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

更新时间:2017-02-16 浏览次数:8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 . 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 .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 . 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 2.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A . 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 赔款2100万银元 C . 割香港岛给英国 D . 协定关税
  • 3. 清朝第一个感受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而且被迫割地赔款的皇帝是(  )

    A . 乾隆皇帝 B . 嘉庆皇帝 C . 道光皇帝 D . 咸丰皇帝
  • 4.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B . 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 . 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 . 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 5.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 割地 B . 开设工厂 C . 赔款 D . 划使馆界
  • 6.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 . 洋务派 B . 顽固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 7. (2016八上·临洮期中) 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 . 梁启超 B . 谭嗣同 C . 康有为 D . 孙中山
  • 8. 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了十月革命”,引文中的“他”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鲁迅 D . 胡适
  • 9.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 .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 .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 .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10. 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实业救国”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和“科学”
  • 11.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

    A . 公车上书 B . 百日维新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二、<b >材料分析题</b>
  • 1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答问题:

    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演讲后,习近平回答了现场观众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习近平表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在关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习近平表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1. (1) 请你列举出导致材料中“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的几次侵略战争。

    2. (2) 面对外来侵略,近代中国人民纷纷奋起抗争。请你列举抗日战争以外的4位代表人物并和抗争成功的一例。

    3. (3) “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是指什么?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摆放孙中山先生画像,以示对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纪念。

    材料二:前国家主席、中国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1. (1) 1905年,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此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

    3. (3) 有人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是失败的。请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上书,请废八殿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光绪)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维新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2) 从材料来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怎样的?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日本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国策,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中第一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

    材料二:此日浸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皇帝哀悼邓世昌的挽联)

    1. (1) 材料一中“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2. (2) 材料一中日本“挑衅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来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3. (3) 邓世昌“足壮海军威”的事迹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