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9-03-09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如图所示,刻度尺上的物体长度应记录为(  )

    A . 2cm B . 2.3cm C . 2.35cm D . 2.356cm
  • 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3.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4.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 “龟兔赛跑”故事(如下图所示):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B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C .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 . 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 5.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 10cm/s B . 9cm/s C . 8cm/s D . 7 cm/s
  • 6.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 .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 .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 .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 7.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 .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 . 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 . 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 8. (2017八上·广饶期中)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真空罩中的闹钟 D . 超声波清洗机
  • 9. 根据课本介绍,分析下面有关声现象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⑴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

    ⑵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⑶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

    ⑷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⑸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是100Hz

    ⑹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70dB

    A . ⑴⑵⑹ B . ⑵⑶⑸ C . ⑶⑷⑸ D . ⑵⑷⑹
  • 10.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 11.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冰融化——熔化(吸热) B . 雾形成——液化(放热) C . 露产生——液化(放热) D . 水结冰——凝华(吸热)
  • 12. 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B . 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D . 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13. (2015八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 .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 .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 . 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 14. (2017八上·睢宁月考)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 B . C . D .
  • 15. 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放热 B . 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 .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升华、吸热 D .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凝华、放热
二、<b >填空题</b>
  • 16. 光谷有轨电车T1、T2示范线分别成功实现分段试跑,两条线路预计今年12月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届时可有效缓解光谷广场和关山大道等地段的拥堵。其中T1线全长15.8公里,起于光谷步行街,止于光谷大道芯中心站,共设车站23座。
    1. (1) 行驶的电车相对于司机是的,相对于前方的轨道是的(均填“运动”或“静止”)。
    2. (2) 若T1电车全程需15min,则其平均速度为km/h= m/s(保留1位小数)。
  • 17. 如图甲,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通过传入人耳的,上下推拉“活塞”,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改变。下图乙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人们确认鸣笛声是根据笛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识别。

三、<b >实验探究题</b>
  • 18. 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 (1) 这个现象说明,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同时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2. (2) 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3. (3) 如下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 19.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的音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
    1. (1) 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一、二、三,请你大胆填写猜想四。

      猜想一:琴弦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四:琴弦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有关

    2. (2)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采用法进行实验。

      a.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b.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c.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20. 如图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所用的装置应该(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如下左图所示,将试管放在烧杯中隔水加热,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浴”法,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并且温度变化比较,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 (2) 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填“物质A”或“物质B”)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像海波这类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2分钟时,海波的状态是(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 21.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

    1. (1) 图甲中,在硬纸板上除了插温度计的小孔外,纸板上还开了一个小孔,此小孔的作用是让烧杯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 (2) 图乙中,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选填“a”或“b”)图;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处破裂,气泡内是(选填“空气”、“小水滴”或“水蒸气”),若把烧杯口的硬纸板取走,水沸腾时会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小组发现:水沸腾时加大火力,温度仍然保持不变,此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丙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 (3) 实验过程中发现,从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3条合理建议:。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烧杯底和石棉网有余热,其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从烧杯底和石棉网吸热。
四、<b >计算题</b>
五、<b >综合题</b>
  • 23.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1. (1)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 (2) 在长为85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