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07 浏览次数:3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时,钢芯应做(   )
    A . 阴极 B . 阳极 C . 正极 D . 负极
  • 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总能量不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 3. 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  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 . 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 . 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 .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4. 下列各种方法中,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   )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全部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减少 B .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减小压强(即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减小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减小 C . 改变条件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几率 D . 能量高的分子一定能发生有效碰撞
  • 6.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B . 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 C . 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 D . 若Z是稀硫酸,X为铜,Y为铁,则铁不溶解,该方法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 7.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①④③
  • 8. 下列各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

    电解质溶液

    阳极

    阴极

    加入的物质

    A

    NaCl溶液

    盐酸

    B

    NaOH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D

    硫酸

    H2O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A>B>C>D B . A>C>D>B C . C>A>D>B D . C>B>D>A
  • 10. 有关金属腐蚀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的腐蚀一定伴有电流产生

    ②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③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④发生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腐蚀时较活泼的金属总是作正极而被腐蚀

    ⑤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都有能量的转变,且被腐蚀的金属总是失电子

    ⑥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⑦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以保护外壳不受腐蚀.

    A . ②③⑤⑦ B . ①②③⑥⑦ C . ①②④⑦ D . ②③⑤⑥⑦
  • 11. 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④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16高二下·南充月考)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3mol O2 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2SO3(g)△H=﹣Q KJ/mol,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 . 1.8Q KJ B . 2Q KJ C . Q KJ D . 0.9Q KJ
  • 13. 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B .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 进入接触室的SO2和空气必须进行净化,且该反应不需要在高压下进行 D . 催化剂V2O5能增大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而不改变逆反应速率
  • 14.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D)=6 mol•(L•min)﹣1 B . v(C)=0.5 mol•(L•s)﹣1 C . v(B)=0.6 mol•(L•s)﹣1 D . v(A)=0.15 mol•(L•s)﹣1
  • 15. 已知4NH3+5O2═4NO+6H2O,同一反应速率若分别用v(NH3)、v(O2)、v(H2O)、v(NO)(mol•L﹣1•min﹣1)来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 . v(NH3)=v(O2 B . v(O2)=v(H2O)   C . v(NH3)=v(H2O) D . v(O2)=v(NO)
  • 16.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 N2(g)+3H2(g)═2NH3(l);△H=2(a﹣b﹣c) kJ/mol B . N2(g)+3H2(g)═2NH3(g);△H=2(b﹣a) kJ/mol C . N2(g)+ H2(g)═NH3(l);△H=(b+c﹣a) kJ/mol D . N2(g)+ H2(g)═NH3(g);△H=(a+b) kJ/mol
  • 17. (2017高二上·包头期末)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 其基本结构见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 .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H2 D . O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 18.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 B . 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 . 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 . 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 19. 恒温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3H2⇌2NH3 , 达到平衡后,欲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缩小容器的容积 B . 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 C . 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 D . 及时把生成的NH3分离出去
  • 20. 在10℃时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s)﹣1 , 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1.6mol•(L•s)﹣1 , 则该反应需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
    A . 30℃ B . 40℃ C . 50℃ D . 60℃
  • 21.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 , 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mol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乙、甲、丁、丙 D . 丁、丙、乙、甲
  • 22. 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滴入几滴浓盐酸

    ②加NaCl溶液

    ③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④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⑤改用 19.6mol/L的硫酸溶液.

    A . ①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④⑤
  • 23. 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化学反应速率:4v(O2)=5v(NO) B . NH3、O2、NO,H2O的分子个数比是4:5:4:6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4 mol NO的同时消耗6 mol H2O D . 反应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 24.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

    ④断裂氢氧键的速率等于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⑤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

    ⑦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⑥ C . ①⑥⑦ D . ④⑦
  • 25.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 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0.5 mol•L﹣1 B . 0.8 mol•L﹣1 C . 1.0 mol•L﹣1 D . 1.5 mol•L﹣1
二、<b >填空题</b>
  • 26. 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A(g)+nB(g)⇌pC(g)+qD(g)

    已知:A为有色气体;平均反应速率vC= 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原来的 ,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2min内,vA=,vB=
    2. (2) 化学方程式中,m=,n=,p=,q=
    3. (3) 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平衡转化率为
    4. (4) 下列选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A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 . 体系的密度不变 C . 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D . A,B,C,D的速率比恰好为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E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F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G . vB(正)=vC(逆)
  • 27.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B池为
    2. (2) 锌极为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棒C1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3. (3) 写出C 装置中溶液颜色变红的电极反应式:
    4. (4) 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况下)时,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了 g.
  • 28. 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的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回答问题:

    1. (1) 电源的N端为极;
    2. (2)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 (3) 丙装置损失的质量为(该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 (4) 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5. (5) ①若该直流电源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入甲烷的铂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已知上述燃料电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就有 112K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写出常温下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9.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 (2) 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 (3) 实验室中现有Na2SO4  MgSO4  Ag2SO4   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4. (4) 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
    5. (5) 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混合溶液实验

      A

      B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V6=,V9=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