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历史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 )

 人面鱼纹彩陶盆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试题详情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 21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试题详情
“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传入中原。这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导致了物资匮乏
B、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加剧了民族矛盾
D、 瓦解了匈奴势力
试题详情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不属于由分裂到统一的朝代是( )
A、 秦
B、 西晋
C、 唐
D、 元
试题详情
“15世纪初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舰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所述史事( )
A、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开创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 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D、 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
试题详情
近代中国开放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试题详情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是( )
A、 袁世凯取消帝制
B、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试题详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 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试题详情
习近平在2024新年贺词中说:“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新型支柱产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世界联系的加强
C、 生活方式的改变
D、 文化隔阂的消除
试题详情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试题详情
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 )
A、 资本主义农场
B、 庄园经济
C、 自耕农经济
D、 租地农场
试题详情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年代尺,①③处应分别填( )

A、 德军突袭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九一八事变中途岛海战
C、 德军突袭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莫斯科保卫战
D、 七七事变诺曼底登陆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试题详情
【民主选举·社会发展】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比较民主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试题详情
【科学研究·文明成就】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试题详情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试题详情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试题详情
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

试题详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获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9题11分,第20题10分,共21分)

试题详情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是妥协的艺术,更是国家力量强弱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

材料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不可分。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从实践角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丝路发展与读懂中国》

试题详情
沙俄——苏俄——苏联国名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二 1917年俄国革命,不仅是俄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和分水岭,也是历史上一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从那以后,落后国家学习西方不只有英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还增添了一条“反西方”的西化道路,这个革命对往后接近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走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三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列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