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12-05 浏览次数:4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飞机在天空飞行时,偶有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 . 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C . 机翼被撞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小鸟撞飞机的力和飞机撞小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2. 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 . 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 C . 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D .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 3. 如图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为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 F变大,p变小 B . F不变,p不变    C . F不变,p变大 D . F不变,p变小
  • 4. 如图,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的图象,若液体甲的密度为ρ , 液体乙的密度为ρ , 则ρ , ρ的关系是(   )

    A . ρ B . ρ>ρ C . ρ<ρ D . 无法判断
  • 5. 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小球沉入容器底部,从溢水杯中溢出8g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小球漂浮在水面,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 . 大于8g B . 小于8g C . 等于8g D . 无法判断
  • 6. 中考体育测试跳绳项目中,某同学在1 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5 cm。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为(   )
    A . 1 000 W B . 100 W C . 10 W D . 1W
  • 7. 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 弓开如满月 B . 箭去似流星 C . 云来云又往 D . 蜻蜓立杆头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把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放在装有水的大水槽中,甲漂浮,乙悬浮,丙沉在容器底部并且对底部有压力。则)(   )

    A . 它们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F=F B . 它们受到的重力关系是G<G<G C . 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ρ<ρ D . 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ρ
  • 9.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2ρB ,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和S , 且S=2S .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 B .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 .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的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D .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10.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 . 玩具小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 .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 . 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三、填空题
  • 11. 下列物体:①挂在屋顶上的电灯;②被拉开的弹簧门;③空中飞行的小鸟;④在地面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⑤正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⑥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中只具有动能的是,只具有势能的是,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机械能及其转化.

  • 12. 重力的方向是的,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 13.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板时,自行车仍能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如果所受力都消失了,自行车将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14. 小明沿水平方向用10N的力,拉着水平面上重5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如果拉力增大到15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物体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15. 如图,跳水运动员在入水过程中,身体所受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跳水池深5m,则水池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

  • 16. 小明擦窗户时,一阵风沿窗外吹过,窗帘向飘去,这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 17. 一个小球受到的重力4N,体积为5×10﹣4m3 , 当小球在水中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放开手后,小球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
  • 18. 拦河大坝能提高上游水位,增加水的能,使水下落时获得更多的能,水坝下部总比上部建造的宽一些,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增加而增大。
  • 19. 小明用筷子代替瓶起子起瓶盖是为了省,夹菜时是为了省
  • 20. 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FF、机械效率ŋŋ(“<”、“=”、“>”)。

四、作图题
五、简答题
  • 23. 小明每天晚上有用吸管喝酸奶的习惯,请回答:
    1. (1) 吸管往往一端是尖尖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 (2) 解释用吸管能够喝到酸奶的现象。
六、计算题
  • 24. 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丹东市内在沿江路上设置了许多个共享单车租借站点。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沿江路东向西匀速直线行驶了1500m,所用时间为5min。求:
    1. (1) 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 , 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 (2) 若自行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小明骑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 25.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一个重4.5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的摩擦力为0.675N,斜面长1.2m,高0.3m。求:

    1. (1)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2. (2)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多少
    3. (3)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七、实验题
  • 26.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 (1) 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选填“A、B、C、D”)
    2. (2) 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不变,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
    3. (3) 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
    4. (4) 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 (5) 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7.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为1cm,不考虑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 (1) 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么做的目的是便于
    2. (2)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B点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边同时都多挂上一个钩码,则杠杆的(填“左”或“右”)端下沉。
    3. (3) 该同学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动,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需要施加的拉力是3N,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4. (4) 综合分析后,你能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28.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做出了如下猜想。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二、三次实验的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的物重有关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重有关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有关

    实验数记录表格

    1. (1) 第三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
    2. (2)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测力计。
    3. (3) 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以证明猜想(只选填字母)是正确的。
    4. (4) 比较第次实验可以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填“增大”或“减小”)。
    5. (5) 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提出两点合理见议:

      见议一:

      见议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