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17-03-07 浏览次数:3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对以下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八年物理教材的质量大约是10g B . 此时教室内空气的温度约是﹣30℃ C .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cm D . 我们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约80km/h
  • 2. 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 .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 .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 .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 3. (2017八上·织金期末) 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

    A . 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 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 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 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 B . 一杯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C . 玻璃杯打碎后质量不变 D . 1kg的铁和1kg的棉花质量不一样大
  • 5. 现有一个只能装2千克汽油的瓶子,如用来装水,则瓶内水的质量(   )
    A . 小于2千克 B . 大于2千克 C . 等于2千克 D . 无法判断
  • 6. (2016八上·临西期中)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 7. 北国江城初冬的早上,有时会看到“雾凇”这一奇观,是下面哪种原因造成的(   )
    A . 水蒸发成水蒸气 B . 水汽化成小气泡 C . 水先蒸发,后又液化 D . 水先汽化,再凝华
  • 8.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 .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二、<b >填空题</b>
  • 9. 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通过的大.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

  • 10.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来自视力表的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了反射.

  • 11.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 12. (2017八上·梁子湖期末)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形成的.
  • 13. 制造飞机应选用密度的材料;制造工厂机器的底座应选用密度的材料.
三、<b >计算题</b>
四、<b >简答题</b>
  • 16. 小明坐列车匀速直线经过某区域时,他一会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一会又感觉自己是运动的.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 17. 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小姐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玻璃瓶,因为下雨时,瓶内灌进雨水,待烈日出来后,可能会引起火灾.想想这是为什么?
  • 18. 现在学校会议室、电教室、教室用的投影仪,通常与电脑相连,电脑上的字或图片通过投影仪被放大,成像在屏幕上.说说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五、<b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b>
  • 19.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1. (1) 如图1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 (2) 如图2所示a、b分別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3. (3) 如图3所示,秒表的时间是 s;物体的长度是 cm.

  • 20.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 (1)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中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2. (2) 当水沸腾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 21.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 (1) 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 (2)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3. (3)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这个像是(实/虚)像.
  • 22. 要测石块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略向右偏,应向调节平衡螺母,同时移动天平位置(填“适当”或“不可”),天平平衡后,当天平右盘放20g砝码各2个,2g和1g砝码各1个,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则被测石块的质量是 g;如图2所示,用量筒称出该石块的体积是 cm3 , 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 23.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C、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D、用公式ρ=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E、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那么正确操作步骤的序号应是      
  •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2. (2) 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3. (3) 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