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卷(人教...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更新时间:2018-12-10 浏览次数:3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八上·江门期中) 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
    A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B . 茶杯的高度是10 C .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D .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 2. (2018八上·深圳期中)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 3. (2018八上·深圳期中) 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
    A . 17.86cm B . 17.87cm C . 18.85cm D . 18.865cm
  • 4. (2018八上·江门期中)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他是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 5.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游玩,途中,从路边突然蹿出一只小猫,他爸爸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一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一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一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 . 在8:20一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 6. (2018八上·深圳期中)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7. (2018八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7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 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 B . 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C . 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 D . 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 8. (2018八上·深圳期中)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 . 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 .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 9. (2018八上·深圳期中) 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房间,玻璃窗上都会 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 .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 . 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 D . 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
  • 10. (2018八上·深圳期中)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设得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

    A . 酒精温度计 B . 水银温度计 C . 寒暑表 D . 以上三种都可以
  • 11. (2018八上·龙岗月考) 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

                          

    A . E曲线  B . D曲线 C . C曲线         D . B曲线
  • 12. (2018八上·南京期中) 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 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A . 酒精 B . 煤油 C . D . 液态氨
  • 13. (2018八上·北京期中) 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8·泰州)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 . 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 C . 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 . 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 15.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要使反射光线照射到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B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C .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减小入射角 D .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增大入射角
  • 16.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7.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 . 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 . 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 18. (2018八上·茂名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屏幕上的手影 B . 水中筷子看上去弯折了 C . 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 图片被放大镜放大了
  • 19. (2018·泰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 只有①和③ B . 只有②和④ C . 只有②和③ D . 只有①和④
  • 20. 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 . 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 . 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 21. 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下列情况中会出现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

    A . 游码没放在零刻度线,就调节横梁平衡测量物体的质量; B . 使用已被磨损的砝码; C . 按游码右端所对的刻度读数; D . 横梁没有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就进行测量。
  • 22. (2018·福建) 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 . 0.006m3 B . 0.06m3 C . 0.6m3 D . 6m3
  • 23. (2018·滨州)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 .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 24. 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2.7×103 kg/m3 , ρ=8.9×103 kg/m3)(   )
    A .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C . 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 . 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 25. (2018·桐梓模拟)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 .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D .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 26. (2018八下·海安期中) 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 , 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 ρ0 B . ρ0 C . ρ0 D . ρ0
二、作图题
三、实验探究题
  • 29. (2018八上·防城港期中)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填“小”或“大”)目的是:
    3. (3)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 (4) 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是 s,平均速度VBC = cm/s.
  • 30. 小花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花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她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零件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小金属零件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小金属零件的质量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

    1. (1) 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 (2) 小花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了实验,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  , 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    
    3. (3) 若该零件磨损了,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 3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
    1. (1) 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2. (2) 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
  • 32. (2018八上·蚌埠期末)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 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1.2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 (1) 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 (2) 若人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 m)
    3. (3) 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