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3.5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6-09 七年级下学期科学

单选题

试题详情
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1s时,若F=3N,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N
C、 从t=0到t=6 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
试题详情
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它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t=1 s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大小为20 N,则t=6 s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大小为( )

A、 F=100N
B、 F=20N
C、 F<20N
D、 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个空玻璃瓶,保持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手对瓶子有握力,瓶子会发生形变
B、 手对瓶子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瓶子重力.
C、 手对瓶子的握力增大时,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D、 向瓶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伞的拉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B、 人和伞受的合力为零
C、 人对伞的拉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
D、 人和伞受的合力方向向下
试题详情
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下列对遥控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遥控车受到墙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墙面向外的
B、 遥控车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等于小车的重力
C、 遥控车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大于小车的重力
D、 遥控车在墙面静止时,用手指按小车,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试题详情
用30 N的力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按在墙上,当木块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g取10 N/kg)( )
A、 20N
B、 30N
C、 40N
D、 50N
试题详情
一位同学用3牛的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
A、 一定小于3牛
B、 可能小于3牛
C、 一定等于3牛
D、 可能大于3牛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是( )

A、 f=30 N,f=40 N
B、 f=30 N,f=60 N
C、 f=50 N,f=40 N
D、 f=50 N,f=60 N
试题详情
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试题详情
小金正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的跳绳项目(如图),他在( )

A、 起跳离地后,上升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升力
B、 在最高点时,运动速度为零是因为没有受到力
C、 在最高点后,能下降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D、 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节奏是因为小金受到平衡力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F、F、F的大小关系是( )

A、 F=F=F
B、 F<F<F
C、 F>F》F
D、 F>F>F
试题详情
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牛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牛,则该物体( )
A、 速度突然减小
B、 将以原来一半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速度突然增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弹簧B固定在天花板A上,下端悬挂物体C,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B对C的拉力和C受到的重力
B、 B对A的拉力和B对C的拉力
C、 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
D、 A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重力
试题详情
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 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C、 下落的苹果
D、 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填空题

试题详情
冬冬同学用手握着一个重为5N的玻璃杯静止在空中,玻璃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10N,则玻璃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15N,则玻璃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物体重40N,B物体重12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N。如果要使A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

试题详情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卡塔尔举行,比赛中球员用头顶出的足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足球最后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的作用。
试题详情
分析如图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其中图的作用力为平衡力,图的作用力为非平衡力,这是因为平衡力是。分析可知,图A中的两个力,图D中的两个力

A.

B.

C.

D.

试题详情
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处于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状态,此时伞兵受到的重力 (填“<”“=”或“>”)阻力;在(填“t1~t2”或““t2~t3")时,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填“<”“=”或“>”)阻力。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消防队员小科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科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科0-6 s间受到的摩擦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18 s间受到的摩擦力。在6~15 s内,小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墙壁受到推力大小分别是

试题详情
将质量忽略不计的定滑轮固定于烧杯的底部,并注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烧杯放到台秤的托盘上,台秤的示数为1000克。将质量为200克的正方体木块A,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挂到测力计上,并拉动测力计,使木块浸没水中。将此装置放到台秤的托盘上,如图所示,此时读出台称示数为1100克,木块受到的浮力F

试题详情
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其中 “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米)。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均为 的甲、乙两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在甲的另一端挂一重物 ,乙的另一端压一重物 时,两弹簧的长度均为 ,现将两弹簧并联,并在其下方系一重物 ,此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试题详情
在探究“利用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2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N。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试题详情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请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成正比,即f=ksv (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ρ,球的体积为V= πr3。(注: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试题详情
为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

试题详情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解答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g取10 N/kg)

试题详情
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小王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1 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 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05 N,问:
试题详情
质量为6×103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的0.08倍,g取10N/kg,求:
试题详情
夏至杨梅半山红。湖塘杨梅以口味鲜甜、汁多粒大,受人们喜爱。周末小柯一家驾车去杨梅基地采摘杨梅,汽车在平直(路况不变) 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着,妈妈提醒到:“前方靠近村庄,开慢些”, 于是爸爸将车速由 60 千米/小时降到了 40 千米/小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