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

更新时间:2017-02-07 浏览次数:4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普利斯特里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加德罗
  • 2.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解NaCl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B .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 . 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制取氢气的较理想方法 D . 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 3. 一定条件下,X(g)+3Y(g)⇌2Z(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 . Z的分解速率和Y的生成速率相等 B .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nmolX C . 反应体系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 .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 4. 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负极反应为:Zn﹣2e═Zn2+ B . 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 .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 B . 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 . 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NA D .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 64g
  • 6. 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  v(NH3)=v(O2 B .  v(O2)=v(H2O) C .  v(NH3)=v(H2O) D .  v(O2)=v(NO)
  • 7.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 . 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 . 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32、NO3 D . 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 8. 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 器里充入1mol N2和3mol H2 ,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10秒时达到平衡,c(NH3)为0.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该容器中充入N2 , 平衡正向移动 B . 降低温度能使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 . 该反应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0% D . 研发高效催化剂可大大提高N2的转化率
  • 9. (2016高二上·襄阳开学考)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M B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 .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 .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 1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   )

    A . 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 .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11. (多选)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 .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12.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 .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C . 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D .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 13.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   )

    A . +519.4kJ•mol1 B . +259.7 kJ•mol1 C . ﹣259.7kJ•mol1 D . ﹣519.4kJ•mol1
  • 14. 在盛有水的电解槽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 , Pb2+ , K+ , SO42 , NO3 , Cl , 然后用惰性电极电解,通电片刻后,所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A . 1:2 B . 8:1 C . 16:207 D . 71:216
  • 15. 将一定体积稀硝酸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为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V2(V1和V2都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已知V2=3V1 , 则稀硝酸和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A . 1:1 B . 1:2 C . 1:3 D . 无法确定
二、<b >填空题</b>
  • 16. 据报道,一定条件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已知:①CH3CH2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

    ②2H2(g)+O2(g)═2H2O(l)△H=﹣571.6kJ/mol

    1. (1) 写出由CO2和H2反应合成CH3CH2OH(l)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碱性乙醇燃料电池易储存,易推广,对环境污染小,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燃料电池中,使用铂作电极,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通入乙醇燃气的一极为极,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 (3) 用乙醇燃料电池电解400mL 饱和食盐水装置可简单表示如图:该装置中发生电解反应的方程式为;在铁棒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当阴极产生448mL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时,停止电解,将电解后的溶液混合均匀,溶液的pH为.(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 17.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 (3) 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倍.
  • 18. 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见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胆矾

    32

    44.6

    61.8

    83.8

    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 (2) 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3. (3) 操作I的操作温度应该控制在℃左右;
    4. (4) 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II应为洗涤、干燥;
    5. (5) 反应产物中的NO可以循环使用,试仅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O转化为HNO3
  • 19. 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装置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其中A装置分液漏斗中为70%的硫酸,烧瓶中为亚硫酸钠固体,B、D中为品红溶液,C中为NaOH溶液.

    1. (1) 实验时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装置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取B、D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解释B中对应现象的原因
    3. (3) 装置C的作用是
    4. (4)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如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两同学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可盛装浓硫酸.其目的是使SO2和Cl2混合均匀并且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0. 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下图所示路线合成.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的分子式是C7H8

    已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A的结构简式是
    2. (2) H→I的反应方程式,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C→D的反应类型是,I→J的反应类型是
    4. (4) 两个E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一种环状酯的结构简式是
    5. (5) 满足以下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含F)共有(填数字)种,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分子中有如 结构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其中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有5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