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51 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 ...

更新时间:2018-09-28 浏览次数:1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义乌月考)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 2. (2017·舟山)

    下列各项都能使下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  )

    A . 不断晃动瓶子 B . 用酒精灯加热 C . 用手捂瓶子 D . 在烈日下照射
  • 3. (2018·宁波) 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8·富阳模拟) 如图所示是金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 . 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 . 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 . 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5. (2017·杭州)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 .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 .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 .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 6. (2017七上·乐清期中) 在“比较水与砂石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砂石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砂石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砂石吸热能力较强 B .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 实验中,将砂石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大
  • 7. (2018九上·温州期末) 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锤子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锤子接触铁块时将温度传给铁块 C . 锤子撞击铁块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铁块的内能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 8. (2018九上·温州期末) 为了比较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量是(   )

    A . 燃烧的时间 B . 燃烧物的质量 C . 水的质量或体积 D . 水的最高温度
  • 9. (2017·海淀模拟)

    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B . 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降低 C . 瓶盖弹出时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 D . 瓶盖弹出时气体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
  • 10. (2017九上·浙江月考)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小红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记录加热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乙的吸热能力强 B .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则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 .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 D . 若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2.4×103J/(kg•℃)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40℃,则需加热较长的时间。(c>c煤油

  • 12. (2016九上·金华期中) 古代人类钻木取火,这是利用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用热水袋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 13. (2017·萧山模拟)

    如图是空气压缩引火仪,在其中装少量硝化棉,用力快速向下压活塞,会看到底部的硝化棉迅速燃烧。活塞快速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若要计算出实验者在用恒力下压活塞过程中做的功,需要测量的量是 ;老师邀请小明做这个实验,小明缓慢地下压活塞直到活塞推至底部,结果并没有看到硝化棉燃烧的现象。请分析小明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 14. (2018九上·北仑期末) 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

    1. (1) 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且水蒸发过程需要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的慢。
    2. (2) 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 15. (2018九上·北仑期末)   2017年5月18日,中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实现稳定产气,引发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近20倍,若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kg(水的温度升高 50℃,已知 c水=4.2×103J/(kg·℃),q 可燃冰=8.4×108J/kg)
  • 16. (2018·浙江模拟)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不计热量损失)。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试回答:

    1. (1) 小明同学判断“甲液体在10min~20min内温度虽不变,但内能增大”,他的判断依据是
    2. (2)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采用“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多少”,也可采用
    3. (3) 由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与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17. 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填“相同”或“不相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球,吸热最少的是球.(CCC

三、解答题
  • 18. (2018·湖州) 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 (1)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 (2)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19. (2017·浙江竞赛) 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升高到63℃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酗十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cm1(tl-t)、Q=Cm2(t-t2 ),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61.7℃。问:
    1. (1) 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2. (2) 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69.5℃。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
  • 20. (2018·浙江模拟) 氢气是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曾有人设想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作为开发氢能源的一种途径,根据这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结果,评价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 (1) 电解水9g水需要20min,装水容器两端电压为220V、通过的电流为2A。求电解这些水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 (2) 电解9g水所产生的氢气完全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已知氢气的热值为2×108J/kg。
    3. (3)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评价,用电解水的方法开发氢能源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4. (4) 研究表明:大规模制取氢气较合适的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目前正在研究中),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四、实验探究题
  • 21.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 (1) 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 (2)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 (3)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 22.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实验如下: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相同时间,如图所示.

    1. (1) 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 (2) 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加热的时间长些.

    3. (3) 此实验表明

  • 23. (2011·杭州)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 (2) 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 (3) 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 24. (2017·衢州) 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热”。那摩擦做功与生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W)和做功产生的热(Q)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1847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

    1. (1)

      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W );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

       

    2. (2) 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3. (3) 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①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h

      ②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m ,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t1

      ③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h。计算出h杯-h , 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填写操作),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⑥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t2 ,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⑦根据⑤、⑥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