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17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试题详情
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
A、 木器
B、 彩色陶器
C、 石器
D、 炭化稻谷
试题详情
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契丹文
D、 西夏文
试题详情
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 延续分封制度
B、 增强地方势力
C、 恢复社会经济
D、 实行中央集权
试题详情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社会政治状况
B、 科举选才标准
C、 思想开放程度
D、 手工制作水平
试题详情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试题详情
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    )
A、 陆上丝路贸易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七下西洋
试题详情
“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 抗击倭寇
B、 收复台湾
C、 领导虎门销烟
D、 率舰激战黄海
试题详情
下图中所示的剧种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该剧种形成于(    )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试题详情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
A、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试题详情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
A、 提出三民主义
B、 推翻封建制度
C、 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试题详情
某同学搜集了下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试题详情
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 南昌起义爆发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召开
D、 会宁会师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为实业张謇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票据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 1933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
试题详情
“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题详情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 中美两国外交系的建立
试题详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试题详情
左图到右图所示政府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
D、 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试题详情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 经济快速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
C、 社会保障提高
D、 饮食结构优化
试题详情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珍贵材料。”“它”指(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出现在(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代雅典
D、 阿拉伯帝国
试题详情
14世纪,意大利“薄雾开始消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自己”。这反映了意大利人(    )
A、 重视标新立异
B、 追求人性解放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抛弃宗教信仰
试题详情
《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它确立的原则是(    )
A、 君权神授
B、 王权独尊
C、 议会至上
D、 民主共和
试题详情
法国大革命后初期,代表贵族身份的华丽衣着被凸显共和理念的服饰取代。这说明当时法国(    )
A、 人人平等得以实现
B、 封建等级制受到冲击
C、 贵族特权得到维护
D、 拿破仑帝国日渐衰弱
试题详情
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
A、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试题详情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征兵制
D、 “文明开化”
试题详情
1932年,苏联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到1937年,机器设备进口不到10%。这说明苏联(    )
A、 优先发展农业
B、 实现了工业化
C、 推行市场经济
D、 发展模式僵化
试题详情
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    )
A、 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 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C、 权力制衡逐步强化
D、 社会性质日渐转变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

  

A、 北约组织建立
B、 华约组织建立
C、 两极格局瓦解
D、 欧洲联合加强
试题详情
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表述的是该组织的(    )
A、 成立背景
B、 建立过程
C、 活动方式
D、 积极作用

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

材料二: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摘编自 杨照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等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外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1937年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1939年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40年

德军大举进攻并占领北欧和西欧诸国;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1944年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5年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编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