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古冶区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01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有学者说:“如果说中世纪的时候,大家的内心世界主要是信仰和服从,那么到了十四世纪以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就逐渐发生变化了。”人们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起点是( )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新航路开辟
D、 殖民掠夺
试题详情
 “哥伦布把旧大陆的农具和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等运进新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可可等也陆续传入旧大陆。”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
A、 欧洲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B、 列强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C、 欧洲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D、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试题详情
 “这原本只是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但由于它引发的是一场改变英美两国历史的重大战争,因而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在这个关口,谁先开枪并不是关键的问题,重要的是殖民地已经走上了和母国武装对抗的道路”。据材料可知,这场“小小的遭遇战”引发了(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试题详情
 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国会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各州人口“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予以确定”。“所有其他人口”即指奴隶。据材料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美国1787年宪法
试题详情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
A、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美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C、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D、 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试题详情
 某学校开展“看电影·学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下列影片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

A、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领袖
B、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C、 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试题详情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工厂工人的数目”的变化说明( )
A、 工业革命促进了俄国的城镇化发展
B、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C、 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清除了俄国农奴制残余
试题详情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美国内战( )
A、 发生历史背景
B、 开始的具体标志
C、 发展的有利条件
D、 带来的巨大影响
试题详情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工业集中促进了人口的集中,工厂周围形成了村镇。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恩格斯认为( )
A、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 工业化促进人口增加
C、 工业化造成环境问题
D、 城市化带动生活方式变化
试题详情
 1918年7月,申请主动赴意大利战场参战的美国青年海明威重伤回国。1926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去了一代人宝贵的青春。1929年,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以作者在意大利战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嘲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荒唐和所谓“光荣”、“英勇”和“荣誉”的无聊。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B、 给参战军人带来了无上的荣誉
C、 使作者由志愿参战到厌恶战争
D、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试题详情
 下侧的漫画为1919年6月绘制,漫画家对该漫画的解释为:“遍体鳞伤的和平条约就像从屠宰场里走出的‘羔羊’”。漫画讽刺的条约签订于(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试题详情
 十月革命的目击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 )
A、 结束了剥削阶级在俄国统治
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 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D、 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得到壮大
试题详情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犹太小工厂主。二战前,他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导致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霸权主义的威胁
B、 列强殖民侵略
C、 分裂分子的打击
D、 法西斯的迫害
试题详情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珍珠港海战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
试题详情
 为了战胜对手,东西方各国的军事科学技术在战时得到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先进武器,如原子弹、雷达、航空母舰等。随着战争的结束,战时蓬勃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工业大批转入民用,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应运而生。这表明( )
A、 科技战成为二战的主要战争形态
B、 科技革命催生了战争的爆发
C、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飞速发展
D、 科技的发展使战争更加残酷
试题详情
 《欧洲复兴计划》的主要内容:一是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二是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三是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实施美国要求的财政政策……法国总理皮拉尔迪说:我们每接受一笔(马歇尔计划)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
A、 援助西欧经济复苏
B、 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C、 军事上与苏联对峙
D、 实现欧洲的和平发展
试题详情
 下图局面的出现标志着( )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

A、 冷战的开始
B、 美苏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C、 欧洲冷战局面基本形成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试题详情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了新变化,下面符合其“新变化’的表现是( )
A、 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 由欧共体到欧盟,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日本战后发展成为政治大国
试题详情
 下侧是某校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制作的资料卡。由此可知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发展
B、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
C、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D、 发展变化的近现代社会
试题详情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程序员
B、 火车司机—电力工人—轮船修理工
C、 汽车司机—轮船修理工—电力工人
D、 火车司机—石油工人—飞行员

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正是审判和处死查理一世坚定了资产阶级冲破旧制度障碍的决心,也以一种强大的震撼力粉碎了绝对主义专制王权复活的可能性,才迫使王权低头接受限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才得以达成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统编版《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三: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试题详情
 材料一:如下图表

材料二:如下图表

“计划就是法令”成为当时苏联计划工作的格言。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工业平均增速在20%以上。……用计划、行政手段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忽视和排斥市场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陈伟国《想象与叙述》

试题详情
 材料一:(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929-1933年,日本外贸商品出口额减少了76.5%,商品进口额减少了71.7%。1929-1930年,生丝价平均每捆从1350日元下降到500日元。1929~1931年,工业总产值从74.2亿日元下降至49.9亿日元,下降32.9%。春茧价格每贯从7.57元下跌至3.75元,茧价猛跌,给大量养蚕农户沉重的打击,日本全国农民负债从40亿日元扩大至60亿日元。

——《人类经济万年史—日本两战之间经济(上)》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和农地改革,美国还以“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并主动提出缓和日本战争赔偿.用以日本恢复生产。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和发展机遇。……战后的日本迅速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了国际竞争体系,并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政府给国家财政进行巨额投资和金额贷款,引进国际尖端技术,重视对国民科学技术的教育,做到教育先行、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张婷《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原因探析》

试题详情
 材料一: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以①____为标志而结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材料二:下图(20世纪80—90年代联合国参与非洲地区部分事务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下册

1