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8-09-28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 , 而应加强合作,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②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一座座小岛,仿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山环水绕,山高水低的旖旎风光,令人陶醉。

    ③鲁迅先生谈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使听的人心情舒畅,如坐春风

    ④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不孚众望 , 在100米预赛中脱颖而出,并在决赛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⑤两少年骑车在江边玩耍时因失去平衡不慎落入水中,附近的群众急忙围过来帮忙,上下其手地把他们从水里拽了上来。

    ⑥在一些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就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谈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 这不仅是少了宽广的心胸,更是没了是非的判断。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艺术介入乡村,既激发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意愿,也盘活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产生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B .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C . 京张高铁是时速350公里的世界第一条有砟标准高速铁路,是国家规划实施的“八纵八横”京兰通道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科技部发布了2016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151.98亿元,比2015年增加7.63%。
  • 3. 下列拟写的应用文正文部分,语言表达最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A .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公司商谈业务拓展事宜,因我有急事,不得不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便条) B . 我因感冒发烧,需去市人民医院就诊,特向您请假一天(5月15日)。请务必批准为荷。(请假条) C . 2018年9月10日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庆典日,我们诚挚遨请诸位校友届时拨冗抽出时间莅临,共庆母校百年华诞。(邀请函) D . 请于1月20日下午五时前将本班同学为南方灾区学生写的慰问信及捐赠的衣物、文具、书籍收齐,登记造册,交到学生会生活部。(通知)
二、<b >现代文阅读</b>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从多方面探讨。

        首先,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发达虽然不一定直接带来文化繁荣,但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水平往往比较高。明清两代,江、浙地区,随着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副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镇的繁荣,以及新兴市民的壮大。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中新因素的成长,促成江、浙文化的繁荣,以及文化新气象的出现。

        然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文化发展除了受经济制约外,还有其自身规律。例如,在清代,晋商特别活跃,金融业发展迅猛,道光末年票号达11家之多,到清朝末年发展到33家,其分号遍及全国多地。但这期间山西文化的发展却相对迟缓,若与唐代的辉煌相比,已大为逊色。又如,北宋时期,关中的经济已经远不如唐代,但张载却在这里教授生徒,传播儒学,使之成为儒学的中心。

        其次,与社会稳定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南朝齐梁二代文学本来相当繁荣,分别以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为首的三个文学集团,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齐永明年间周颗发现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竟陵八友”中的沈约等人根据四声以及双声叠韵,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创制了“永明体”,进而为近体诗的建立打下基础。成书于齐代末年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系统的著作。由于萧衍、萧统、萧纲父子召聚文学之士,创作诗歌,研究学术,遂使建康成为文化中心。可是经过侯景之乱,建康沦陷,士人凋零,江左承平五十年所带来的文化繁荣局面遂亦消失。

        与此类似,还有唐朝末年中原一带的战乱对文化的破坏。首都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是文化中心。到了五代,长安的文化中心地位消失了,而四川因为相对安定,士人们相携入蜀,文化也随之发达起来,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当然,社会变革期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以及各种思想和主张的激荡,这反而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并形成若干文化的中心。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是儒家的中心,楚国是道家的中心。

        复次,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教育水平、藏书状况等有很大关系。书院较多的地区,私人讲学之风兴盛的地区,蒙学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成为文化中心,突出的例子是宋代的江西、湖南。据统计,宋代书院中建在长江流域的占74.76%。江西、湖南的书院在长江流域又是较多的,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这些地方也就成为文化中心。

        文化的发达离不开书籍,书籍印刷和图书收藏较多的地区,往往会形成文化中心。四川成都是雕版印刷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唐代大中年间已有雕版书籍和书肆。唐末成都印书铺有西川过家、龙池坊卞家等。此后,一直到五代、宋代,成都都是印刷业的中心之一,这对成都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明清两代私家藏书以江浙一带为最盛,诸如范钦天一阁、毛晋汲古阁等都在江浙,这对明清时期江浙文化的发展无疑起了巨大作用。

        最后,要提到文文化贤哲或学术大师的引领作用。山东曲阜一带,如果没有孔子就难以形成文化中心,这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袁行霈《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论思考》)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中心的形成,受制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它与当地经济是否发达未必有必然的关系。 B . 南朝齐梁时期建康之所以成为文化中心,就是因为当时皇帝、太子等为首的文学集团的推动作用。 C . 南朝江左文化繁荣局面的消逝,五代长安文化中心的没落,归根结底,都是由士人的流失导致的。 D . 成为文化中心的地区,必然呈现出书院开设多、私人讲学风行、蒙学发达、书籍印刷业兴旺等特点。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围绕着文化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原因,文章按先总起后分说的思路有条不紊展开解说。 B . 文章在阐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时,举出实例,进行了辩证分析。 C . 文化中心的形成有外在因素,也有自身规律,全文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做了详细分析。 D . 文章举例分析制约文化中心形成的因素时,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说服力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宋时期,经济水平己远不如前的关中成为儒学中心,表明文化贤哲对文化中心的形成具有引领作用。 B . 如果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那么它就可能成为文化中心;反之已有的文化中心就有可能转移。 C . 社会不稳定未必就不利于文化发展与文化中心的形成,例如“百家争鸣”时代,也可能催生文化中心。 D . 四川成都成为唐末文化中心之一,是由于当时蜀地社会相对稳定,印刷业发达,书市繁荣,教育兴盛。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德叔落选

