜反应 C . 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D . 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5. (5) 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四个的结构简式是: CH2CH2OOCH、 COOCH2CH3 CH2COOCH3 OOCCH2CH3

      请写出另外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8.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1) 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如图1依次为
    2. (2) 按如图2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稳定后,关闭旋塞1.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3. (3) 写出NH4Cl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25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调控温度)

      ①实验目的:探究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1

      250

       X

      2

      250

      ③按实验序号1所拟数据进行实验,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X,则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只列出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