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3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28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湖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 B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C .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光的直线传播 D . 椭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变大”——光的反射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 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 3.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 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煤油 B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 .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 4.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

    A . 小于焦距 B . 等于2倍焦距 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 . 大于2倍焦距
  • 5.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 . 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C . 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 D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
  • 6. 放在温水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液化 C . 汽化 D . 熔化
  • 7.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5min D . 第3min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 8. 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 . 眼镜上的“雾气”是小水珠 B . 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 . “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 . “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9. 日光灯长期使用后,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钨丝会变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黑斑是钨丝熔化形成的 B . 钨丝变细是钨丝升华形成的 C . 这些黑斑是钨丝升华形成的 D . 钨丝变细是钨丝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 20. 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并标出它的焦点.

四、实验题
  • 21. 如图,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 (1) 汽化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2. (2) 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选填“热水”或“冰块”)。
    3. (3) 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这说明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图中的物距u=cm.
    2. (2) 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并保持不动,需将光屏的从现在的位置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到一定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 (3)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偏离光屏中心。
    4. (4) 用这套装置模拟人眼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再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给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23. 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1)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2.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 (3) 图(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五、简答题
六、综合题
  • 25. 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 (1) 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 (2) 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七、计算题
  • 26. 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 (1) 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 (2) 当它指示气温是1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