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保山市2018-2019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检测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21 浏览次数:26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笔羊毫真伪 B .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纤维素和大量低聚糖 C .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 D . 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 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100℃,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个数为10-13NA B . 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CO2和N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L C . 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3NA D . 100g46%乙醇溶液中所含O-H数目为7NA
  • 3. 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 CH=CH-CHO),杏仁含苯甲醛( CH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肉桂醛,苯甲醛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聚合反应 B . 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 C . 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D . 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 4.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之和相等,A和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的质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A,B,C,D能形成的含氧酸中,D的含氧酸酸性最强 B . 简单离子半径;B>C>D C . 四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 D . 在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5. 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结论都符合题意,且二者之间有因果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为锂电池的负极 B . 充电时,若阳极放出1molO2 , 则有4mole回到电源正极 C . 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对应充电电极上的反应为Li++e=Li D . 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 7. 25℃时,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将amol·L-1CH3COOH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为7,则a与b的关系:a>b B . 浓度相同的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的c(NH4+):①>③>② C . 将相同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NH4+)>c(Cl)>c(H+)>c(OH) D . 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 NaHCO3;d.NaOH。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a<c
二、实验题
  • 8. 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为-105℃,沸点为79℃,140℃以上时易分解。并且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Cl+S+SO2
    1. (1) 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2. (2) 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 , 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硫黄(S)、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3)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 , 回收剩余的SOCl2并利用装置F验证生成物中的某种气体(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用原理解释SOCl2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②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

      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正确的实验顺序为(填序号)。

      a.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  b.称得固体为n克c.干燥       d.称取蒸干后的固体m克溶于水   e.过滤            f.洗涤

    4. (4) 乙同学认为SOCl2还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2的脱水剂,但丙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最后的产品不纯。

      ①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两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判断副反应的可能性:

      i.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人足量SOCl2 , 振荡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

      ii.往上述试管中加水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两支试管,进行实验验证,完成表格内容。

      (供选试剂:AgNO3溶液、稀盐酸、稀HNO3、酸性KMnO4溶液、BaCl2溶液、K3[Fe(CN)6]溶液、溴水)

      方案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往一支试管中滴加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发生了上述副反应

      方案二

      往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则没有发生上述副反应

三、工业流程
  • 9. 重铬酸钠在制革工业、印刷工业、电镀工业等有重要用途,制备重铬酸钠(Na2Cr2O7)的方案1的流程图如图,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 , 还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

    除此外工厂还有相关改进工艺,制备重铬酸钠(Na2Cr2O7)的方案2如图,采用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的装置(电极为石墨),通过电解提高阳极区溶液的酸性,实现Na2CrO4转化为Na2Cr2O7

    1. (1) 在方案2中请指明哪端是阴极?(填“左”或“右”)。写出阳极的电极方程式:
    2. (2) 方案1中煅烧前应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其目的是。灼烧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操作方法,如在实验室中将铬铁矿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灼烧,下列各实验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序号)。

      a.陶瓷坩埚  

      b.铁坩埚  

      c.三脚架   

      d.泥三角

      转窑中发生的主要反应除了下面的两个反应外,还有其他反应。

      ①Na2CO3+Al2O3 2NaAlO2+CO2↑;

      FeO·Cr2O3+Na2CO3+O2 Na2CrO4+Fe2O3+

      请配平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请写出其他主要反应方程式:

    3. (3) 固体Y的化学式为
    4. (4) 向母液中加入浓硫酸,把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钠,经两次蒸发,主要是除去(填化学式),冷却至30-40℃得到产品晶体。洗涤该晶体的溶剂最好是(填序号)。

      a.蒸馏水    b无水乙醇    c.75%乙醇溶液

    5. (5) 为了测定实验制得的产品中Na2Cr2O7 , 的含量,称取样品0.140g置于锥形瓶中,加50mL水;再加入2gKI(过量)及稍过量的稀硫酸溶液,摇匀,暗处放置10min;然后加入150mL蒸馏水并加入3mL0.5%淀粉溶液;用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30.00mL。(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Cr2O72+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2O62)

      ①终点实验现象是

      ②该产品中Na2Cr2O7的纯度为。(以质量分数表示)

      ③若滴定管在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测得样品的纯度将(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四、综合题
  • 10.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工业上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H=-58kJ/mol;

    ③CO2(g)+H2(g) CO(g)+H2O(g)   △H=+41k J/ mol。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x

      则x=

    2. (2) 合成气组成n(H2)/n(CO+ 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图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其判断理由是

    3. (3) 若将1mol CO2和2molH2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1K(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甲醇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v(H2)=3v(CH3OH)   

      d.2个C=0断裂的同时有6个H-H断裂

      ③若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2的转化率为90%,则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充入He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 11. 碳是形成单质和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C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2. (2) 碳元素是组成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元素。1828年,化学家维勒首次用加热的方法将无机物氰酸铵[NH4(OCN)]转化为有机物尿素,开启了人造有机物的大门。氰酸铵中阳离子的立体构型是。有机物M(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 )

      ①沸点:MN(填“大于”或“小于”)。

      ②M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不同杂化类型的碳原子数之比为

    3. (3) 碳的有机物常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配体,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Ca2+形成的配离子如图所示。该配离子的配位数是,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4. (4) 石墨晶体由层状石墨“分子”按ABAB方式堆积而成,如图所示,图中用实线标出了石墨的一个六方晶胞。

      ①石墨中C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所有p轨道相互平行且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而导电。六方氮化硼(BN)与石墨晶体结构类似,硼原子和氮原子交替相连,而六方BN却无法导电,其原因是

      ②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石墨一种晶胞结构和部分晶胞参数如图。

      a.原子坐标参数描述的是晶胞内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石墨晶胞中碳原子A、B的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1 ,),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B.晶胞参数用以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石墨晶胞底边长为acm,层间距为d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石墨的密度为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 12. 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可用于合成各种橡胶和医药中间体。利用石油裂解气合成CR橡胶和医药中间体K的路线如图:

    已知:I.氯代烃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

    Ⅱ.

    1. (1) A的顺式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D的系统名称是
    2. (2) 反应②的条件是,依次写出①和③的反应类型:
    3. (3) 写出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G还能与其他醇类发生反应,写出G与乙二醇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写出比G多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 (6) 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