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四年级上册 /第二组 /5 古诗两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

更新时间:2018-08-29 浏览次数:26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比一比,填一填

        莫  慕    腊  蜡    浑  辉

    名其妙    名而来

    月       

    身       

  • 2.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西林壁(    )
      A . 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 . 书写,题写。 C . 古指额头。
    2. (2) 只身在此山中(    )
      A . 因由,原因。 B . 沿,顺着。 C . 边。 D . 因为。
    3. (3) 山重水复无路(    )
      A . 不信,因不信而猜度(duó)。 B .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C . 以为,怀疑。
  • 3. 在横线上写出划线字的意思。

    西林壁

    ②只身在此山中。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

    ④丰年留客足鸡

    ⑤山重水复无路。

  • 4. 课文回眸室。

    ①《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诗句写了诗人从的不同角度,在的不同位置观看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②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句

    说明了这个道理。

    ③《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诗人,全诗以一个“”字贯穿全文的主线,诗中的“”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全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 5.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1)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2. (2)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3.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二、默写
三、诗歌鉴赏
  • 8.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 (1) 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2. (2) 这首古诗是代诗人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说理的诗句是
    3. (3) 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 9. 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2. (2) 这首诗描写的是(谁)在(时候)(做什么)的景象。

    3. (3) 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 今浙江绍兴 C . 今浙江杭州
    4. (4) 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