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

更新时间:2017-02-24 浏览次数:11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准备了5Ω、10Ω、15Ω三个定值电阻,学生电源(调至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在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不变,还需要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 . “10Ω 1A” B . “15Ω 15A” C . “20Ω 2A” D . “50Ω 2A”
  • 2. (2017八上·响水月考) 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 B . 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 C . 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 D . 两个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3.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 .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D . 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 4.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相符的是                     〔    〕

    A .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 5.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 . 导体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C . 将导体ab串联后接入电路,a的电压较大 D . 将导体ab并联后接入电路,a的电流较大
  • 6. (2017九上·惠民期末) 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 将电池个数增加
  • 7.

    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轩轩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先在电路的A、B间接入10Ω的电阻,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后,改用15Ω电阻替换10Ω电阻,闭合开关,接下来他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A . 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B . 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C . 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D . 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 8.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 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A . 10Ω和40Ω B . 10Ω和20Ω C . 30Ω和40Ω D . 20Ω和30Ω
  • 9.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电学实验使用的电路,同学们对此电路提出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采用此电路可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时要保持电阻R阻值不变 B . 采用此电路可以测量电阻R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C . 开关闭合后,当变阻器滑片由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D . 开关闭合,进行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位置的操作,电路元件不能被烧毁
  • 10.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
    A . 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 B . 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 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后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D . 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后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 11.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 . 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C . 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 . 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 12. (2017九上·宁津期中)

    小刚用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 13.

    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 .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 14.

    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用5Ω的电阻R实验并记录数据后,将电阻更换为10Ω,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 闭合开关后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 B . 闭合开关后,调节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等于上一步的示数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C . 闭合开关后,调节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等于上一步的示数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D . 将电源电压调高为原来的2倍
  • 15. (2015九上·定兴期中) 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 将电池个数增加 B .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C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 .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二、多选题
  • 16.

    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

    A . 电源电压3V太高  B .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C . 20Ω的阻值太小 D . 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三、填空题
  • 17. 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为了使 的示数保持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 18.

    小娟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右图所示I-U关系图像。由图可得甲的电阻为  Ω;若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A;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9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A。

  • 19.

    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图中A、B两点间,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 20. (2016·曲靖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小灯泡L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Ω;若将电阻R与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为V.


  • 21.

    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可以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汪洋同学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四、解答题
  • 22.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阻箱(电路符号)一个、已调好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亮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的倒数成正比”。老师提醒小亮:由于电源电压过大,在实验中应使用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亮画出实验电路,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题
  • 23. (2017九上·东营期中) 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3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Ω、10Ω、20Ω、2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Ω 1A),滑动变阻器N(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2. (2) 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种方法是       (填字母编号);

      A . 转换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等效替代法
    3. (3) 某次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3V,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电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4. (4) 排除故障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阻/Ω

      5

      10

      20

      25

      电流/A

      0.40

      0.20

      0.10

      0.08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5. (5) 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选填“M”或“N”).

六、综合题
  • 24. (2016九上·房山期中) 学过欧姆定律后,小红认为,电源电压不变时,接入电路中接入的电阻越多,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小.现在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导线若干、电流表、定值电阻若干、开关.请你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红的说法是错误的.要求:
    1. (1) 画出电路图.
    2. (2) 写出实验现象及结论.
  • 25. (2016·咸宁) 冬冬和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 (1) 他们先将R1接入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再依次将定值电阻R2、R3接入a、b间进行实验.每次更换电阻后需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以保持a、b两端的电压不变,他们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出了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b两端的电压为V,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2. (2)

      在做完上述实验后.冬冬他们将电路改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所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丙是他们所连接的实物图.

      ①闭合开关后.他们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均为3V不变,小灯泡不发光.经检查,是由于其中一根导线连接错误造成的,请你用笔在实物图中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3. (3) ②排除故障后按照正确的操作进行实验,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电表的示数分別如图丁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