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17-03-31 浏览次数:4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 .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浓度单位决定 C .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D . 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2.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3. 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B . 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C .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D . 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 4.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5.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B . 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 C . 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 D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 6. 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 , 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 HX B . H2X C . XH3 D . XH4
  •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 D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废电池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 B . 所有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 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 D . 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9.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   )
    A . 甲烷的比例模型: B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N D .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 10.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g)△H=a kJ•mol1

    H2(g)+ O2(g)═H2O(l)△H=b kJ•mol1

    2H2(g)+O2(g)═2H2O(l)△H=c 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 a、b和c均为正值 C . a=b D . 2b=c
  • 11.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下列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 NaCl B . MgCl2 C . Na2O D . NaOH
  • 12.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D)=0.40 mol•L﹣1•s﹣1 B . V (C)=0.50 mol•L﹣1•s﹣1 C . V(B)=1.2 mol•L﹣1•min﹣1 D . V(A)=0.30 mol•L﹣1•s﹣1
  • 13. 少量铁片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KNO3溶液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入少量铁粉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0.1mol/L盐酸.

    A . ①⑥⑦ B . ③⑤⑧ C . ③⑦⑧ D . ③④⑥⑦⑧
  • 14. (2017高一下·洛阳期中)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42向Zn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产生5.6L气体

    ⑤电流的流向是:Cu→Zn

    ⑥负极反应式:Cu﹣2e═Cu2+ , 发生氧化反应.

    A . ②④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④⑥ D . ③④⑤⑥
  • 15. (2017高二上·芗城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由1mol CO(g)和3mol CH4(g)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恢复至室温释放的热量为(   )

    A . 2912kJ B . 2953kJ C . 3236kJ D . 3867kJ
  • 16. 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 锂电池 B . 锌锰电池 C . 氢氧燃料电池 D . 镍镉电池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元素X含氧酸的酸性强于元素Y的含氧酸的酸性,则X的得电子能力强于元素Y C . 质量数相同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 D . 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Fe2+ 、Cl、Na+能够大量共存
  • 18.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的非金属性:N<O<F B . 酸性:HClO4>H2SO4>H3PO4 C . 热稳定性:HF>HCl>H2S D . 原子半径:Al>Mg>Na
  • 19. 干电池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Zn+2NH4+═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 Zn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常见锌锰干电池为二次电池 D .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NH4++2e═2NH3↑+H2
  • 20.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一次增大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  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A<B<C<D<E B . 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 . 金属性:D>C D . D单质能够溶解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二、<b >非选择题</b>
  • 2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1. (1) 用数字标注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半径最大的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2. (2)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⑦单质在⑤单质中燃烧生成物的电子式
    3. (3) 工业制取单质⑦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单质⑨的化学方程式,单质⑧与单质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离子方程式:
  • 22.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Cl3=2FeCl2+CuCl2 , 完成下列填空题

    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解质溶液

  • 23.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钢铁腐蚀主要是腐蚀,负极反应式其中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 24.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如图所示.

    1. (1) 曲线 (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2) 若降低温度,则v(正),v(逆).(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3. (3) 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mol/(L•s),乙中v(N2O4)=6mol/(L•min),则中反应更快.
    4. (4) 在0到3min中内N2O4的反应速率为
    5. (5) 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v(NO2)=2v(N2O4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的Y的同时生成2n mol的X

      F.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的Y的同时消耗2n mol的X.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