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5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新时间:2019-03-14 浏览次数:4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崇明模拟) 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

    A . 首相(军事) B . 内阁(行政) C . 总统(外交) D . 总统(行政)
  • 2. (2019·崇明模拟) 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取得民族统一是通过(  )
    A . 王朝战争 B . 工业革命 C . 民族革命 D . 海外扩张
  • 3. (2018高一上·沭阳期中)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 .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B . 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 C . 首相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 .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4.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    )

    A .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 .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C .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 .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 5. (2018高一下·杭州期末) 18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一个制定新宪法的运动勃然兴起,但直到1786年,南方种植园和小州的政客们都对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怀有戒心,对这个运动持观望态度……1787年是《联邦宪法》一定程度上打消这些“戒心”。《联邦宪法》的以下内容,有助于打消这些人“戒心”的是(    )

    ①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②保留奴隶制,将黑人以3/5计入人口总数

    ③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④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6. (2018·浙江模拟) 有学者评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议会杀了一个君主,逐去了一个君主,又迎进了一个君主。”这里提到的后两位“君主”分别是(  )
    A . 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 B . 查理二世、克伦威尔 C . 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D . 查理二世、威廉三世
  • 7.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据此可知美国(    )
    A .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 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 . 联邦法院权力至上 D . 总统权力受联邦法院制约
  • 8.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1877年3月10日,俾斯麦在国会发表演讲说:“我确信,我迄今被允许发挥的主要影响,并不是依赖帝权,而是依赖普鲁士王权,……如果你们把我的普鲁士根子割掉了,让我只当帝国大臣,那么,我相信我就不会比任何人更有影响。”由此看出(    )
    A . 德意志帝国皇帝没有实际权力 B . 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C . 德意志帝国宰相是由皇帝任命 D . 德意志各邦保留一定的自治权
  • 9. (2018高二下·海安期中)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产物,下列图示中,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的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它在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权利法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在克伦威尔主持下制定的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 B . 其目的是限制王权 C . 规定了国王无权废止法律等内容 D . 它与《王位继承法》等法令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 11.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国王,同时又拥立威廉妻子玛丽(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史称“光荣革命”。之所以称之为“光荣”,是因为这场革命(  )
    A . 保持原来的政治体制不变 B . 迎来了外国首领为国王 C . 具有不流血的突出特征 D . 国家中既有国王又有女王
  • 12.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确立的政体是(  )
    A . 共和政体 B . 民主共和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君主专制
  • 13.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美国有学者比较隐晦地评价说,“美国总统几乎主导着美国对外事务的大政方针,而国会被 看作实现美国国内多元化民主价值的政治平台”。该学者认为美国(  )
    A . 政治上的权力失衡 B . 权力机构间的矛盾激化 C . 总统权力高于国会 D . 行政效率方面大打折扣
  • 14.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代议制是公民选出代表行使权力,这些代表有较高的智力、较强的专业技能、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公共事务上的意见和判断更有分量和前瞻性,这样也符合水平较低的人的利益。这说明代议制强调(  )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推崇少数精英的作用 C . 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D . 代表具有全能型特点
  • 15.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华盛顿在《告别辞》中说道:“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  )
    A . 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B . 完善美国的总统制 C . 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 D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16.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人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属于“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德国
  • 17.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 . 分权制衡,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 . 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D . 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 18.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既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下列能体现出当时美国对英国传统继承的是(  )
    A .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 . 国家元首权力很大 C . 行政机构向议会负责 D .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 19.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型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臣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  )
    A . 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 . 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C . 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D . 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 20.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未能就政府长期预算案达成妥协,联邦政府暂时停摆。材料旨在表明美国(  )
    A . 维护人民主权原则 B . 两党之间的阶级对立 C . 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 D . 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
  • 21.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资本主义直接民主政治 B . 法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C . 法国总统和德国宰相都是由议会选举产生 D . 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色彩
  • 22.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此时(《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的身份接受国王领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此时英国(  )
    A . 国王仍然拥有绝对权力 B . 国王“统而不治” C . 国王拥有部分行政大权 D . 国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 23.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但是1935年5月该法被裁决为违宪,有权做出此裁决的应是(  )
    A . 总统 B . 最高法院 C . 国会 D . 选民
  • 24.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1876年,虽然法国与美国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

    A . 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 . 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 . 带有明显的政治妥协特征 D . 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 25.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1945年法国光复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宪法制定时,并未纠缠于共和制等基本问题,而是对共和国总统的权力作了严格的限制。材料意在说明(  )
    A . 法国民众普遍接受共和思想 B .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 C . 代议制民主下不会出现专权 D . 法国共和制宪法在不断修改
  • 26.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 .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 27.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 . 共和制和议会制 B .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 君主制和议会制
  • 28.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说:“一想到德意志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19世纪中期,德意志摆脱这种“可怜”境地主要是通过(    )
    A . 王朝战争 B . 资产阶级改革 C . 宗教改革 D . 独立战争
  • 29.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光荣革命时,英国海军曾站在詹姆士二世一方阻止威廉和玛丽来英国登位。威廉去信劝说他们应忠于不列颠王国而不是国王。威廉夫妇继位后,英国海军又宣誓效忠威廉。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 . 君权神授思想被质疑 B . 忠君观念根深蒂固 C . 主权在民说得到认可 D . 海军左右英国政局
  • 30. (2017高一上·蔡甸月考)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 . 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B . 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C . 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D .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材料三: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 (1) 材料一源于英国哪一法律文献?该法律颁布于何时?对英国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议会有哪些自由?
    3. (3) 材料三源于美国哪一法律文献?说明该宪法体现了什么样的理论原则?
  • 32. (2017高三·南通月考)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 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 25 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 (1) 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 (2) 据材料二,为什么说 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 (3) 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 33.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近代史的相关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65

    珍妮纺纱机

    1687

    牛顿发表了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588-1679

    1632-1704

    霍布斯

    洛克

    1840

    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

    1688

    光荣革命

    1851

    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1689

    议会通过了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

    1763

    英国取得“七年战争”胜利

    1863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 (1) 写出上表①②的历史文件名称。结合所学简要叙述英国 “光荣革命”的过程。
    2. (2) 根据材料二“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结合材料一及所学,解释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 34. (2018高一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2. (2)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
    4. (4)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
  • 35. 对历史进行合理阐释是重要的历史学习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编撰《法国革命记》呈递光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描绘是:“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变革频仍......普大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

    ——摘自宋严萍《19、20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1. (1) 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一所蕴含的法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康有为与田桐审视法国大革命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3. (3) 综合材料一、二,我们可以用什么史观来建构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谈谈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