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19-04-11 浏览次数:4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   )
    A . 等于0° B . 小于45° C . 等于45° D . 大于45°
  • 2. 一转眼,我们来到了初二年级,和我们的初中老师已经非常熟悉了。即使没有看见人,听见声音我们就能够判断出是哪个老师在说话,这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 3. 小红站在商场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小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小红 B . 小红站着的扶梯 C . 商场的地面 D .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顾客
  • 4.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白雾茫茫 B . 雾凇的形成 C . 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 柜子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 5. 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 . 把纸撕成碎片 B . 把铁丝烧红 C . 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 D . 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 6. 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 9t B . 9kg C . 9g D . 9mg
  • 7. 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
    A . 100℃ B . 60℃ C . 40℃ D . 80℃
  • 8. 如图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画面,拍摄的是合那高速公路的美景。飞机在航拍时,如果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 小于60mm B . 等于60mm C . 略大于60mm D . 大于120mm
  • 9. 暑假小明去北海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在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 . 白塔倒影 B . 游动的鱼 C . 水中白云 D . 绿树倒影
  • 10.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 放大镜成像 B . 小孔成像 C . 平面镜成像 D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
  • 11.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上课时为了防止教室外面的声音干扰,关上门窗,这是在减弱噪声.
  • 12. 秋季,树叶掉落可以(选填“加快”或“减慢”)树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树木过冬。风吹过时,地上的落叶会发出“晔哗”的声音,这声音是由落叶的产生的.
  • 13. 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光的,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印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透过玻璃砖看到的是字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 14.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的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配戴由(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 15. 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水结冰时要放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一定质量的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如图所示,甲物体的速度是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三、计算题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2.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 (2)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
  • 23.                
    1. (1)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 (2) 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 24. 如图所示,是某个小组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在第2min海波是态。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 .

  • 25.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 (1) 本实验应选用(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进行探究。移动蜡烛B来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 (2)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选填“仍重合”或“不再重合”)
  • 26. 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

    1. (1) 图乙中有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A”,“B”或“C”);
    2. (2) 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可以读出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 27. 在“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稳定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2. (2) 把蜡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蜡块的质量是g。
    3. (3) 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岀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 将蜡块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 从而求出该蜡块的密度 这种测量蜡块密度的方法(选填“正确”或“错误”).
  • 28. 小明和同学们要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1) 他们选取了两个口径相同、厚薄不同的凸透镜A和B,并用图甲中所示的方法测出凸透镜A的焦距为cm.
    2. (2) 他们先用凸透镜A进行探究。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中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 (3) 之后,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4. (4) 接着,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用凸透镜B替换了凸透镜A,仍放在60cm刻度线处,他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A的焦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