    何百源

        人民公社化那一年,德叔18岁。从那时起他担任塘溪管理区(那时叫大队)支部书记,至今一直没有变动过。

        50多岁的德叔,寡言少语,一副饱经风霜的基层干部形象:板刷寸头上斑白的短发冲天而立,脸上几道深深的“沟壑”刻画出几分刚强、几分淳朴。不分春夏秋冬,都光脚穿一双塑料凉鞋。有一次市里一位画家下乡,以德叔为模特画了一张人物素描,题为《本色》,在省里获了个二等奖。

        只要一提德叔,管区里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好人!”好在哪里?憨厚老实的庄户人笑笑说:“崖(我)文化少,讲不出罗!”

        不过,许多事情都能说明德叔确实是个大好人。30多年来,从生产队到大队,到公社(镇)、县,不论是选哪一种先进或模范,都少不了德叔的份。那时不兴奖钱,兴发奖状。德叔每次将奖状拿回家就往墙上贴,贴满整整一面墙。

        每逢有“情况”,比如台风、汛期、地震先兆,德叔就跑到办公室值夜,睡在办公桌上,用电话当枕头,电话铃一响就抓起来,沉沉地叫一声:“喂……”

        有一年分救济粮,分到最后差一户没分上,这户人家就是德叔家……

        德叔让老婆缝了个小布袋,将公章装进去,随时挂在裤头上。有一回办公室在夜里遭到盗窃,盗贼卷走了德叔一个存折,想不到,上面只有一元的余额。

        多少年来,德叔真是“报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上有声”,甚至成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每一次改选支书,点票结果都是德叔差一票就满票当选,事后都证明是德叔没选自己。有一次按规定年限又该改选了,文书在未经选举的情况下就上报了德叔。上级党委认为这样做很不严肃,批评了文书不应该这样儿戏。文书不服气地说:“再怎么选也是德叔。”之后郑重地举行选举大会,结果还是德叔当选。

        但是近年来,德叔在塘溪人的心目中,威信有点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是与周边相邻管区相比,塘溪显然落后了许多。且不说工农业总产值之低,且不说村办企业之少,单看村民的住房,就可知塘溪人的生活水平和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不过,人们仍不忍心埋怨德叔。因为谁都知道,德叔至今仍住破瓦房,两张条凳架三块木板做床……

        最近一次支部改选,德叔竟只得一票,他落选了。

        新当选支部书记的人名叫郭清文,是一位毛遂自荐、勇于开拓进取、先富起来的年轻党员。

        点票结束后,在管理区主任主持下,举行了简单的“权力交接仪式”。德叔不无感伤地慢慢地将公章从裤头上解下来,双手递到郭清文手中,说:“可得把它保管好……”

        郭清文双手接过,说:“德叔您放心。保管这印章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要用好……”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德叔落选”为题,既概括了文中所叙的关键故事情节,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小说设计德叔将公章随时挂在裤腰带上这一细节,表明德叔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也可看出他是个恋权的人。 C . 小说写画家为德叔作画,写庄户人夸奖他,写盗贼卷走他的存折,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德叔的“好人”形象。 D . 小说写德叔在最近一次支部改选中落选,与之前他的屡次当选形成强烈反差,情节突转,引人深思。
    2. (2) 小说在刻画德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 (3) 德叔为什么会落选?他的落选给当下的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报告发现,在创业方面,方便与家人团聚(63.2%)和看好国内发展潜力(56.6%)是海归回国创业的两大主因。此外,容易获得亲戚、朋友等社会网络的支持、国内创业环境好、持有专利技术及相关领域国内市场前景好依次占比33.8%、29.4%、18.4%。

        从初始创业时间上来分析,76.4%的海归从2015年至今开始创业。课题组认为,如此高的比例与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创业者创立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和产业、通信、电子及互联网行业,占比近1/5。

        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北京(24.3%)、上海(8.1%)、成都(6.6%)、广州(5.9%)、武汉(4.4%),这5座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基本特征。

        调查显示,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首先,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等原因认同度超过1/3。其次,产业基站、配套设置和人才政策。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摘编自《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观察》,2017年9月1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海归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分布图

    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图

    (摘自《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近期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成都、武汉等特色城市吸引力渐显。

        海归创业人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科技、高能力等特质,他们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吸引海归创业人才,既说明城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直接体现着城市竞争力、美誉度、营商环境等综合实力。

        一直以来,凭借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北上广深”是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首选。加之这些城市往往在人才政策方面有突破之举,对海归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吸引人才,近期不少城市出台新政策,频放“大招”。四川成都提出,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未来5年,湖南长沙将投入百亿元,以留住大学生、吸纳创新者、引进“海归派”、培养“土专家”,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湖北武汉将率先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力争5年留住百万名大学生。

