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17-02-06 浏览次数:8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1000m跑(男子)和800m跑(女子)是我市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必考项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考生在跑步时,运动鞋与跑道之间的摩擦越小越好 B . 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 . 考生跑步速度越快,考生的惯性越大 D . 跑到终点时,若考生受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则考生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 2. 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 B . 下水道的U型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 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 . 包好的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到锅底,是因为此时饺子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 3.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 . 飞机升空靠的是升力 C . 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所受的浮力变大 D . 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 4.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过程中(    )

    A . 瓶内水面上升 B . 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C . 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D . 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
  • 5. (2017九下·临淄期中)

    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B . 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大 C .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D .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 6. 如图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F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FED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 . ABC,FED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 . ABC为费力杠杆,FED为省力杠杆 D . ABC为省力杠杆,FED为费力杠杆
  • 7. 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将物体匀速拉起时,拉力分别为F1、F2、F3 , 如图所示,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F1=F2=F3 D . F1>F2=F3
  • 8. 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用力将重物举到某一高度 B . 运动员举杠铃停留了3s C . 铁球沿光滑水平面滚动一段距离 D . 用竖直向上的力提书包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m
  • 10. 甲乙两人体重之比为3:5,他们同上二楼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两人做功之比、功率之比分别为(   )
    A . 3:5,9:10 B . 3:5,2:5 C . 5:3,5:2 D . 5:3,10:9
  • 11. 如图所示,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B . 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 C . 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D . 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 12.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用的拉力为F1 ,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用的拉力为F2 , 机械效率为η2 .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 F1>F2 , η1>η2 B . F1=F2 , η1<η2 C . F1<F2 , η1>η2 D . F1=F2 , η12
  • 13. 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它的功率就越大 B . 功率越大的机械,工作时就越省力 C .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就越高 D .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 14. (2017八下·阜阳期末) 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

    A .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 . 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 .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 15. 如图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 . 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 . 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二、<b >理解与应用题</b>
  • 16. (2017·淄川模拟) 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GA=GB;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 17. 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重为20N的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运动,绳自由端拉力F为2.5N.若不计绳和滑轮重力,忽略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N,2s内拉力做的功是 J.若绳自由端拉力F增大到4N,则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我们在坐车时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都要通过“换挡”来减小汽车行进的速度,目的是来汽车爬坡时所需的牵引力.若该汽车的功率为60kW,当它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的阻力大约是 N.
  • 19. 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移动物体可以(选填“省力”或“省距离”).如果斜面长1m,高0.2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1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若不计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则拉力大小为;若实际拉力大小为2.6N,则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20. 某剧组为拍摄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以及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三、<b >实验与探究题</b>
  • 21. 如图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谁也没有沾光.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

    1. (1) 为此,三位同学利用杠杆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若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1所示,则他们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边旋一些,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2. (2) 若三同学实验时的现象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猜想正确的同学是(选填“甲”、“乙”或“丙”).

    3. (3) 根据图2的实验,三同学还得出结论: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①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如何用图3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请简要说出你的方法

  • 22.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小明利用如图甲、乙两组不同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1. (1) 表格中前四组数据是用图甲滑轮组测出的,在图甲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

      G/N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绳自由端

      拉力F/N

      绳自由端

      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5

    2. (2)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3. (3) 表格中编号①数据应为;根据图乙中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4. (4) 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5. (5) 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
    6. (6) 由表中第组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质量越大),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7. (7) 有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 23.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A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碰到同一木块B上.

    1. (1)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的大小,从而判断小车动能大小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法.
    2. (2) 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3. (3) 在进一步实验探究时发现,质量和速度都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那么,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是

      一些物体的功能E/J

      行走的牛

      约160

      人骑自行车

      约 800

      飞行的步枪子弹

      约5000

    4. (4) 图乙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5. (5) 用图甲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必须增加的器材是     (请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
      A . 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B .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C . 质量不同的钢球.
四、<b >分析与计算题</b>
  • 24. 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使质量为50kg的箱子以0.4m/s 的速度从地面提升到12m高的平台上,若工人吊起箱子过程中做的额外功是1800J,g取10N/kg.求:

    1.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2) 工人吊起箱子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
    3. (3) 工人做功的功率.
  • 25.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图2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1.0×103kg/m3 , g=10N/kg.求:

    1. (1) 圆柱体的重力;
    2. (2) 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 (3) 圆柱体的体积;
    4. (4) 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