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童寺学区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7-03-15 浏览次数:6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林则徐 D . 邓世昌
  • 3. (2016八上·张掖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毁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2016八上·临洮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日本 D . 美国
  • 6. 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中俄《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8.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 . 曾国藩 B . 奕䜣 C . 李鸿章 D . 张之洞
  • 9. 规定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中俄《瑷珲条约》 B . 中俄《北京条约》 C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 . 中俄《改订条约》
  • 10. 率军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边疆的清政府官员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李鸿章 D . 曾国藩
  • 11.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

    A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 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 . 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 12.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下列哪一企业不是在该时期创办的(    )

    A . 安庆军械所 B . 福州船政局 C . 开平矿务局 D . 江南制造总局
  • 13. 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两位著名人物是(    )

    ①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张之洞        ④谭嗣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1898年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 . 康熙帝 B . 道光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 15. 为了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在北京创办的报刊是(    )

    A . 《国闻报》 B . 《时务报》 C . 《湘学报》 D . 《万国公报》
  • 16. 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 .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 . 训练新式军队
  • 17. (2016八上·黔西南期中)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光复会 C . 华兴会 D . 中国同盟会
  • 18.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三民主义 B . 民族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权主义
  • 19.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约法》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华民国宪法》 D . 《共同纲领》
  • 2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

    A . 《国闻报》 B . 《时务报》 C . 《新青年》 D . 《民报》
  • 21.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题是(    )

    A . 科学 B . 民主 C . 新道德 D . 马克思主义
  • 22. (2016八上·公安期中) 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了十月革命”,引文中的“他”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鲁迅 D . 胡适
  • 23. (2016八上·夏津期中) 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 . 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 . 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 .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 24. 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_____ , 运动主力变为_____。(    )

    A . 北京   学生 B . 上海    工人 C . 成都   学生 D . 北京   工人
  • 25. 每年的7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这是为了纪念(    )

    A .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 人民军队的创建 D . 新中国的成立
  • 26. (2016八上·丹徒期中)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27. 北伐战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打击的军阀不包括(    )

    A . 吴佩孚 B . 孙传芳 C . 袁世凯 D . 张作霖
  • 28. 表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标志是(    )

    A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 马日事变 C . 孙中山逝世 D .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29.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谁创建的(    )

    A . 周恩来 B . 朱德 C . 叶挺 D . 毛泽东
  • 30.

    如图是1928年井冈山会师的场面,参加会师的部队不包括(    )

    A . 秋收起义的部队 B . 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 C . 湘南的工农武装 D . 左右江起义的部队
  • 31.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四一二政变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
  • 32.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33. (2015八上·阿拉善左旗期末)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 .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 .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二、<b >材料解析题</b>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三:1924年,这所学校兼任的总理,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请回答:

    1. (1) 图片一和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于哪年?

    2. (2) 图片一这件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二中的大事是什么事?发生于哪年?

    4. (4) 图片二与材料三中的对联是说哪所学校的?请写出在该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人是谁?

  • 35.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八年某班历史老师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出示的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回答问题:

    1. (1) 图一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说出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诗词描写出图二当时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

    3. (3) 材料二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4. (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多少周年?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怎样理解长征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