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17-02-21 浏览次数:10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 D .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的大小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成比例
  • 2. 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 增大反应物的用量 B . 升高温度 C . 增大压强 D . 增大体积
  • 3. (2016高二上·岐山期中) 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  )

    A . 降低温度 B . 使用催化剂 C . 增大压强 D . 增加浓度
  • 4. 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 N2和3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 . 一定大于92.0kJ B . 一定等于92.0kJ C . 一定小于92.0kJ D . 不能确定
  • 5.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 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 6. 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碳的燃烧热为△H=﹣110.5 kJ/mol B . ①的反应热为△H=﹣221 kJ C .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 kJ/mol 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 7.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A>B>D>C B . a+2=b+1=c﹣3=d﹣1 C . 离子半径C>D>B>A D . 原子序数A>B>D>C
  • 8. 某原电池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负极反应为:Cu﹣2e═Cu2+ B . 若该原电池工作前两电极质量相等,则工作后,当铜的质量减少6.4g时,两电极质量相差21.6g(假设电解质溶液都是足量的) C . 当铜的质量减小12.8 g时,外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 D . 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u+2AgNO3═2Ag+Cu(NO32
  • 9.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2e+SO42=PbSO4 , 正极:PbO2+2e+4H++SO42=PbSO4+2H2O,当铅蓄电池放电转移的电子能氧化Cl制得Cl2 22.4L(标况)时,电池内消耗的硫酸的量至少是(   )
    A . 0.5 mol B . 5 mol C . 196g D . 98g
  • 10. 用表中指定的阳极和阴极电解一定组成的甲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物质乙,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组成的甲溶液的正确组合是(   )

    组别

    阳极

    阴极

    甲溶液

    物质乙

    A

    Ag

    Cu

    AgNO3溶液

    AgNO3固体

    B

    C

    Cu

    CuSO4溶液

    Cu(OH)2

    C

    Pt

    Pt

    NaOH溶液

    NaOH固体

    D

    C

    Fe

    NaCl溶液

    HCl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B .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 C .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D .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H)3﹣3e+5OH=FeO42+4H2O
  • 12.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关于此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ⅡA族元素 B .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C . 金属元素 D . ⅡA族或ⅡB族元素
  • 13.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I﹣131的原子组成:5378I B . HCl电子式: C . Na2S的电子式: D . D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14. 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 OH和NH4+ B . H2O和NH3 C . F和OH D . O2和NH4+
  • 15. 氮和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3N,它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NaOH和NH3 , 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 Na3N中钠离子半径比氮离子半径小 B . Na3N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C . Na3N若与足量盐酸作用可生成两种盐 D . Na3N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16.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3v生成(N2)=v生成(H2 B . v消耗(N2)=v消耗(NH3 C . v消耗(N2)=3v生成(H2 D . 2v消耗(H2)=3v消耗(NH3
  • 17. 在某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 . SO2为0.25mol/L C . SO2和SO3均为0.15molL D . SO3为0.4mol/L
  • 18.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qD(气),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生成m molA 同时消耗q mol的D;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⑦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p:q.

    其中,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③④⑦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③⑥
二、<b ></b><b >填空题</b>
  • 19. 一定条件下,A、B、C三种气体在绝热密闭容器中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且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回答:

    1. (1) 写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前4分钟A的分解速率是;其转化率是
    3. (3) 4分钟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条件,A的体积分数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增大压强:

      ②降低温度:

  • 20. 2SO2(g)+O2(g)⇌2SO3(g)△H=﹣198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催化剂,加催化剂后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2. (2) 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 , 写出由S(s)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1. 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s)+O2(g)═CO2(g)△H=E1

    B.C(s)+H2O(g)═H2(g)+CO(g)△H=E2

    H2(g)+ O2(g)═H2O(g)△H=E3

    CO(g)+ O2(g)═CO2(g)△H=E4

    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填序号)
    2. (2) 等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热量(理论上)关系正确的是       
      A . a>b B . a=b C . a<b
    3. (3) 根据上述两个途径的关系,写出E4的数学表达式:
  • 22. 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甲和丙、乙和丁分别是同主族元素,甲的一种常见氧化物常温下呈液态,又知乙和丁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甲和丙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和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气体和固体各两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元素名称:甲,乙

    2. (2) 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 (3) 丁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4. (4) 在由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两两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其结构存在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有;其结构中存在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有;(各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 (5) 写出两种均含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这两种物质的水溶液与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 23. 通过电镀欲将一把铁钥匙镀上铜,其中阳极材料为,结果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 24. 潮湿空气中钢铁的腐蚀因环境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厨房里炒菜的铁锅未及时清洗而生锈属于腐蚀.水库的铁闸门常被连接在直流电源的极上来防止生锈.
  • 25. 工业上电解制烧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膜法,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电解槽中部的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通过(填写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H2 , ②Cl2 , ③Cl , ④H+ , ⑤Na+ , ⑥OH

    2. (2) B极为电解槽的极,电极反应式为
    3. (3) 若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给予上述电解槽供电,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如果每小时能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氯气V L,则每小时至少向燃料电池中输入氧气的物质的量(理论计算) mol.
    4. (4) 若将标准状况下13.44L的阳极气体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了两种含氯化合物,其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5: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6. 将N2和 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相同状况下其密度是H2的3.6倍,取0.5mol该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内,使之发生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已知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相同条件下反应前压强的0.76倍,试求:
    1. (1) 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N2和 H2的体积比等于
    2. (2) 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氨的物质的量等于
    3. (3) 平衡时N2的转化率等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