        这一轮密集出台的引才新政,主要围绕户籍、住房、收入等实现重大突破,城市求贤若渴的态度可圈可点。然而,对于创业地点选择的重大决定,户口、房子、收入等因素并不能“包治百病”。一方面,对优秀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资金补贴并不是关键因素,他们更期待的是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与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海归中80后、90后日益成为主体,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环境舒适、文化包容性等成为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

        要想吸引海归创业人才,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应该发挥自身特长,想人才所想,练好内功。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产业链。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沈阳等地区中心城市,高校集中、产业基础雄厚,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的作用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改变体制机制、出台更多政策,在消除有形的户籍门槛的同时,逐步形成有吸引力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及城市环境等,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可施展才华的空间,真正让海归人才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选自罗旭《吸引海归创业关键要找准城市定位》,2017年9月7日《光明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海归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其次是应用学科,再次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占比最低。 B . 从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看,销售、技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后勤等较多,研发、设计等较少。 C . 从材料二提供的两幅统计图表的数据来看,海归群体当前工作岗位与其海外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D . 海归在国外选择商科为主修科目占比高,表明国内金融、管理、经营、人力资源等行业人才缺口大,行业发展前景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从回国创业原因与时间,行业选择与分布,选择城市的理由等方面介绍了海归创业概况。 B . 2015年至今是大多数海归初始创业时间,这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有关。 C . 海归创业者比较青睐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这必然会促进国内技术创新和现代月艮务业发展。 D . “北上成广武”吸引了将近半数创业海归,正是因为它们具备其它城市所没有的发展软实力。 E . 材料三以成都、武汉等特色城市对海归创业人才吸引力渐显为例,提出海归创业的具体对策。
    3. (3) 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海归创业人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精识强记。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

        梁承圣初,高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称。至德二年,迁廷尉卿,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诏诰。寻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后主器其材干,任寄日重,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日一往东宫,于太子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以廷尉寺狱,事无大小,取徵议决。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自为部曲,徵善抚恤,得物情,旬月之间,众近一万。徵位望既重,兼声势熏灼,物议咸忌惮之。寻徙为中书令,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或云徵有怨言,事闻后主,后主大怒,收夺人马,将诛之,有固谏者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徵日夜勤苦,备尽心力,后主嘉焉,谓曰“事宁有以相报”。及决战于钟山南岗,敕徵守宫城西北大营,寻令督众军战事。城陷,随例入关。

        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皇家戚属,及当朝制度,宪章仪轨,户口风俗,山川土地,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蔡徵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B .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C .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D .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B . 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C . 后主,在本文指陈朝的末代君王。我们熟知的“后主”还有蜀汉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 D . 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蔡徵孝顺父母,笃守孝道。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就按成人礼节为母亲服丧;他的父亲认为蔡徵有孝子王祥的品行,替蔡徵改名。 B . 蔡徵政务娴熟,办事干练。陈后主诏令蔡徵决断廷尉寺狱大小事情;蔡徵受命招募兵士,十天到一个月之间,招募兵士将近一万人。 C . 蔡徵位高权重,险遭不测。蔡徵担任中书令时,有人说他有怨言,陈后主听闻后大怒,想杀蔡徵,幸有人极力谏浄,蔡徵才免于一死。 D . 蔡徵历官三朝,颇受器重。梁高祖征召他为主簿;陈后主让他给太子讲述古今得失和当时政务;隋文帝召他咨询,授予太常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

      ②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

四、<b >诗歌鉴赏</b>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胡邦衡赴新州贬所(其一)

    王庭珪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百辟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召贾生还。

    【注】①胡邦衡:胡铨,字邦衡,因上书反对议和,请斩秦桧,被贬新州(今广东新兴)。②清都:古代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此指皇宫。③百辟:朝中百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诗的起句化用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直叙其事,说胡铨写好奏章送达帝前。 B . 诗人用“虎豹”比喻看守皇宫的侍卫,暗示戒备森严,说明胡铨的上书凶多吉少。 C . 颔联写胡铨奏章上达朝廷后,引起百官震动,批评了朝臣的软弱无能与明哲保身。 D . 颈联实写胡铨名高北斗却身处南州瘴海的境遇,表现出作者胸中的无限郁勃之气。 E . “堕”是“坠落”,“高”是“高出”,对比鲜明,突出了胡铨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2. (2) 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b >情景默写</b>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观刈麦》中与《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2. (2) 《师说》中韩愈强调“师”的功能是“传道解惑”而非句读启蒙的句子是:“。”
六、<b >语言表达</b>
  •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同是35岁的运动者和不运动者,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岁时,彼此可相差2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减2年。专家认为,健身效果主要是②。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所以,③

  • 11.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七、<b >材料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

    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⑤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

    ⑥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鲁迅)

    中国经典名言警句意蕴深厚,启悟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句子间的关联),并合理引用,写—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