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一)古诗、词曲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10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古诗文鉴赏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残春旅舍

    [唐]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 , 拂执朝簪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 (1)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2. (2)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1)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 (2) 古入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 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 (1)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 (2)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刺史,留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 (1)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2. (2) 两诗中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当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 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 , 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睛。

    【注】 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 (1) 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 (2)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 6.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调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1. (1)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2. (2)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宋]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静。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岭。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 (1)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2. (2)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 (1)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 . “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 .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 . “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 (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 .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 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 .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 .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 (3) ①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