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五)

日期: 2024-05-31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两幅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性
B、 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C、 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 都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试题详情
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但在胡夫金字塔后,金字塔越修越小,这种变化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统治者日益体恤民情
B、 古埃及经济的繁荣
C、 王权的衰落
D、 战争的频繁
试题详情
如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判断,中程运送的是(    )

A、 蔗糖、烟草
B、 火器、酒
C、 黑人奴隶
D、 丝绸、香料
试题详情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描述:十七世纪末,俄国出现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前往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请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帮他搞维新……甚至迁都到滨海的涅瓦河旁,以方便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材料主要强调彼得大帝(    )
A、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C、 改革促使俄国历史发生转折
D、 积极向西欧进行学习
试题详情
独立战争时期,许多地方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抵抗英军的战斗。每当英军将至,他们就拿起武器走出家门,进行武装抵抗;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劳动。这说明(    )
A、 北美独立战争轻松取得了胜利
B、 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特别发达
C、 大陆军在独立战争中作用不大
D、 北美人民强烈要求自由与独立
试题详情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同时阿拉伯人也继承了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优秀文化。材料主要反映阿拉伯人(    )
A、 善于模仿其他文明成果
B、 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
C、 有着悠久发达的古文明
D、 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试题详情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是( ) 

A、 无产阶级的斗争
B、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C、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试题详情
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

A 选举权

A、 受教育权
B、 人身自由权
C、 土地所有权
试题详情
12世纪,西欧商人开始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这一文化的形成(    )
A、 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
B、 使欧洲进入了法治社会
C、 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
D、 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
试题详情
有史学家曾说,拿破仑的霸权并不总是通过武器或殖民化实现的,他还通过征服人心来传承他的遗产,他构想国家的方式在欧洲多国都深入人心,甚至如今波兰的国歌中还可以找到拿破仑的名字。其论述旨在强调拿破仑(    )
A、 摧毁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 进行了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 促进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试题详情
“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明治政府这项措施(   )
A、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达到了文明开化
D、 改革了经济制度
试题详情
列宁评价巴黎公社革命时说:,“尽管俄国革命在目的和任务方面与1871年法国革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俄国无产阶级还是必须采取巴黎公社首创的斗争方式。”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是世界最早的工人运动
B、 政权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C、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为俄国革命提供了经验
试题详情
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大人,这本小册子就是举世闻名的奇书《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国早期泽作《黑奴吁大录》,这里的“战争”应该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西战争
C、 美国内战
D、 朝鲜战争
试题详情
530年,商人A与商人B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依据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
D、 《荷马史诗》
试题详情
汉朝时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汉朝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 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封建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D、 商品经济都非常的发达
试题详情
下图是《拿破仑法典》书影。1804年由拿破仑政府颁布,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就是以它为蓝本制定的;卢森堡和比利时至今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使用。上述材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
B、 给被侵略国家带来灾难
C、 是欧洲国家的民法参照蓝本
D、 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试题详情
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制度的革命常常会出现反复,其原因就是旧势力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根除,新的势力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压倒旧势力,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同样如此。上述结论可以用来解释( )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俄国1861年改革
试题详情
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看法;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他们的文化,掠夺他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是一个功臣。他们的看法( )
A、 片面
B、 全面
C、 公正
D、 客观
试题详情
如图反映了18世纪晚期法国三个社会等级的情况,该图可以用来研究( )

A、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经济条件
B、 法国大革命的潜在危机
C、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D、 专制制度对法国的影响
试题详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段文字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转型特点是( )
A、 彻底与激进
B、 保守与落后
C、 妥协与倒退
D、 传承与创新
试题详情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璃瓦尔率领起义军队,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1858年,印度的章西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国军队展开了英勇斗争。这些历史场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B、 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C、 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 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
试题详情
(2023·宁波中考)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②古代印度——阿拉伯数字

③古代巴比伦王国——狮身人面像 ④古代埃及——《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其直接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黑奴贸易的扩大
C、 拉美独立运动
D、 工业革命的推进
试题详情
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这两次航海壮举的关键人物分别是( )
A、 迪亚士  达·伽马
B、 哥伦布  麦哲伦
C、 迪亚士  麦哲伦
D、 哥伦布  达·伽马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世界是孤立的,在这之后,世界被紧紧地连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制糖工艺的不足,欧洲人对糖分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于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深受欧洲贵族的青睐。菠萝凭借着南美洲超长的日晒,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甜味,品尝过的人甚至将菠萝夸赞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同时,由于储存不便且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被称为“国王的水果”。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人)

1490年

18.3

18.3

2.4

5.45亿

1570年

19.2

13.1

1.6

7.28亿

16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852年

24.9

7.4

9.0

18.12亿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材料三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火交换”,正是它让中国有了番薯、土豆等高产且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从明朝开始的“大交换”使中国人口由0.8亿左右到鸦片战争前4亿左右,人口的变化还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而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逆转。

试题详情
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兴起的欧洲】

材料一:研究世界历史,欧洲的命题无法绕过也不能绕过。欧洲大约兴起于哥伦布开创航海时代的1500年,从地处西欧的小小一隅伊比利亚半岛开始,欧洲突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全球横冲直闯……

——摘自《欧洲兴衰500年》

【领先的欧洲】

材料二:

【衰落的欧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苏美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联合的欧洲】

材料四: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维护自身安全、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如今,欧盟作为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试题详情
欧洲曾经带给世界灿烂的文明,曾经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也曾经给世界带来灾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

             

             图A                                                   图B 

材料二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社会发生了变化。

材料三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搏击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美洲、非洲)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摘自《世界现代诗》

材料四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接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五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试题详情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严重火灾,塔尖在大火中坍塌。这座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艺术品,不仅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许多国家都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自然遗产,下面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时空,撷取浪花朵朵,感受一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吧。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政治制度】

材料一

A.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

——梁启超

B.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后世历朝历代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从而确立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

C.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D.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经济发展】材料二  如图

                     E                                                            F

【文艺繁荣】

材料三

G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他曾写过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女子,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这名女子无处伸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H.

   希腊雕塑

【科技进步】

材料四  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思想解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